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超世不绝俗的积极人生选择:论陶渊明的用世一面
-
作者:
洪蕾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世 载道文化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在其生活的时代少有人赏识,但在唐代独特的隐逸文化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文人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显扬下,使得陶渊明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典型,并成为“闲情文化”①的代表。然而,陶渊明亦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即其具有“载道文化”①的表征。作为“载道文化”接受者的陶渊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这条“学而优则仕”
-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在其生活的时代少有人赏识,但在唐代独特的隐逸文化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文人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显扬下,使得陶渊明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典型,并成为“闲情文化”①的代表。然而,陶渊明亦有积极用世
-
陶渊明的归隐与玄学的人格本体论
-
作者:
朱家驰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郭象注 外物 陶渊明 《挽歌诗》 注本 魏晋玄学 嵇康 理想人格 本体论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隐.自出仕江州祭酒,或官或隐,至义熙元年辞去彭泽县令,归耕田园,终其一世六十三岁,近半生都过着隐居生活.钟嵘论诗,称其为“隐逸诗人之宗”,首先着眼在“隐”,其次才是
-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隐.自出仕江州祭酒,或官或隐,至义熙元年辞去彭泽县令,归耕田园,终其一世六十三岁,近半生都过着隐居生活.钟嵘论诗,称其为“隐逸诗人之宗”,首先着眼在“隐”,其次才是
-
陶渊明的三出三隐说明了什么
-
作者:
孙国威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实事求是 隐逸诗人 儒家思想 东晋 质性自然 陶渊明 中国通史 文学史 兼济天下 桓玄
-
描述:晋宋时代的陶渊明(365—427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自陶老诗人受到诗坛重视起,许多评论家评其诗歌,尤其是对他出仕与归隐的评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钟嵘甚至以此把陶渊明目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
全文:晋宋时代的陶渊明(365—427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自陶老诗人受到诗坛重视起,许多评论家评其诗歌,尤其是对他出仕与归隐的评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钟嵘甚至以此把陶渊明目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
猛志固常在——从《咏荆轲》中看陶渊明的济世热情
-
作者:
程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济世热情 陶渊明 《咏荆轲》
-
描述:陶渊明一向被视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代表,他那种自甘淡泊、不慕名利的气节和平淡静穆、恬淡自然的诗风也历来备受推崇.但是,究竟如何全面认识、评价陶渊明其人其诗,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以其咏怀
-
全文:陶渊明一向被视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代表,他那种自甘淡泊、不慕名利的气节和平淡静穆、恬淡自然的诗风也历来备受推崇.但是,究竟如何全面认识、评价陶渊明其人其诗,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以其咏怀
-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解读《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仕”与“隐”矛盾
-
作者:
朱霞 来源: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仕”与“隐” 矛盾分析
-
描述: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是一位真正超越了现实矛盾的潇洒隐士。然而透过他的诗作,我们却发现他飘逸洒脱的外在形象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政治忧伤与内心痛苦。只是作为丑恶现实的对立物
-
全文: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是一位真正超越了现实矛盾的潇洒隐士。然而透过他的诗作,我们却发现他飘逸洒脱的外在形象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政治忧伤与内心痛苦。只是作为丑恶现实的对立物
-
陶渊明是“归”而不是“隐”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兼谈《桃花源记》的真实性
-
作者:
黄桂凤 来源:作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民族心理 桃花源 溪族 隐士
-
描述:陶渊明一直以来被人们当成隐逸诗人。本文首先界定隐士的含义和条件:要有帮闲为之张扬吹捧,要有优哉游哉的生活。接着,以充分的史料证明在晋宋时代陶渊明是一个寒族身份的人,根本成不了隐士,当时的人也不把他当隐士。然后,从陶渊明的诗歌找到他回归田园的心理原因:他是一个不被当时士族社会接纳的异类。从人类社会心理
-
全文:陶渊明一直以来被人们当成隐逸诗人。本文首先界定隐士的含义和条件:要有帮闲为之张扬吹捧,要有优哉游哉的生活。接着,以充分的史料证明在晋宋时代陶渊明是一个寒族身份的人,根本成不了隐士,当时的人也不把他当
-
摇撼诗魂──从《读山海经》看神话悲剧英雄对陶渊明的感召
-
作者:
杜景洁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感召 悲剧英雄 思想冲突
-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为历代读者及评论家所赞颂,其自然、平淡、质朴的独特风格也使他获得“田园诗人”、“隐逸诗人”的称号。然而,对于他的“金刚怒目”(鲁迅语)式诗歌,人们却忽视了,而正是这类诗,体现了他
-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为历代读者及评论家所赞颂,其自然、平淡、质朴的独特风格也使他获得“田园诗人”、“隐逸诗人”的称号。然而,对于他的“金刚怒目”(鲁迅语)式诗歌,人们却忽视了,而正是这类诗,体现了他
-
超脱与永恒: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与黑塞《乡村墓园》对读
-
作者:
陈世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永恒 墓园 生命意识 隐逸诗人 陶渊明 母亲 乡村 小说家 生与死 黑塞
-
描述:假如中西两位隐逸诗人面对乡村的墓地,他们各自会有怎样的感情呢?——我指的是: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和德国诗人兼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1877—1962),以及他们的诗《诸人共
-
全文:假如中西两位隐逸诗人面对乡村的墓地,他们各自会有怎样的感情呢?——我指的是: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和德国诗人兼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1877—1962),以及他们的诗《诸人共
-
论中国古代隐士——以陶渊明为例
-
作者:
张梦秋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独立人格 隐士特点 士大夫 陶渊明 隐士思想
-
描述:中国古代多隐士,隐士多文人。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特色之一。“隐士”不是一般的人,当为世之隐匿之高人也。《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中国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隐士文化使中国历史更
-
全文:中国古代多隐士,隐士多文人。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特色之一。“隐士”不是一般的人,当为世之隐匿之高人也。《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
-
陶渊明美学思想简论
-
作者:
张永明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形式主义 社会动乱 简论 陶渊明 艺术成就 玄言诗 山水诗
-
描述:一陶渊明生活的东晋和晋宋易代之际,是社会动乱、政治极端黑暗的时代。作家们为全身避祸,几乎都趋奉于玄言诗及山水诗的写作,玄虚浮华之辞风靡一时,文坛上盛行着形式主义之风。与当时的颓靡风潮迥异其趣,独行特立,唯一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家是陶渊明,这是与他的进步的美学观直接有关的。陶渊明的美学观在《晋故征西大将
-
全文:特立,唯一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家是陶渊明,这是与他的进步的美学观直接有关的。陶渊明的美学观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并赞》一文中有间接的流露。《传》文记载着他的外祖父孟嘉欣赏音乐时的观点:“听妓,丝(弦乐)不如竹(管乐),竹不如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