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诗文叙事研究
-
作者:
张松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叙事思维与主观投入 叙事
-
描述:陶渊明一向被视为抒情诗人,其诗文也一直被置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中进行考察。考虑到陶渊明的诗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叙事成分,本文在对陶渊明诗文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陶渊明诗文进行新的审视和解读。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制约具体叙事行为的个人心理、社会、历史等因素入手,探明陶渊明作为叙
-
全文:陶渊明一向被视为抒情诗人,其诗文也一直被置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中进行考察。考虑到陶渊明的诗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叙事成分,本文在对陶渊明诗文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陶渊明诗文进行新的审视
-
文化视阈下的陶渊明及其创作研究
-
作者:
马骏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视阈 当代意义 陶渊明 人格特质 文化意蕴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文学家,其人其作对后世文人以及古典诗文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学术研究也源远流长,从南北朝时期便已开始,二十世纪以来,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是一个热点,其研究成果丰硕厚实。然而从陶渊明的独特成就和地位来看,这些研究尚一些环节稍嫌薄弱,比如关于陶渊明的美学思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文学家,其人其作对后世文人以及古典诗文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学术研究也源远流长,从南北朝时期便已开始,二十世纪以来,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是一个热点,其
-
陶渊明中诗英译中美的流失
-
作者:
刘茂玲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翻译 流失 美 魏晋
-
描述:“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语言是促进交流、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交流美、传达美的工具。然而,基于种种原因,“美”在语际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流失。魏晋是中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魏晋风骨永远是文人学士关心的主题。陶渊明的诗歌更是其中的代表。探索陶渊明的诗歌在语际翻译中美的流失正是本论文的目标之所在。本论文
-
全文:“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语言是促进交流、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交流美、传达美的工具。然而,基于种种原因,“美”在语际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流失。魏晋是中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魏晋风骨永远是文人学士关心
-
陶渊明:一个任真自得的美学存在
-
作者:
杜现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 陶渊明 和 任真 美 文化美学人格 古今对话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株艺术奇葩,在他所处的时代其人其诗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在他身后百年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诗文魅力却日益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照耀着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对他进行这样或是那样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许多文章或著作中,陶渊明成为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对象,而不是一个与“我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株艺术奇葩,在他所处的时代其人其诗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在他身后百年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诗文魅力却日益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照耀着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对他
-
论日本汉学家冈村繁对陶渊明的研究
-
作者:
孙建辉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出仕 冈村繁 陶渊明 隐逸 研究特点
-
描述:冈村繁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所撰陶学论著《陶渊明新论》以几近颠覆性的观点曾在日本读者中和国际汉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陶渊明新论》为研究对象,辨析其观点,探究其研究特点及其成因,旨在通过辨析和探究,深化对陶渊明及其创作成果的再认识,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如何在不同文化语
-
全文:冈村繁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所撰陶学论著《陶渊明新论》以几近颠覆性的观点曾在日本读者中和国际汉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陶渊明新论》为研究对象,辨析其观点,探究其研究
-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为例
-
作者:
陈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翻译 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
描述: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
-
全文: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
-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
-
作者:
白丽洁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自然精神 陶渊明 艺术化生存
-
描述: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年代之一,但却是艺术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这种艺术精神不仅表现在创作领域,同时也表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之上。伴随着汉帝国中央统一集权的崩溃和儒家信仰的衰落,人类社会和精神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时期,同时在经济领域大规模的庄园经济也开始兴起。这些转变促使了人
-
全文: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年代之一,但却是艺术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这种艺术精神不仅表现在创作领域,同时也表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之上。伴随着汉帝国中央统一集权的崩溃和儒家信仰的衰落
-
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朝鲜朝时期的时调、歌辞为中心
-
作者:
李红梅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陶渊明 朝鲜朝 古典诗歌 意象 接受
-
描述:本文选取朝鲜朝国语诗歌—时调与歌辞,从中研究朝鲜朝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影响。本文是在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关系中进行深层分析,阐发朝鲜朝国语诗歌中陶渊明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项研究将对陶渊明研究与朝鲜朝国语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采用社会历史研究法、传记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法
-
全文:本文选取朝鲜朝国语诗歌—时调与歌辞,从中研究朝鲜朝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影响。本文是在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关系中进行深层分析,阐发朝鲜朝国语诗歌中陶渊明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项研究将对陶渊明研究与朝鲜朝
-
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诗的自然观比较
-
作者:
张娜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 自然 矛盾 和谐
-
描述: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
-
全文: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
-
论陶渊明、华兹华斯作品中的自然观念
-
作者:
许辉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审美 比较文学 浪漫主义 田园诗歌
-
描述:自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人类而言是同一的;但作为一种折射在不同文化中的概念,则是千差万别。中国在约公元5世纪左右便出现了田园诗的“开山之祖”陶渊明,而西方直到公元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
-
全文:自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人类而言是同一的;但作为一种折射在不同文化中的概念,则是千差万别。中国在约公元5世纪左右便出现了田园诗的“开山之祖”陶渊明,而西方直到公元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
上页
1
2
3
...
6
7
8
...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