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之被误读及其原因
-
作者:
曾业桃 来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们一样,陶渊明的成就没有被立刻认可,直至萧统把他的作品整理成集,人们才渐渐重视陶诗。虽然萧统整理的《陶渊明
-
全文:们一样,陶渊明的成就没有被立刻认可,直至萧统把他的作品整理成集,人们才渐渐重视陶诗。虽然萧统整理的《陶渊明集》已经佚失,但没有萧统,或许陶渊明的诗什早散落风中。
-
陶渊明研究情况介绍:30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究的回顾
-
作者:
陈言 来源: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的形式主义风气,旨归老庄的玄言诗和寄情闲适的山水诗风靡一时,而陶渊明却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
-
全文: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
-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影像
-
作者:
王熙元 来源: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影像
-
全文:
-
陶渊明的“室无莱妇”之憾
-
作者:
王国璎 来源: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陶渊明的“室无莱妇”之憾
-
全文:
-
“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
作者:
杨子彦 来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晋后历代都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肯定的意义上展开的。所以日本学者冈村繁提出陶渊明"其为人处世是相当不顾节义并十分功利主义的"2的观点,
-
全文:《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晋后历代都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
-
《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
-
作者:
胡大雷 来源: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南朝人对陶渊明诗作的评价魏晋是一个玄学的时代,此时代的美学思潮,其哲学基础也是玄学。玄风自晋宋之际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晋宋之际的美学思潮也开始有所转化。一般来说,身处晋宋之际的陶渊明,其诗风或许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而转变,既有一些玄言诗的色彩,又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但情况是否真是如此,还要看陶
-
全文:(一)南朝人对陶渊明诗作的评价魏晋是一个玄学的时代,此时代的美学思潮,其哲学基础也是玄学。玄风自晋宋之际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晋宋之际的美学思潮也开始有所转化。一般来说,身处晋宋之际的陶渊明,其诗风
-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生死观
-
作者:
张叉 来源: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①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归宿。"~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和
-
全文:。"~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来说也
-
陶渊明的儒者襟抱与独立精神
-
作者:
齊益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前言在历史上足以"重辉映千春"(李白)的几位大诗人中,陶渊明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一位。特殊之一,是留下的作品数量少:诗仅一百二十首首,文仅十来篇而已。比起李白、杜甫上千首的诗
-
全文:前言在历史上足以"重辉映千春"(李白)的几位大诗人中,陶渊明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一位。特殊之一,是留下的作品数量少:诗仅一百二十首首,文仅十来篇而已。比起李白、杜甫上千首的诗
-
试论初唐四杰笔下的陶渊明形象:以卢照邻为中心
-
作者:
道坂昭广 来源:东方丛刊(1995年第1辑 总第十一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现在,作为六朝时代的代表诗人,并且给予很高评价的陶渊明,实际上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给予他很高的评价,那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他处于几近无人问津的状况,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初唐四杰中,除了骆宾王仅有一首外,①其他三人用陶渊明其人和作品为典故的诗文都各有几篇。如果考虑到
-
全文:现在,作为六朝时代的代表诗人,并且给予很高评价的陶渊明,实际上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给予他很高的评价,那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他处于几近无人问津的状况,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在王勃、杨炯、卢照邻
-
论中国文人园林的陶渊明情结
-
作者:
曹林娣 来源:北海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园林发展研讨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审美理想、超功利的人生风范以及审美的心理特征等,深刻地契合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层底蕴、美学基本特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情结,“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文人士大夫们还把这个积淀在心理深层的精神堡垒“物化”,融入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稳稳地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审美理想、超功利的人生风范以及审美的心理特征等,深刻地契合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层底蕴、美学基本特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情结,“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