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
按栏目分组
人物生平 (16)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1)
2014(1)
2013(6)
2012(2)
2011(1)
2009(2)
2002(2)
按来源分组
西部晨风(2)
广州日报(2)
羊城晚报(1)
晋江经济报(1)
中国石油报(1)
老年日报(1)
长江日报(1)
台州晚报(1)
河池日报(1)
陇南日报(1)
重庆时报(1)
鹤壁日报(1)
重庆日报(1)
深圳晚报(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二首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晨风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役。弊庐何必广⑥,取足蔽床席⑦。邻曲时时来⑧,抗言谈在昔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⑩。作者简介:陶渊明
全文:役。弊庐何必广⑥,取足蔽床席⑦。邻曲时时来⑧,抗言谈在昔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⑩。作者简介:陶渊明
鲁迅的收入和 陶渊明的房子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沈嘉柯《东篱秋色》(设色纸本)吴徵作我们在年少的时候,或多或少听说过陶渊明,甚至还背诵过他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然而,这首诗的名字,不是归隐田园的意思。而是因为他家在当地属于望族,用今天的话说,是大家庭,有产业。陶家有多处房屋,
全文:沈嘉柯《东篱秋色》(设色纸本)吴徵作我们在年少的时候,或多或少听说过陶渊明,甚至还背诵过他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然而,这首诗的名字,不是归隐田园的意思。而是因为他家在当地属于望族,用今天的话说,是大家庭,有产业。陶家有多处房屋,
陶渊明——《归园田居》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原文】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者详解】陶渊明,一名潜,字
全文:陶渊明【原文】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者详解】陶渊明,一名潜,字
陶渊明的劳动情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石油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观菊图陶渊明是一位热爱劳动、崇尚自然的田园诗人。他“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对大自然的崇尚,涵养了他体味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陶渊明归隐后,破除人们轻视农村劳动观念,“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与村邻农民交往,逐渐产生了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在陶渊明的心目中,世上没
全文:陶渊明观菊图陶渊明是一位热爱劳动、崇尚自然的田园诗人。他“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对大自然的崇尚,涵养了他体味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陶渊明归隐后,破除人们轻视农村劳动观念,“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与村邻农民交往,逐渐产生了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在陶渊明的心目中,世上没
我眼中的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晋江经济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海之■本报记者郑翔/摄■许雅玲(晋江一中学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说你乐于园田,悠闲自在,无愧于自己,生活好是快乐。可读了你的《归去来兮辞》之后,我发觉你身上还有其他人所不了解的一面。在
全文:海之■本报记者郑翔/摄■许雅玲(晋江一中学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说你乐于园田,悠闲自在,无愧于自己,生活好是快乐。可读了你的《归去来兮辞》之后,我发觉你身上还有其他人所不了解的一面。在
陶渊明又是一座时代最高峰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梳理中国文学脉络,解读中国文学之美本期登场:《中国文脉》(长江文艺出版社)余秋雨著7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离骚”《史记》,魏
全文:梳理中国文学脉络,解读中国文学之美本期登场:《中国文脉》(长江文艺出版社)余秋雨著7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离骚”《史记》,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