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自我意识与亲友意识的纠缠——解读陶渊明的人生道路
作者: 荣海涛  来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道路  自我意识  解读  亲友意识 
描述:陶渊明的自我意识是非常明显的,即亲田园、远官场;固穷守节、不慕名利;淡看生死、委运任化。亲友意识则与陶渊明的自我意识相悖。在彻底归隐田园之前,陶渊明的思想深处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意识和亲友意识的交战。身处亲友之间时,思考问题往往会受到亲友的干扰,亲友意识容易在交战中占上风,陶渊明便一次次出仕;
全文:陶渊明的自我意识是非常明显的,即亲田园、远官场;固穷守节、不慕名利;淡看生死、委运任化。亲友意识则与陶渊明的自我意识相悖。在彻底归隐田园之前,陶渊明的思想深处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意识和亲友意识
论陶渊明诗词作品中的山水情怀
作者: 李娟  来源:读与写(中旬)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水情结  陶渊明  山水情怀 
描述:本文通过对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分析其对山水的热爱之情。通过作品研读,对比其他同类型文人的作品,同种意象在不同时期表达的不同之处等方面进行阐述。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如果
全文:远非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
作者: 高智  来源: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大贡献  隐逸诗人  陶渊明  特殊形态 
描述: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身份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究其原因,这和陶渊明隐逸特殊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出“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与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
全文: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
作者: 高智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诗人  陶渊明  隐逸诗  田园诗 
描述: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这和陶渊明的特殊隐逸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得"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这种对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
全文: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论金代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以蔡松年为例
作者: 于东新 石迎丽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与人格  蔡松年  陶渊明接受  金代文学 
描述:金代文学的陶渊明接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取向,而蔡松年之陶渊明接受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金源文坛陶渊明接受的主要方向。概而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陶诗艺术的接受,即在平和淡远诗境、清新朗澈风格以及自然率真语言等方面,蔡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二是对陶渊明人格思想的追求,蔡氏或对陶高尚人格的倾慕,或对陶
全文:。同时,蔡氏对陶之人格的继承是不彻底的,甚至流于形式,其人格境界无法与陶比肩。而这些正是金代文学陶渊明接受的基本特色。
论自然美学观照下的陶渊明与梭罗的诗学思想
作者: 米彦青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自然美学  梭罗  陶渊明 
描述:作为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曾躬耕陇亩的文人代表,陶渊明和梭罗都主张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一种独立的精神境界。东方的哲学思想是陶渊明和梭罗能够在精神上相契合,并在东西方不同的国度和时代中践行抱朴守真诗学的思想基础。他们的诗学思想体现在审美取向上有所不同。梭罗的远离尘世的生活使他与浮华世事、流行社会保留一段
全文:外在的自然环境,也是宇宙万物内在的本然状态,更是一种宗教信仰乃至理想生命形式的象征。但他们的文字都缓解了现实的紧张,带来了心灵的平衡。
陶渊明的诗化人格
作者: 李可风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化人格  酒与菊  自然化迁  固穷守节  任真自得  陶渊明  孤松孤云与归鸟  委运自然 
描述:作家的人格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 ,往往决定着其作品的风格。我们在研究作品风格的时候 ,不能不关注作家的人格。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探讨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及其特征 ,是深入研究陶渊明作品风格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从陶渊明的作品中 ,从他的言行中 ,我们可
全文: ,即未经世俗异化的高尚贞洁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内在思想根源是自然化迁的宇宙观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他任真自得和固穷守节的行为方式。他的作品中常见的酒与菊、孤松、孤云与归鸟等艺术形象组成了陶渊明诗化人格的象征系列
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之差异
作者: 陈在东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维  士大夫情结  陶渊明  田园山水诗  赤子情怀 
描述:王维、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均属优美的美学范畴 ,以平淡、静谧为主要风格。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王诗更加冷寂、静穆与安详 ,有些诗透出看破红尘的淡漠 ,充溢着宗教神秘感 ,与世俗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 ,体现了一种清高、自赏的士大夫情调。而陶诗却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 ,平易素朴 ,亲切可爱 ,具有平民性、世俗
全文:了一种清高、自赏的士大夫情调。而陶诗却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 ,平易素朴 ,亲切可爱 ,具有平民性、世俗性、民间性 ,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艺术表现上 ,王诗更重形式美 ,注意炼字炼句、对仗押韵、色彩对比、画面安排等。而陶诗则浑然天成 ,自然流畅 ,不假雕饰 ,天然本色
全国陶渊明学术讨论会简述
作者: 叶培昌  来源:求索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文提纲  学术讨论会  晋宋易代  桃花源  桃源县  陶渊明  武陵山区  称情  阮籍  常德市 
描述:“全国陶渊明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3月27日至30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举行,是’92中国湖南常德经技贸洽谈会暨桃花源游园会的主体活动之一。会议由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53人。会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提纲4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桃源县内修缮一新
全文: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53人。会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提纲4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桃源县内修缮一新的桃花源。 这次会议重点探讨了以下一些问题: 1、关于陶渊明的归隐。陶渊明的归隐,是陶渊明研究中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的隐逸之道
作者: 韩星亚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陶渊明  隐逸  儒家 
描述:陶渊明作为隐士的典型代表引发了无数学者对他的研究兴趣。关于陶渊明隐逸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学术界一直众说纷谈。儒道思想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使诗人具有了济世的壮志与安贫的节操,道家思想则使诗人具有崇尚自然与自由的追求。在战乱频频、重视门阀、官场相互倾轧的东晋时代,徘徊于仕与隐的
全文:,道家思想则使诗人具有崇尚自然与自由的追求。在战乱频频、重视门阀、官场相互倾轧的东晋时代,徘徊于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的陶渊明,最终实现了儒家学说的道家化,从而走向独善其身的归隐田园之路。
上页 1 2 3 ... 74 75 76 ... 78 79 8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