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结庐在人境:论陶渊明的真性情
作者: 宋瑞芳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归田园  任情  自然 
描述:XB16(Bacillus subtilis)是分离自香蕉根部组织的芽孢杆菌,该菌株对香蕉枯萎病有显着的拮抗作用。为进一步研究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情况及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浓度梯度诱导法,获得在含有300 μg/mL利福平的NA培养基上稳定生长且对病原菌拮抗能力保持不变的XB16突变株。
全文:XB16(Bacillus subtilis)是分离自香蕉根部组织的芽孢杆菌,该菌株对香蕉枯萎病有显着的拮抗作用。为进一步研究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情况及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浓度梯度诱导法,获得在含有300 μg/mL利福平的NA培养基上稳定生长且对病原菌拮抗能力保持不变的XB16突变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研究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采用伤根淋菌液法和灌根法接种,XB16均能在香蕉体内定殖和传导,显示出该菌株在香蕉体内有较好的定殖能力。两种接种方法中,定殖菌数量在香蕉各组织中的消长动态均表现为先增长后缓慢下降;但是采用喷雾法接种XB16后在香蕉各组织中没有检测到标记菌,说明该接种方法不能使XB16在香蕉体内定殖。灌根法接种XB16后取香蕉假茎组织测定了香蕉体内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拮抗菌株处理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均比接种病原菌和清水对照明显提高,PPO和POD酶活最高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第5天和第7天。两种酶在接种后的第15天仍保持较高活性,推测诱导抗性是XB16菌株的防病机制之一。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
作者: 宋云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人格重塑  精神涅槃  陶渊明 
描述:是集中反映陶渊明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作品以冲淡、平和的笔调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陶渊明的归隐超越了归隐本身,是人格的重塑和精神的涅榘,提升了人们对文人归隐生活的认识.
全文:是集中反映陶渊明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作品以冲淡、平和的笔调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陶渊明的归隐超越了归隐本身,是人格的重塑和精神的涅榘,提升了人们对文人归隐生活的认识.
陶渊明:行走于文学与音乐之间
作者: 宋玮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古代文学  古诗  文学评论  音乐 
描述:陶渊明:行走于文学与音乐之间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
作者: 宋云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人格重塑  精神涅槃  陶渊明 
描述:《归园田居》是集中反映陶渊明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作品以冲淡、平和的笔调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陶渊明的归隐超越了归隐本身,是人格的重塑和精神的涅槃,提升了人们对文人归隐生活的认识。
全文:《归园田居》是集中反映陶渊明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作品以冲淡、平和的笔调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陶渊明的归隐超越了归隐本身,是人格的重塑和精神的涅槃,提升了人们对文人归隐生活的认识。
陶渊明:托桃花源说梦中的明天
作者: 宋子江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理想世界  时代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奴隶  想像世界  渔夫  精练  现实世界 
描述:陶渊明:托桃花源说梦中的明天
全文:
略论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向度
作者: 宋群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精神向度  陶渊明  人格魅力 
描述: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理想,明确了他的人格定位。并努力探求其人格魅力体现之种种及其背后的精神向度,从而揭示陶渊明诗歌取得高超艺术成就的根源。
全文: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理想,明确了他的人格定位。并努力探求其人格魅力体现之种种及其背后的精神向度,从而揭示陶渊明诗歌取得高超艺术成就的根源。
结庐在人境——论陶渊明的真性情
作者: 宋瑞芳  来源:语文学刊(A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结庐在人境——论陶渊明的真性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浅析陶渊明暮年诗歌中的"猛志"气节
作者: 宋鹏鹏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猛志气节  陶渊明  暮年诗歌 
描述: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崩溃时期,社会动荡纷扰,阶级矛盾激化,"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1](P34)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陶渊明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隐居生活刚开始时倒也是美好和谐、其乐融融。但是渐渐便感觉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深切的"不舒服",不如意的事渐渐突现出
全文: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崩溃时期,社会动荡纷扰,阶级矛盾激化,"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1](P34)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陶渊明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隐居生活
虽留身后名 一生亦枯槁:陶渊明晚年心态及成因探微
作者: 宋展云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阀政治  贫寒隐士  陶渊明  晚年心态 
描述:文章通过分析陶渊明晚年诗文中固穷表象下所呈现的凄凉意蕴,以及陶渊明的理想人生与困窘现实的巨大差距,揭示出晋之际门阀士族没落、新兴寒士阶层崛起,及处在两者之间的陶渊明的无奈与悲哀。
全文:文章通过分析陶渊明晚年诗文中固穷表象下所呈现的凄凉意蕴,以及陶渊明的理想人生与困窘现实的巨大差距,揭示出晋之际门阀士族没落、新兴寒士阶层崛起,及处在两者之间的陶渊明的无奈与悲哀。
“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文化中的陶渊明
作者: 宋玮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社会文化原因  《咏贫士》  文化内涵  陶渊明  音乐文化  文人雅士  音乐理论知识  传统文化  音声 
描述:“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文化中的陶渊明玮史传既言陶渊明不解音声,又言其蓄素琴一张,且有“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之语,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陶渊明乃至情至性之人,既不解音声,又何必蓄素琴一张而乔作张致呢?假如史传所言为实,则陶渊明的任性求真...
全文:“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文化中的陶渊明玮史传既言陶渊明不解音声,又言其蓄素琴一张,且有“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之语,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陶渊明乃至情至性之人,既不解音声,又何必蓄素琴一张而乔作张致呢?假如史传所言为实,则陶渊明的任性求真...
上页 1 2 3 4 5 6 ... 12 13 1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