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与人生境界
作者:
郑园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境界 人格精神 陶渊明
描述: 本文讨论陶渊明人格精神人生境界,着力点在对“隐 ”的内容、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上。归结到陶以“隐 ”而成就了其“入世之情愈深,其出世之心愈真”的人格精神与人生境界。|What my thesis will discuss is the moral qualit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全文: 本文讨论陶渊明人格精神人生境界,着力点在对“隐 ”的内容、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上。归结到陶以“隐 ”而成就了其“入世之情愈深,其出世之心愈真”的人格精神与人生境界。|What my thesis
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以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为中心
作者:
朱雪花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 一海知义 陶渊明 虚构 手抄本
描述: 陶渊明的诗歌,历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其清新自然、质朴平淡的特色更得到了从古到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陶渊明是完美的人格偶像,他质性自然,品质高洁,热爱田园生活,是高人隐士,有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经过了后世众多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全文: 的个性里面既有清新脱俗的一面,也与过去时代大多数士子一样,他尚且不能够忘怀名利之 求,对生死也一直念念不忘。“情寓虚构”一说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陶渊明形象中的的复杂之处,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原由。本论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作者:
陈颂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 隐者 隐逸 比较研究 自然 意象
描述: 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 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
全文: 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 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
陶渊明治学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作者:
高晨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价值 学问基础 治学观 陶渊明
描述: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王国维先生曾说:“三代以下之 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 文学者,殆未之有也。”’陶渊明对于后世诗歌的发展,尤其是田园诗派的发展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学习和研究陶渊明并不应只局
全文: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王国维先生曾说:“三代以下之 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 文学者,殆未之有
追寻与坚守--陶渊明的人格世界略论
作者:
刘少丹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委运乘化 玄学人格 陶渊明 儒家人格 人格
描述: 人格问题涉及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与主观性。本文所说的人格,是指整体性地呈现于 文学家作品与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作家的人格精神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地审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对于文学家人格的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家的作品、创作、理想
全文: 人格问题涉及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与主观性。本文所说的人格,是指整体性地呈现于 文学家作品与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作家的人格精神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地
琴之妙趣,心明足矣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作者:
王笑微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魏晋贤士陶渊明的诗文随世 而传。在他提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观点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观点产生、形成、正确与否的猜测和认知。本文以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以陶渊明不被世俗所困、规避于 尘世的性格情操,及其他所作“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等诗文
全文: 魏晋贤士陶渊明的诗文随世 而传。在他提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观点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观点产生、形成、正确与否的猜测和认知。本文以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以陶渊明不被世俗所困、规避于 尘世
论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作者:
潘多灵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陶渊明 内心世界 晋宋时期 田园诗歌
描述: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但是经过接受史的重重堆叠,“经典化”之后的陶渊明呈现出了单一化的形象特征。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单一化的诗人如何能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便很可怀疑。 因此本文以大量陶渊明的诗文为佐证,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亲近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经过细致地分析与归类,发掘陶渊明内心
全文: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但是经过接受史的重重堆叠,“经典化”之后的陶渊明呈现出了单一化的形象特征。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单一化的诗人如何能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便很可怀疑。 因此本文以大量陶渊明的诗文为佐证,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亲近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经过细致地分析与归类,发掘陶渊明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具体而言其内心世界包括以下三组矛盾关系: 一、孤独与自足。孤独是诗人人生旅途中挥之不去的生命情绪,在孤独中诗人完成了人生智慧的增长与丰富。诗人一面为孤独所苦,另一方面又主动迎接这种普遍情绪的考验,且坚定的以此种方式实践自己对“道”的维护。因此诗人在忍受孤独的同时又努力构建了一个自足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了强烈的自我体认意识,又于此种努力中体现了儒家严肃的自励自省精神。 二、悲凄与放达。陶渊明生于乱世,饱受战乱之苦,穷困、贫病、亲人的先后离世,都使陶渊明在生死问题面前难以释怀。当此时,陶渊明在诗文中直接抒写了自己在死亡面前的忧惧与悲痛,诚实地表现自己的困惑与无奈。另一方面,诗人又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寻找精神的力量以实现放达与快乐。在直面死亡之时,陶渊明时而表现出难以排遣的悲凄,时而又放达如老庄,坚强如孔夫子。 三、痛苦与超脱。一直以知识分子自居的陶渊明始终没有办法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他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陶渊明常常在自省中忍受精神的苦痛。但陶渊明并没有放弃知识分子所要承担的责任感,而是在对痛苦的审视中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痛苦的超越。诗人从自然界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不断的超越生存与个体精神的苦痛,积极地找寻快乐与希望。 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分析和梳理,本文得出了陶渊明内心世界的以上三组矛盾,笔者认为,只有在肯定陶渊明本身的复杂性的前提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证明。接下来本文便在第二部分着重论述陶渊明是如何在文学活动中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外化到诗文中去的。 首先,陶渊明重新发扬了诗歌的抒情传统。陶渊明通过塑造一个矛盾复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来体现其对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东晋玄言诗大行天下的文学背景下,这显示了陶渊明的独立性与勇气。诗人与这个抒情主人公若即若离,用真诚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高尚深沉的内心世界中去。 其次,陶渊明运用象征的手法,构建了“飞鸟”、“游云”、“孤松”等几个意象,他们与“抒情主人公”相辅相成,展示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之旅。在陶渊明的个性精神的影响下,这些意象表现出生动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塑造,诗人展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 最后,在极具抒情性的形象与意象之外,陶渊明又用神来之笔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自然”世界,这可以说是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所在。陶渊明达观的接受躬耕生活的贫苦,在朴素的自然观的指引下平等的同大自然进行对话,并通过对大自然内在精神的深刻体会与超越式的审美活动构建了一个属于诗人自己的自然世界。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欢快适意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思意志都表现在他的田园诗歌中,营造了一个自足和谐的精神家园。本文着重从“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的相互独立”和“对主客体关系的共同超越”两个方面来分析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是如何产生的。 经过对陶渊明内心世界复杂性的分析和对陶渊明文学创作活动的总结与归纳,本文完成对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的展示。在本文的最后一章,笔者将陶渊明放置到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在与同时代人的简单比较中显现陶渊明的共性与个性,肯定陶渊明在文学风格上的开创性地位。而后再将陶渊明放置于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中,分析陶渊明其人其文的特殊性与必然性,以此肯定陶渊明思想的价值与地位。由此完成对陶渊明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的系统而有力的证明。 笔者借鉴西方文化的视角,结合陶渊明的写作背景细读其诗作,对陶渊明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挖掘,在诗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上得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对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的肯定中也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证明。
陶淵明與隱逸之 風研究
作者:
林昭毅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隱逸 真淳 陶淵明 審美 獨特
描述: 遠從先秦時代開始,隱逸即是中國歷代不曾缺少的現象。而歷代隱士亦隨著當代的學術思潮、民生經濟、政治局勢、社會風氣、宗教信仰、文化內涵等不同的背景,加上個人性格與素養的差異,而在另一種生命型態中,詮釋著不同的隱逸特色,發展出更深刻、豐富的隱逸內涵,並在道德修持、藝術審美、知識傳布、學術研究等方面,彰顯著
全文: 及後世 注目的焦點,甚至成為追慕、嚮往的對象,對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陶淵明身處魏晉末期的混亂政局,在絕望於濟世 之心失落的同時,受到玄學思潮等時代解放之 風的薰陶,加上個人質樸
陶渊明人格、诗文风格与批评研究
作者:
高巍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人格 风格
描述: 陶渊明的人格主要体现在委运任化、安贫守志和重亲情友情三个方面。其委运自然是真正地期待回归自然,在躬耕南山时将生活与理想寄托于 自然,享受着田园的自由和闲适。所以他在隐居南山时,找回了本我。同时,委运任
全文: 陶渊明的人格主要体现在委运任化、安贫守志和重亲情友情三个方面。其委运自然是真正地期待回归自然,在躬耕南山时将生活与理想寄托于 自然,享受着田园的自由和闲适。所以他在隐居南山时,找回了本我。同时,委运任
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
作者:
马丽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情怀 元曲 陶渊明
描述: 本文主要立足于 元曲中有关陶渊明的作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讨陶渊明形象的题材来源,并且结合元代诗歌的相关作品来审视元代文人眼中的陶渊明形象,进一步探究元代文人避世的深层历史原因及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1 、通过分析元杂剧《陶渊明东篱赏菊》来探析作品内容题材的来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全文: 本文主要立足于 元曲中有关陶渊明的作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讨陶渊明形象的题材来源,并且结合元代诗歌的相关作品来审视元代文人眼中的陶渊明形象,进一步探究元代文人避世的深层历史原因及意义。具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