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巴蜀文学的边缘写作——从《陶渊明写〈挽歌〉》到《女人》
作者: 孙科 莉蓉  来源:红岩大型文学双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巴蜀文学的边缘写作——从《陶渊明写〈挽歌〉》到《女人》
陶渊明的“任真”思想对其诗作的影响
作者: 常进山  来源: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山  陶诗  《饮酒》  法天贵真  华竞  生活面貌  原陆  许学夷  任真  鸡黍 
描述:陶渊明的“任真”思想对其诗作的影响
全文:
一部有特色的研陶新作--喜读《陶渊明探稿》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科学性  文学研究  《陶渊明探稿》 
描述:一部有特色的研陶新作--喜读《陶渊明探稿》
全文:
近20陶渊明研究综述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成就  1996年  学校流  综述  陶渊明研究  1977 
描述:近20陶渊明研究综述□李华自1977至1996这20间,陶渊明研究出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而今,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对过去20陶渊明研究发展里程进行回顾,目的是为推动陶学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开拓前进。这无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文...
全文:近20陶渊明研究综述□李华自1977至1996这20间,陶渊明研究出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而今,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对过去20陶渊明研究发展里程进行回顾,目的是为推动陶学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开拓前进。这无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文...
试论陶渊明的辞赋
作者: 陈平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抚孤  《闲情赋》  屈赋  陶渊明  抒情小赋  感士不遇  辞赋  作品  《归去来辞》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是由其不朽的诗篇来奠定的。人们研究陶渊明大都侧重于对他诗歌的论述,而对其为数不多的几篇辞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陶渊明的辞赋不仅是他全部作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有其它作品不能替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是由其不朽的诗篇来奠定的。人们研究陶渊明大都侧重于对他诗歌的论述,而对其为数不多的几篇辞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陶渊明的辞赋不仅是他全部作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有其它作品不能替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论陶渊明诗作的平淡诗风
作者: 唐衍武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与玄学  儒家和佛家  陶渊明  玄言诗  平淡美学 
描述:陶渊明诗平淡诗风的形成,与他的家世、经历密不可分。在陶渊明早年的诗作中其实不乏建功立业的豪情;41岁退出仕途以后,他的诗则以描写田园生活为主。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在自身的遭遇和对世道黑暗的体验中探求人生的超然解脱,他的诗歌因而形成了既体现道家与玄学思想,又杂糅了儒家和佛家人生感悟的平淡、超然的
全文:陶渊明诗平淡诗风的形成,与他的家世、经历密不可分。在陶渊明早年的诗作中其实不乏建功立业的豪情;41岁退出仕途以后,他的诗则以描写田园生活为主。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在自身的遭遇和对世道黑暗的体验中探求人生的超然解脱,他的诗歌因而形成了既体现道家与玄学思想,又杂糅了儒家和佛家人生感悟的平淡、超然的美学特点。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新解
作者: 程亚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会而作》  陶渊明  “嗟来之食”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新解
作者: 程亚林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嗟来之食  有会而作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陶渊明:百持此欲何成
作者:暂无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百持此欲何成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细读:以陶渊明诗歌为例
作者: 杨金戈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细读  课程教学  陶渊明诗歌  阅读与写作 
描述:"阅读与写作"课程目标就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而在目前的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文本却常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
全文:"阅读与写作"课程目标就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而在目前的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文本却常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真正提高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效率,文本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强化,文本细读必须加强。而提倡细读文本也不失为弥补当前高校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严重缺失的一种方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