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
作者: 吕菊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崇拜  舟船与渔夫  生活态度  身份  文化形象  面容  社交  演变    北窗高卧  居所    自我神化  桃花源  异域  陶渊明  性格  思想  争论  读者 
描述: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建构过程、建构层面、建构力量及其留下的文化印迹。第一部分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主要是陶渊明的基本真实和自我神化。前者从形貌、居所与社交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
全文: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建构过程、建构层面、建构力量及其留下的文化印迹。第一部分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主要是陶渊明的基本真实和自我神化。前者从形貌、居所与社交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背、侧画法表明对陶渊明精神气质的更深入关注和面容五官在此情况下的悄然退避。陶渊明与玫瑰花的另类搭配则表明其形象在流传过程中渗入的其它文化因素和固有形象的变形。陶渊明的居所是自然化的形态,他充满爱意的语气和诗意化的描绘以及方位词语在环境描绘中的普遍使用表明“吾庐”是他对自我和人生进行透彻的思考和再三确认之后自觉选择的象征物,陶渊明是个自我的诗人。他对居所的称呼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园与农耕文明和自然的关系。社交关系方面从赠答诗切入,从他的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答诗与赠诗的比例、称呼的方式说明陶渊明归隐后仍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但处于被动地位,他希望通过正式的职务称呼拉开与赠答者的距离,同时不显眼地强调自身的隐士身份。赠答诗也是他塑造自我形象、渴望知音、寻求理解的途径。陶...
养真衡庐,人淡如菊:陶渊明与司空图比较研究
作者: 梁琦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空图  影响  人生选择  陶渊明  诗歌创作 
描述:陶渊明与司空图,两位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诗人。儒家济世的豪情曾让两位诗人共同走向仕途,但黑暗动荡的现实将他们最初的理想化为泡影。“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这让一心向往田园风光的陶渊明彻底走向了归隐,即使是“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贫穷,诗人也始终不离不弃;对于始终怀着“一举高科,两朝美宦”之
全文:陶渊明与司空图,两位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诗人。儒家济世的豪情曾让两位诗人共同走向仕途,但黑暗动荡的现实将他们最初的理想化为泡影。“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这让一心向往田园风光的陶渊明彻底走向了归隐,即使是“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贫穷,诗人也始终不离不弃;对于始终怀着“一举高科,两朝美宦”之美梦的司空图也在失意中走向山林,逐渐成为一名遗世忘情的隐士。相似的生活经历,相近的清雅气质,让他们的诗歌作品也呈现出相近的冲淡风格,这些都为我们比较研究两位诗人提供了前提和依据。本文分三部分对两位诗人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比较研究两位诗人出仕与归隐的人生历程。两人同处政权交替,动荡黑暗的纷乱时代,共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几次出仕,但由于主体思想的不同使得两人在入仕和归隐时的心态有所不同。陶渊明热爱自然的思想使其在经历了苦闷彷徨的仕宦生活之后,彻底回归心仪已久的田园;而司空图量力救时的儒家思想让其在战火的逼迫中离开原本可以有所成就的官场,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隐时仕,以隐为主的幽静山林生活。在比较中品读出两位诗人所共有的积极入世、固穷守节、率性自然的巨大人格魅力。第二部分比较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相近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都反映在回归题材上,陶渊明侧重于田园,司空图意在山水。秋菊、归鸟,酒等意象共同出现在他们的诗作中,形成相近的自然淡远的艺术风格。司空图还从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诗作,取得很大成就。第三部分分析陶渊明对司空图的影响。陶渊明不仅是司空图归隐后精神生活的引领者,而且在司空图心目中陶渊明其人其诗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隐逸文化符号,并成为其诗歌理论的源泉。
陶渊明诗文中酒、、鸟意象之考察
作者: 贾翔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风格  陶渊明  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群体  精神境界 
描述:陶渊明诗文中酒、、鸟意象之考察
全文:
陶渊明饮酒诗及其生命意涵之研究
作者: 游显惠  来源: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饮酒诗  生命意涵  陶渊明 
描述:古人云:「唯有飲者留其名」。自古以來的大詩人、大文學皆愛喝酒,有些人因離鄉在外,思鄉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因而藉酒澆愁;或者因宦途失意、科舉落第而獨自感傷喝悶酒;抑或是「有朋自遠方來」把酒暢談,縱論
全文:古人云:「唯有飲者留其名」。自古以來的大詩人、大文學皆愛喝酒,有些人因離鄉在外,思鄉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因而藉酒澆愁;或者因宦途失意、科舉落第而獨自感傷喝悶酒;抑或是「有朋自遠方來」把酒暢談,縱論
化解儒、道思想的冲突--郭象、陶渊明合论
作者: 许静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名教自然之辨  新自然说  独化论 
描述:众所周知,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支奇葩。前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长期居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的统治地位,崇仁义、明教化是儒家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和特质可以用人文主义加以概括。……
全文:众所周知,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支奇葩。前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长期居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的统治地位,崇仁义、明教化是儒家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和特质可以用人文主义加以概括。……
陶渊明思想研究
作者: 刘明辉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嵇康思想  隐士形象  生命意识  陶渊明  田园诗  玄学   
描述:流派甚众而又交相影响。在此历史背景下,观陶渊明诗文所体现出的思想,绝无囿于一思想而对他流派闭目塞听之
全文:流派甚众而又交相影响。在此历史背景下,观陶渊明诗文所体现出的思想,绝无囿于一思想而对他流派闭目塞听之嫌,也无不加拣择囫囵吞枣之陋,陶渊明根据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奉行“兼收并蓄”的原则,最终形成独具特色
陶渊明的性情说
作者: 周广友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  性情  陶渊明  儒家 
描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陶渊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一种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它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全面而深刻,陶渊明对后世后人的影响亦广泛而深远;性与情是反映儒道两思想倾向、旨趣与精神的重要范畴,从而也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
全文:的影响亦广泛而深远;性与情是反映儒道两思想倾向、旨趣与精神的重要范畴,从而也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条途径。因此,性情论是陶渊明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动荡、学术活跃的魏晋时期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
作者: 杨小旭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蕴  审美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至今仍有许多人对他充满兴趣。对陶渊明诗文的审美意蕴的探究,为本文的目标。 审美意蕴也较含混,经过翻阅大量资料,最终将框架定为人格(人性)审美、田园审美和社会审美。这三个方面基本可概括他诗文中所蕴涵的审美观。由于他的至情至性和绝俗超越皆十分感人,
全文:儒家的“吾与点也”的理想,对润畅优美景色的偏爱,也使渊明吟出了“我爱其静”的诗句,“静”,是他观照自然时又一审美发现。正因为虚静的心态,才使渊明能发现田园所蕴涵的独特之美,而田园诗的典型意象“采东篱
陶渊明赠答诗研究
作者: 魏艳元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赠答诗  陶渊明  和陶诗  意象 
描述:陶渊明的赠答诗是其文学作品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他的十六首赠答诗作品,是他与同时期的文人进行精神层次交流留下来的印记。陶渊明的赠答诗创作于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陶渊明辗转各地增加了离别的次数,他的有些赠答诗就写于离别的场景之下,比如《与殷晋安别》、《答庞参军》等。同时,当时的赠答诗创作高潮也必然给他
全文:、云等,为诗歌增添了色彩,同时展现出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创始人的独特视角。人文意象中的酒意象,则是众多文人关注的重点,酒的出现,不仅是因为陶渊明的个人喜好,其中还掺杂着感情的寄托。这些赠答诗作
中国艺术的主题母题研究——以陶渊明“归隐”主题为例
作者: 杨洋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母题  主题  陶渊明归隐 
描述: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题材是艺术屡次选择的,表现为不断地围绕这一题材再创造出艺术作品以表现特定的指向,题材因而具有了主题的意义。为了保证主题的表现力和识别度,往往会选取相同的关键母题进行
全文: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题材是艺术屡次选择的,表现为不断地围绕这一题材再创造出艺术作品以表现特定的指向,题材因而具有了主题的意义。为了保证主题的表现力和识别度,往往会选取相同的关键母题进行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