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陶渊明“理想国”思想之比较
作者: 韩中宜  来源: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柏拉图  陶渊明  思想比较 
描述:雅典贵族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从组织、经济、教育、军事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这种近乎乌托邦式的设想在历史与现实,西方与中国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哲人文人老子、陶渊明也在文章中也提出理想国的设想,但是,老子、陶渊明的理想国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
全文:也提出理想国的设想,但是,老子、陶渊明的理想国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西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一、倡导的组织形式不同;二、所有制形式不同;三、教育管理模式、理念不同;四、对人本思想的认识的不同,并指出他们理想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陶渊明创作中反映出的社会诸矛盾
作者: 吴云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地主阶级  刘裕  陶渊明  历史时期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  民族矛盾 
描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凡是在文学史上称得起伟大或杰出的作家,他对其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总应该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曲的反映。这个原则,若仅从理论上说则无人反对;但一涉及某个历史时期的古代作家,有时却往往发生争论。比如陶渊明,一般论者均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家,然而,倘若有人说他的作
全文:,有时却往往发生争论。比如陶渊明,一般论者均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家,然而,倘若有人说他的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反
略论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诗并记》
作者: 中文系评论组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思想倾向  毛主席  作家  进步意义  陶渊明  文学史  《桃花源诗并记》  历史条件 
描述: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又名陶潜,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的许多诗文为后世传诵,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如何评价陶渊明及其作品,争论很大。今天,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把作家及其作品放在当对的历史条件下,“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
全文:的需要,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把作家及其作品放在当对的历史条件下,“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就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诗并记》的政治思想倾向略作剖析,谈一些初步看法。
飞鸟与流云的对话——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观中的哲学背景
作者: 郭高峰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背景  自然观  华兹华斯  陶渊明 
描述:中国"田园诗人开山祖"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领袖"华兹华斯都喜爱大自然,把自然作为自己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但是作为一种相似的文化现象,其背后却连接着不同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形态,而作为各学科之母的哲学又是这不同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形态的核心部分。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并进一步阐述他
全文:这不同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形态的核心部分。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并进一步阐述他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主体的消融与主体的张扬──论陶渊明和华滋华斯的归隐自然之路
作者: 李增  来源:外国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张扬  消融  客体  自然 
描述:陶渊明与华滋华斯为中西方著名的诗人。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缓解自身与社会的冲突,他们都走上了归隐自然之路。然而,鉴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两人的归隐自然之路表现出不同的取向:陶渊明试图在自然中消融其主体的存在,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华滋华斯却在自然中张扬其主体的存在,以实现“有我”的个性。本文从
全文:其主体的存在,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华滋华斯却在自然中张扬其主体的存在,以实现“有我”的个性。本文从两人的诗歌创作入手,具体描述和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归隐自然的方式,深刻揭示这两种选择的文化意义
静谧的田园与躁动的诗魂——陶渊明、华兹华斯对自然和田园生活体认的比较
作者: 池大红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自然和田园  陶渊明  体认 
描述: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英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双璧 ,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 ,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 ,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 ,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 ;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 ,陶渊明
全文: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 ,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 ;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 ,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文的结论是 :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 ,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主体的消融与主体的张扬──论陶渊明和华滋华斯的归隐自然之路
作者: 李增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张扬  消融  客体  自然 
描述:陶渊明与华滋华斯为中西方著名的诗人。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缓解自身与社会的冲突,他们都走上了归隐自然之路。然而,鉴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两人的归隐自然之路表现出不同的取向:陶渊明试图在自然中消融其主体的存在,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华滋华斯却在自然中张扬其主体的存在,以实现“有我”的个性。本文从
全文:其主体的存在,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华滋华斯却在自然中张扬其主体的存在,以实现“有我”的个性。本文从两人的诗歌创作入手,具体描述和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归隐自然的方式,深刻揭示这两种选择的文化意义
陶渊明生平与创作新证——基于“社会医疗史”视角的考察
作者: 李浩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平补证  疾病书写  陶渊明  社会医疗史  中古隐逸之风 
描述:从方兴未艾的“社会医疗史”视角切入文学研究,用中古时期的医疗背景与思想观念重审“病者”陶渊明的生平及文学创作,得出以下结论:其一,“羸疾”“脚疾”对陶氏的思想世界、人生出处及文学书写均有深远影响,同时,作为晋唐士人群体间的流行病,它们理应引起中古文学研究者更多的重视;其二,拄杖、服菊、饮酒起初是陶渊
全文:意象;其三,作为著名文学史事件的“疢维痁疾”有被过度阐释的倾向,诸般史迹表明“痁疾”与陶渊明的辞世并没有直接关联;最后,在“自我”开始觉醒的六朝,正是“疾病”进一步将人的身体从道德喻体带回自然喻体,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从不同侧面理解“中古隐逸之风与隐逸文学”有启示意义
论赵秉文之“和陶诗”——兼论金代文坛之陶渊明接受的方式
作者: 于东新 胡春洁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秉文  人格精神  “和陶诗”  金代文学  艺术追求 
描述:作为金代文坛陶渊明接受的艺术范本,赵秉文“和陶诗”将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与诗歌艺术结合起来,即在主体人格的塑造上、意象的选取上以及诗境的经营上,取法于陶渊明,有时甚至颇得陶诗风韵。但由于赵氏人格、境遇与陶氏迥异,这种复制难以达到陶诗的真正境界,具体就是诗歌境界上与陶诗有高下之别,以及赵氏“将大臣经营国事
全文:,无论诗旨上的儒、道、释兼融,还是诗风上的刚健与平易,都显示了赵氏的自我风貌。并且,这是金源文坛之陶渊明接受的一种普遍意义的方式。金源诗坛这种师法陶渊明等前代优秀诗家的结果,是给汉唐以来渐趋典雅精微的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带来了“有偏斜度的超越”。
论陶渊明的归隐
作者: 刘钊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田园诗  完美结合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对后代文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才华横溢的陶渊明怀着“大济于苍生”的宏愿多次进入朝政,又多次回归自然。陶渊明的归隐既有个人主观原因,也有社会时代的客观因素。从个人原因来说,他的个性、所接受的思想、独
全文:对政治产生了失望。因此,弄清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成为陶渊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生活的时代,而且对于把握陶渊明的思想和欣赏其作品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