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56)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5(2)
2014(2)
2013(3)
2012(1)
2011(5)
2010(5)
2009(3)
2008(3)
2007(5)
2006(2)
2005(3)
2004(3)
2003(3)
2002(1)
2001(1)
1999(1)
1998(3)
1997(2)
1995(1)
1994(1)
1992(2)
1990(1)
1987(1)
1986(1)
按来源分组
-1(3)
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
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2)
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1)
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1)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1)
建设性、包容心、民族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1)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1)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1)
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1)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1)
二OO七两岸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1)
“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1)
2007年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
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1)
2007年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1)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1)
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
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1)
《同行》2015年9月(下)(1)
“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阈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1)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1)
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1)
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1)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1)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1)
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1)
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之被误读及其原因
作者: 曾业桃  来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们一样,陶渊明的成就没有被立刻认可,直至萧统把他的作品整理成集,人们才渐渐重视陶诗。虽然萧统整理的《陶渊明
全文:们一样,陶渊明的成就没有被立刻认可,直至萧统把他的作品整理成集,人们才渐渐重视陶诗。虽然萧统整理的《陶渊明集》已经佚失,但没有萧统,或许陶渊明的诗什早散落风中。
陶渊明研究情况介绍:30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究的回顾
作者: 陈言  来源: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的形式主义风气,旨归老庄的玄言诗和寄情闲适的山水诗风靡一时,而陶渊明却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
全文: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影像
作者: 王熙元  来源: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影像
全文:
陶渊明的“室无莱妇”之憾
作者: 王国璎  来源: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的“室无莱妇”之憾
全文:
“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作者: 杨子彦  来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晋后历代都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肯定的意义上展开的。所以日本学者冈村繁提出陶渊明"其为人处世是相当不顾节义并十分功利主义的"2的观点,
全文:《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晋后历代都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生死观
作者: 张叉  来源: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①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归宿。"~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
全文:。"~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来说也
试论初唐四杰笔下的陶渊明形象:以卢照邻为中心
作者: 道坂昭广  来源:东方丛刊(1995年第1辑 总第十一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现在,作为六朝时代的代表诗人,并且给予很高评价的陶渊明,实际上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给予他很高的评价,那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他处于几近无人问津的状况,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初唐四杰中,除了骆宾王仅有一首外,①其他三人用陶渊明其人和作品为典故的诗文都各有几篇。如果考虑到
全文:现在,作为六朝时代的代表诗人,并且给予很高评价的陶渊明,实际上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给予他很高的评价,那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他处于几近无人问津的状况,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在王勃、杨炯、卢照邻
论中国文人园林的陶渊明情结
作者: 曹林娣  来源:北海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园林发展研讨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审美理想、超功利的人生风范以及审美的心理特征等,深刻地契合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层底蕴、美学基本特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情结,“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文人士大夫们还把这个积淀在心理深层的精神堡垒“物化”,融入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稳稳地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审美理想、超功利的人生风范以及审美的心理特征等,深刻地契合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层底蕴、美学基本特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情结,“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
陶渊明风格之“真”——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起
作者: 蔡雅薰  来源:第四届闽台辞章学研讨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一、前言元遗山《论诗绝句》第四首指出正体之诗,以天然为主,并在诗中指出陶渊明诗的两大特点:一是天然平易的语言,二是毫无虚
全文: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一、前言元遗山《论诗绝句》第四首指出正体之诗,以天然为主,并在诗中指出陶渊明诗的两大特点:一是天然平易的语言,二是毫无虚
皎然、韦应物等大历诗人对陶渊明的新发现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对大历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时文坛上的几大派诗人:江南地方官诗人(如刘长卿、戴叔伦、李嘉祐、韦应物、戎昱、独孤及、张继等)、台阁诗人(如钱起、李端、司空曙、耿(?)、崔峒、韩翃、卢纶、郎士元等)、方外诗人(如秦系、刘方平、李季兰、皎然等)以及表现出从大历诗坛向元和诗坛过渡特点的诗人顾况、李益、权
全文:陶渊明对大历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时文坛上的几大派诗人:江南地方官诗人(如刘长卿、戴叔伦、李嘉祐、韦应物、戎昱、独孤及、张继等)、台阁诗人(如钱起、李端、司空曙、耿(?)、崔峒、韩翃、卢纶、郎士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