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也是“官二代”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365―427)因为一篇《桃花源记》而千古立名,在中国,除了文盲,是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五柳先生”的。陶渊明的出身,并非某些资料所言“庶族寒门”。其家族三代为官: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做过地方太守。如此,陶渊明属货真价实的贵族血统了。陶渊明九岁丧父,家道
全文:陶渊明(365―427)因为一篇《桃花源记》而千古立名,在中国,除了文盲,是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五柳先生”的。陶渊明的出身,并非某些资料所言“庶族寒门”。其家族三代为官: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做过地方太守。如此,陶渊明属货真价实的贵族血统了。陶渊明九岁丧父,家道
陶渊明与酒
作者:暂无 来源:本溪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自炫,陶的好酒与爱菊,留有名声而传千古。陶渊明所作之饮酒诗共有20首,并且在诗前写有序言,说明其好酒来
全文:自炫,陶的好酒与爱菊,留有名声而传千古。陶渊明所作之饮酒诗共有20首,并且在诗前写有序言,说明其好酒来
陶渊明赋诗咏张掖
作者:暂无 来源:兰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画像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饮酒》诗脍炙人口,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成为千古名句,被人们代代传诵。他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更是寄托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他被
全文:陶渊明画像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饮酒》诗脍炙人口,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成为千古名句,被人们代代传诵。他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更是寄托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他被
本周六, 来听中学生讲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成建梅通讯员黄美琪)7月5日,市妇联“少年讲坛”第8期公益讲座开讲,由景炎中学学生丁一达主讲“千古名士”陶渊明。讲座时间是当日晚7时30分至8时30分,地点在天元区太阳宫二楼多功能厅
全文:本报讯(记者成建梅通讯员黄美琪)7月5日,市妇联“少年讲坛”第8期公益讲座开讲,由景炎中学学生丁一达主讲“千古名士”陶渊明。讲座时间是当日晚7时30分至8时30分,地点在天元区太阳宫二楼多功能厅
陶渊明与酒
作者: 长河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自炫,陶的好酒与爱菊,留有名声而传千古。陶渊明所作之饮酒诗共有20首,并且在诗前写有序言,说明其好酒来
全文:自炫,陶的好酒与爱菊,留有名声而传千古。陶渊明所作之饮酒诗共有20首,并且在诗前写有序言,说明其好酒来
也说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熟悉东流小镇历史的人都知道,东流有一座建于明代的陶公祠,陶公祠里有一座塑像,塑像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每次到东流,我都沿江堤到陶公祠,瞻仰陶公旧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但不论春夏秋冬我都没有看到陶渊明当年种下的菊花,访问全镇居民,没见一个是种菊高手。我糊涂了,陶公为何
全文:熟悉东流小镇历史的人都知道,东流有一座建于明代的陶公祠,陶公祠里有一座塑像,塑像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每次到东流,我都沿江堤到陶公祠,瞻仰陶公旧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但不论春夏秋冬我都没有看到陶渊明当年种下的菊花,访问全镇居民,没见一个是种菊高手。我糊涂了,陶公为何
杜甫以及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靖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年,国务院将东流、至德两个千古名县合并,取其首字命名“东至县”迄今。在东至县东流一带,老百姓津津乐道的
全文:年,国务院将东流、至德两个千古名县合并,取其首字命名“东至县”迄今。在东至县东流一带,老百姓津津乐道的
陶渊明与东至陶公祠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年,国务院将东流、至德两个千古名县合并,取其首字命名“东至县”迄今。在东至县东流一带,老百姓津津乐道的
全文:年,国务院将东流、至德两个千古名县合并,取其首字命名“东至县”迄今。在东至县东流一带,老百姓津津乐道的
陶渊明的辞职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华商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朗吟这句千古名句,陶渊明将大红印绶高挂彭泽县令大堂上,飘然归隐,从此不仕。是年,他40岁,正值不惑。那枚印绶揣在兜里仅80余日。那是魏晋时期。个性正游走在跷跷板两极:或压抑或奔放。陶渊明的辞职报告便删繁就简,轻弹唇舌,一句带过。300多年后,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在南
全文:“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朗吟这句千古名句,陶渊明将大红印绶高挂彭泽县令大堂上,飘然归隐,从此不仕。是年,他40岁,正值不惑。那枚印绶揣在兜里仅80余日。那是魏晋时期。个性正游走在跷跷板两极:或压抑或奔放。陶渊明的辞职报告便删繁就简,轻弹唇舌,一句带过。300多年后,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在南
“陶渊明故里说”的历史回顾
作者:暂无 来源:九江学院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与其诗文、生平有密切关系,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但其准确地点至今已变得十分模糊,以至被称为“千古之谜”。史书上称陶渊明为“寻阳柴桑人”,颜延之《陶征士诔》称他“卒于寻阳县之某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与其诗文、生平有密切关系,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但其准确地点至今已变得十分模糊,以至被称为“千古之谜”。史书上称陶渊明为“寻阳柴桑人”,颜延之《陶征士诔》称他“卒于寻阳县之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