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谈艺录》“陶渊明诗显晦”条申说
-
作者:
孙桂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谈艺录》 刘勰 《〈陶渊明〉集序》 《文心雕龙》 萧统 《诗品》 钟嵘
-
描述:《文心雕龙》若成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成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会看重陶诗而列为中品。《〈陶渊明〉集序》对于陶渊明诗文的评论,大致应是萧统与部分东宫学士在"讨论篇籍"
-
全文:《文心雕龙》若成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成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
-
跨文化视阈下看沈从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
-
作者:
袁玉梅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华兹华斯 道家思想 跨文化 陶渊明 浪漫主义
-
描述:全球化趋势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与认同越来越迫切。文学样式是文化本质与内涵的重要代表之一。沈从文的湘西是现代性视阈下的"桃花源",与陶渊明的诗篇有异曲同工之妙。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大自然中为人类找到了"灵魂归宿",又把"童心"的保持作为完美人生的必要前提。相异的文化背景,相异的时空条件下,他们各自以文
-
全文:全球化趋势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与认同越来越迫切。文学样式是文化本质与内涵的重要代表之一。沈从文的湘西是现代性视阈下的"桃花源",与陶渊明的诗篇有异曲同工之妙。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大自然中为人类找到
-
督邮主县和陶渊明辞官
-
作者:
叶晨晖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直接原因 五斗米 后汉书 督邮 史传 质性自然 陶渊明 官场 彭泽 辞官
-
描述:陶渊明辞彭泽令后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
-
全文:陶渊明辞彭泽令后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
-
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
-
作者:
张啸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神话故事 致仕 山海经 倾向性 考茨基 刘裕 政治倾向 历史人物 思想倾向
-
描述: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倾向性,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需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恩格斯在给明娜·考茨基的信中说:“我决不是反对倾向诗(有倾向的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
-
全文: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倾向性,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需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恩格斯在给明娜·考茨基的信中说:“我决不是反对倾向诗(有倾向的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同时又批评明娜·考茨基过分地急于在小说中表现自己的倾向,这
-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
作者:
许晓晴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猛志 悲剧意识 灾难
-
描述:陶渊明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但陶渊明本人却一生坎坷,颇不得志,是一个 悲剧性的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却苦于没有机 会发挥才能,仕途受阻,政治理想破灭。二、归隐田园,原本希望成为有道隐士,并能够给时人 指点迷津,却始终无人知遇。三、生活上,灾难频频,诗人又不
-
全文:陶渊明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但陶渊明本人却一生坎坷,颇不得志,是一个 悲剧性的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却苦于没有机 会发挥才能,仕途受阻,政治理想破灭。二
-
陶渊明的杯中苦酒
-
作者:
邵康蔚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智力障碍 酒精中毒 精神发育迟滞
-
描述:大诗人陶渊明,从小有高趣,博学善写诗文,好读书,颖脱不群,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以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昭明《传》)这表明陶公
-
全文:大诗人陶渊明,从小有高趣,博学善写诗文,好读书,颖脱不群,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以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昭明《传》)这表明陶公
-
解构,岂能还原陶渊明诗人的本真:《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献疑
-
作者:
田晋芳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失真 诗人形象 陶渊明 手抄本
-
描述:田晓菲的专著《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试图以传写中手抄本的不确定性为前提,大胆解构文学史上久已形成的陶渊明形象,还原这位隐逸诗人的历史真面貌。但由于文化观和方法论上的谬误,非但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反而造成了陶渊明形象的严重失真,把他贬为一个汲汲于功名而又心机颇深的庸俗文人。这种解构,最终导致
-
全文:田晓菲的专著《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试图以传写中手抄本的不确定性为前提,大胆解构文学史上久已形成的陶渊明形象,还原这位隐逸诗人的历史真面貌。但由于文化观和方法论上的谬误,非但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反而造成了陶渊明形象的严重失真,把他贬为一个汲汲于功名而又心机颇深的庸俗文人。这种解构,最终导致的是中国优秀文学与文化传统的毁弃。
-
陶渊明与梭罗的自然观及其意义
-
作者:
王永霞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梭罗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与梭罗作为东西方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不仅在作品中尽情地描写自然的美丽,而且在对自然的认知上,也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即他们都认为:自然是一种独立存在,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息息相通;自然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而他们的自然观可以成功地化解现代社会中
-
全文:陶渊明与梭罗作为东西方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不仅在作品中尽情地描写自然的美丽,而且在对自然的认知上,也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即他们都认为:自然是一种独立存在,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是自然
-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初探
-
作者:
董新 曹东毅 来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诗人 陶渊明 田园诗
-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自幼喜闲静,爱自然,其诗以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成为田园诗的鼻祖。《归园田居》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其代表作之一。在《归园田居》中,诗人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整组诗篇,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寓意了他厌弃仕途功名
-
全文:,诗人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整组诗篇,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寓意了他厌弃仕途功名、保持人格完整、领悟人生真谛的处世态度。同时还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温馨平和的心境直率地抒写出来,整组诗达到了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
试论困扰陶渊明一生的两对矛盾
-
作者:
杨兴龙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矛盾
-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三次出仕归隐,困扰他一生的矛盾,一是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二是躬耕与生活实际的矛盾。他因家贫和政治理想的实现而出仕,但他"质性自然"、不善逢迎,动乱的现实和残酷的斗争使他厌倦了官场生活,最终毅然选择归隐,即使饱受饥寒之苦也义无反顾,这也正体现了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和节操。他的这种做法,对后
-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三次出仕归隐,困扰他一生的矛盾,一是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二是躬耕与生活实际的矛盾。他因家贫和政治理想的实现而出仕,但他"质性自然"、不善逢迎,动乱的现实和残酷的斗争使他厌倦了官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