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以《和归去来辞》为中心
作者: 向世俊子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朝鲜  传播  和陶辞  接受 
描述:朝鲜文人和陶是兼具文学接受与文化传播双重意义的现象,和陶诗作与和陶辞赋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本文首先通过归纳中国文学史上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论述,总结其在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对朝鲜半岛高丽与李朝两个不同时期文人所作“和陶辞”的文本阅读,重点分析朝鲜汉文学对《归去来兮辞》的
全文:《归去来兮辞》的酬唱之作。究其原因,应与当时中朝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有关。政治历史与文化风尚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恰如经济基础之于上层建筑。对朝鲜“和陶辞”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文化领域
“处”与“出”: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作者: 张淑焕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处”  陶渊明  “出” 
描述: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研究一直是文学论题中热点的话题,陶谢的比较也是古已有之的话题,一方面因为陶谢生活的时代接近,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都由晋入宋,且在刘宋历经武帝、少帝、文帝三朝而卒于永嘉年间的诗人;另一方面,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人分别作为我国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的代表和奠基人,在
全文:生存状态选择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他们在各自生存状态的影响下创作田园诗和山水诗的不同精神特色;进而分析他们“出”、“处”不同的人生状态之下两人的人生轨迹的差异以及他们对后世士人处世方式
陶渊明“桃花源”故事诞生的文化阐释
作者: 孙晨  来源:暨南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末日”论  道教  陶渊明  净土思想  “桃花源”故事  传说 
描述:陶渊明的传世佳作《桃花源记》(并诗),历来的旧本陶集,皆是记与诗并存的形式。《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即“桃花源”,反映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是一篇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文章。这篇文章产生于晋亡之后。魏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战乱不断,社稷凋敝给那个时代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儒”、“道”两
全文:自身,从而获得了大量信徒认可;慧远的庐山僧团也于此时名声大噪,并将净土信仰进一步升华,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当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思想仍是主流,社会的极度黑暗使得许多神仙传说应运而生,与志怪小说一样,这些
陶渊明隐逸研究
作者: 曹慧琳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归隐方式  冈村繁  陶渊明  人格范型  隐逸 
描述:陶渊明生活在中国的晋宋年间,他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诗文风格独特,是隐逸诗人之宗,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经历了五次出仕入仕,并最终选择归隐;陶渊明受到儒、佛、道三教的影响,受到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形成了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格范型,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跟他鲜明
全文: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本文从陶渊明的思想入手,以陶渊明的生平以及各家年谱为坐标,对陶渊明受家世的影响、各个思想流派的影响以及他出世入世的生活经历进行论述;随后本文又对陶渊明选择独特归隐
陶渊明田园诗对《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满晓艳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事诗  陶渊明  田园诗  《诗经》 
描述:提起田园诗,我们自然会想到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但是对田园生活描写的田园诗,陶渊明并不是最早起始者,因为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对于田园生活、田间劳作方面的诗歌,只是那时被称作为农事诗,这些诗歌语言质朴,叙事性较强,且结构形式还不够规范,而且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不够多,质量上都不够成熟。从《诗经》
全文:”的情况,儒家文化占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劳动持一种鄙视的态度,儒家贱农的思想不仅“源远”,而且“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弥漫于中国士人的意识中,强大而根深蒂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作为名门之后
试比较陶渊明和鸭长明的隐逸
作者: 孙立立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渊明  鸭长明  隐逸 
描述:隐士文化是特殊时代精神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形式。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笔者选择了中日隐士中的代表人物进行探讨,以此来标本性地研究中日隐士在隐逸方面的异同。中国隐士的代表,选择了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日本隐士的代表选择了“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开拓者”鸭长明。本论文试图
全文:三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分析二人隐逸社会原因的异同。陶渊明和鸭长明隐逸的共同点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生活于乱世。此外,二人走向隐逸的道路,都与其所处时代思想意识的变化密切相关。东晋
养真衡庐,人淡如菊:陶渊明与司空图比较研究
作者: 梁琦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空图  影响  人生选择  陶渊明  诗歌创作 
描述:陶渊明与司空图,两位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诗人。儒家济世的豪情曾让两位诗人共同走向仕途,但黑暗动荡的现实将他们最初的理想化为泡影。“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这让一心向往田园风光的陶渊明彻底走向了归隐,即使是“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贫穷,诗人也始终不离不弃;对于始终怀着“一举高科,两朝美宦”之
全文:,共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几次出仕,但由于主体思想的不同使得两人在入仕和归隐时的心态有所不同。陶渊明热爱自然的思想使其在经历了苦闷彷徨的仕宦生活之后,彻底回归心仪已久的田园;而司空图量力救时的儒家思想让其在
回归自然---陶渊明与梭罗的自然哲学
作者: 黄珊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梭罗  陶渊明  自然  哲学  回归 
描述: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外历史上有不少人对自然作过了极大的关注或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他们形式多种多样:有人以诗文来赞美自然风光,有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山林田园中体验自然的美好,有人把自然作为反抗社会的手段,今天的人们还提倡环境保护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尽管形式各异,但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这样努力的目的
全文: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崇尚自然的思想。而我们可以从这种思想得到启迪,找到一个新的角度、一种新的方法,沿着前人探究人与自然的道路走得更远一些、更深入一点。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与梭罗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深深
苏轼诗歌创作中的陶渊明因素
作者: 刘畅  来源:辽宁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创作  陶渊明因素  和陶诗  苏轼 
描述: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的一位全才作家,其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中华书局本《苏轼诗集》收苏诗五十卷,共计约二千七百五十八首。在苏轼诗歌创作的过程中,除了那些豪放满怀、气势恢宏的作品之外,同样包含了许多对陶渊明的羡慕、效仿及追和之作,而这些苏诗中的陶渊明因素,在不
全文:为一阶段,此时苏轼诗歌中的陶渊明因素与后期相比并不甚多,但他在思想情感中已经表现出“羡陶”的情结。因此在第一章当中,结合其本阶段的人生经历、思想特征以及“涉陶”诗歌数量,对苏轼“羡陶”情结的发生、发展及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田园诗歌比较研究
作者: 王春秀  来源:辽宁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语言  自然观  主题  田园诗 
描述: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是英国和中国田园诗歌史上最杰出的田园诗人。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对大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崇拜,并且都将它们作为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华兹华斯以其自然诗歌闻名并被冠以“讴歌自然的诗人”的称号。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刻而广泛。他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读者能感受到他
全文:深刻的价值理念和哲学思想。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在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之后,陶渊明最终选择远离世俗的喧嚣,归隐宁静而淳朴的田园生活。他享受并热爱这种隐居的生活,并且创造了大量的讴歌大自然以及赞美乡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