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浅述陶渊明的无神论思想
-
作者:
王玲华 来源: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柳先生” 神不灭论 “形”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诗歌 长生不死 陶渊明 人格神 无神论思想 神学目的论
-
描述:一提起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我们马上会联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后又改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因宅旁有五棵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41岁时曾任彭泽令(今江西彭泽县西),后人也称他“陶彭泽”或“陶令”.63岁逝世,谥号“靖节
-
全文:,我们说是难能可贵的.本文即就陶渊明无神论思想的某些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作一简要论述,以求教于广大同仁.一、对神学目的论的否定所谓神学目的论,就是宗教迷信用以证明神存在的一种流行的理论.肯定人格神的天的存在,认为天有目的意志,能赏善罚恶,这是一切世俗迷信的基础.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是如何认为的呢?他在《自
-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
作者:
孙远方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生活 中国诗歌 诗歌风格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魅力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
-
玄之又玄,万物归真——嵇康、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差异及走向
-
作者:
刘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嵇康 自然 玄学人生观 生活化
-
描述:嵇康、陶渊明之玄学人生观各有不同,嵇康将其诗化、人间化,陶渊明将其生活化。嵇康和陶渊明由于身份地位、经济原因、死生态度、政治态度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山水和田园的不同走向,并对其玄学人生现造成了重要影响。嵇康和陶渊明的身上各自体现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面,嵇康式的没有社
-
全文:了社会联系与承担的玄学人生观也因此得以实现。最终纯粹的玄学人生观不可能实行,陶渊明将玄学人生观生活化改造后,令它由独立存在而融为生活哲学中的一元,至此纯粹的玄学人生观湮灭,它由玄远走向了真实平淡的生活。
-
玄之又玄,万物归寅——嵇康、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差异及走向
-
作者:
刘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嵇康 自然 玄学人生观 生活化
-
描述:嵇康、陶渊明之玄学人生观各有不同,嵇康将其诗化、人间化,陶渊明将其生活化。嵇康和陶渊明由于身份地位、经济原因、死生态度、政治态度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山水和田园的不同走向,并对其玄学人生观造成了重要影响。嵇康和陶渊明的身上各自体现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面,嵇康式的没有社
-
全文:了社会联系与承担的玄学人生观也因此得以实现。最终纯粹的玄学人生观不可能实行,陶渊明将玄学人生观生活化改造后,令它由独立存在而融为生活哲学中的一元,至此纯粹的玄学人生观湮灭.它由玄远走向了真实平淡的生活。
-
陶渊明与柏拉图:中西方洞穴喻的分野
-
作者:
王怀义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审美意识 思维方式 洞穴意象 中西神话
-
描述:作为人类居住和生活了上百万年之久的场所,洞穴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洞穴神话较为零散,但人们对洞穴意象关注的历史颇为悠久;道家"洞同天地"思想促进了原始洞穴意象精神意蕴在后世文化中的转化和渗透,在此基础上,人们以洞穴意象为基点,建立了现实与理想、形象与理性相互转化的
-
全文:意蕴在后世文化中的转化和渗透,在此基础上,人们以洞穴意象为基点,建立了现实与理想、形象与理性相互转化的同一性文化心理结构,洞穴对主体的存在本体价值被凸显出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典型代表。在西方,以
-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比较研究
-
作者:
黄佳慧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柏拉图 陶渊明 乌托邦 理想国
-
描述: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其政治理想的体现,它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和阶级痕迹的未来理想社会。而中国诗人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也向世人勾勒了心中的桃花源。这个带有东方色彩的理想国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自食其力,幸福安乐的社会。但是这个桃花源是虚幻的,不能实现的乌托邦。东西方的理
-
全文: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自食其力,幸福安乐的社会。但是这个桃花源是虚幻的,不能实现的乌托邦。东西方的理想国由于文化、民族传统、地域,甚至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差异。却也有着相似之处。该论文从
-
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作于何时?
-
作者:
唐满先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指 十九岁 陶渊明 彭泽 组诗 岁时 何孟春 十三年 宋易代 写作时间
-
描述:周振甫先生的《谈陶渊明》(载《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十一期),认为《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三十九岁时作。此说虽有旧说作依据,但从这组诗的内容、风格来考察,从对第十九首和第十六首的诗意来分析,我们认为此说不能成立。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出仕时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
全文:此说不能成立。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出仕时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陶渊明虽然不是毫无间断地一直出仕,但是,在这十三年中,他基本上是在出仕,即使闲居在家时也存在着出仕的愿望。只有到了四十一
-
千古两陶子、真淳铸诗魂——陶渊明田园诗与陶行知新体诗比较
-
作者:
董芳 来源: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教育 新体诗 园田居 艺术风格 陶渊明 诗魂 真淳 陶行知 田园诗人 艺术追求
-
描述: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与现代人民诗人陶行知的生活背景、个人阅历、政治理想以及艺术追求本来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笔者认为他们都生活在社会腐败、政治黑暗的动乱时代,忧国忧民,壮志难酬.前者用世无成耻折腰,归隐田园身心与天游,后者艰苦卓绝办教育,爱满天下死也争自由.他们执意求真,质朴自然,踏破了做人的坎坷路,开辟
-
全文:的轨迹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历时性差距,但是诗人精神境界获得自由、生命融入自然天地却能够隔代遗传,向着更高层次回归复苏,其益人心智的神韵贯穿着相似的可比性.
-
逍遥与拯救 超脱与宗教:陶渊明与爱默生比较
-
作者:
陈学芬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陶渊明/爱默生 逍遥/拯救 人与自然 超脱/宗教
-
描述:陶渊明与爱默生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有很多相似点,更有差异。两人都向往自然,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陶渊明的诗中展现的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爱默生更强调人是万物的主宰。在人与政治方面,两人都远离官场,但陶渊明是出世的,而爱默生是入世的。在人生观方面,陶渊明注重今生、现世的享乐,而爱默生相信永恒、来
-
全文:官场,但陶渊明是出世的,而爱默生是入世的。在人生观方面,陶渊明注重今生、现世的享乐,而爱默生相信永恒、来世、上帝,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在世界观方面,陶渊明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而爱默生是个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但抨击教会缺陷的唯心主义者。
-
隐逸大家陶渊明与梭罗的不同点解读
-
作者:
徐福义 来源: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同点 梭罗 陶渊明 隐逸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毅然辞职归隐家乡,隐居后开始进行田间劳作,并把这种“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写进了诗歌,开创了我国田园诗派,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早期文坛巨匠、超经验主义哲学先驱,为了体验纯自然的生活,一度跑到马萨诸塞州的
-
全文:楷模.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早期文坛巨匠、超经验主义哲学先驱,为了体验纯自然的生活,一度跑到马萨诸塞州的瓦尔登湖畔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近年来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很多,但大多数是相似点的比较,两者隐居的时代背景、原因、精神境界以及对后人的影响等不同点则研究得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