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谢灵运的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杨燕丽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文美学  陶渊  接受美学  人生美学 
描述:本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形象。接受美学将美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在这四个环节中,读者处于主导地位,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分析,产生新的意义。陶渊明开田园诗歌的先声,谢灵运开山水诗的先河,二者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陶
全文:本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形象。接受美学将美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在这四个环节中,读者处于主导地位,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分析,产生新的意义。陶渊明开田园诗歌的先声,谢灵运开山水诗的先河,二者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但又不失雄厚的美学风格和谢灵运山水诗清新绮丽的美学风格为丰富中国古代文论和诗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们所创作的很多散文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们不仅可以从二者的诗文中发现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闪光点,而且可以从二者的诗文中探讨他们的人生美学追求,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的人生美学的意蕴。通过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两个在文学史上有着突出贡献的文人形象,为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提供经验,也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普通民众以人生的启迪,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陶谢的所处的时代和二者的生平做一简要的交代,为后文提供依据。第二章着重分析陶、谢诗文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分别研究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和谢灵运的美学思想,并对二者的美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着重分析陶、谢的人生美学追求。以中国传统的人生美学注重和谐的美学要求为切入点,研究当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矛盾的时候,陶渊明和谢灵运处理人生问题时的审美态度,从政治美学、生活美学两个角度来比较二者的不同,为后代文人提供一面人生追求的镜子,从而更好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朱文霞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时期  陶渊明  接受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南北朝以来,陶渊明就以飘逸的隐士形象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其诗文逐渐得到人们的推重,到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完全展开,形成陶渊明接受史上的高潮。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对此展开论述,共分四章。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南北朝以来,陶渊明就以飘逸的隐士形象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其诗文逐渐得到人们的推重,到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完全展开,形成陶渊明接受史上的高潮。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对此展开论述,共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北宋时期政治、思想、文学概况和此前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二章论述北宋时期对陶渊明人生境界的接受。本文认为北宋人对陶渊明人生境界的接受或与个人性情有关、或与个人经历有关、或与仕途境遇有关。 第三章论述北宋时期对陶渊明思想的接受。这主要包括理学家、佛学家、文人对陶渊明思想的接受。 第四章论述北宋时期对陶渊明文学上的接受。这主要包括推重陶渊明平淡的平淡诗风和对陶渊明以议论为诗的接受。 余论简述北宋时期陶渊明接受对后世的影响及对现代的启示。
近现代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作者: 任燕妮  来源:内蒙古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承袭期  转折期  深化期 
描述:从1840年开始,陶渊明研究开始进入近现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一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呈现出由古典型向近代化转变的特征。本文把陶渊明的近现代接受史研究分成三个时期:承袭期、转折期和深化期,希望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可以对近现代陶渊明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一个时期从1840年到1911年,这一时
全文:从1840年开始,陶渊明研究开始进入近现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一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呈现出由古典型向近代化转变的特征。本文把陶渊明的近现代接受史研究分成三个时期:承袭期、转折期和深化期,希望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可以对近现代陶渊明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一个时期从1840年到1911年,这一时期延续清代朴学风气,重视文献资料的考订与汇编,主要以陶澍的《陶靖节先生集》为标志性成果。陶渊明研究这一阶段呈现出由古代向近代过渡的特点,代表人物有:龚自珍和谭嗣同。第二个时期从1911年到1923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大变革的时期,西方先进思想和观念传入中国,使陶渊明研究呈现出由古典型向近代化转变的特点,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代表人物有:甘蜇仙、王国维和梁启超。第三个时期从1923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陶学研究进入到了深化和细密化的历史阶段,研陶大家对陶渊明进行全方位研究,使陶渊明研究呈现出更加完备和成熟的特点,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和鲁迅。
陶渊明在日本古代文学上的影响研究
作者: 儿玉三惠子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古代文学  影响研究  陶渊明 
描述:日本的陶渊明文学接受史源泉远流长,本论文的研究,是以“接受”、“影响”、“评价”、“理解”为着眼点,通过陶渊明给日本带来的影响,研究其日本接受史的嬗变和特征。本文共分三章,分别基于日本文学史上与中国发生密切关系的三次高分期。第一章是以飞鸟、奈良、平安时期的文学为对象研究,具体有:陶渊明传入时间考辩、
全文:发生密切关系的三次高分期。第一章是以飞鸟、奈良、平安时期的文学为对象研究,具体有:陶渊明传入时间考辩、以《怀藻》、《万叶集》所收山上亿良、大伴旅人作品以及-些平安文学为中心进行考察。第二章关注五山
陶渊明文学作品的虚与实
作者: 周春宏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虚实相生  儒道互补  陶渊明 
描述:“虚实”作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源于我国道家哲学的“有、无”“虚、实”理论,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哲学、美学和文学层面较为全面地考察和揭示陶渊明思想和文学作品中的虚实观,重点以传统诗学中的“虚实”理论来阐释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思想和虚实相生美学原则。 本文共分
全文:“虚实”作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源于我国道家哲学的“有、无”“虚、实”理论,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哲学、美学和文学层面较为全面地考察和揭示陶渊明思想和文学作品中的虚实观,重点以传统诗学中的“虚实”理论来阐释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思想和虚实相生美学原则。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虚实文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演进过程,并对本文讨论之虚实理论范畴作一界定;第二部分阐述陶渊明的虚实观,联系陶渊明的生活细节探讨其立足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识和儒道互补的理想人格;结合玄学思潮对陶渊明的影响来揭示其作品中的虚实互济的美学思想。第三部分分析陶渊明文学作品中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论述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陶渊明诗歌营造意境时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儒道互补的理想人格是陶渊明文学作品的灵魂,虚实互济的美学思想是其诗歌平淡和豪放二重性风格的主要成因。
陶渊明饮酒诗研究
作者: 王传军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饮酒诗  影响  陶渊明  饮酒精神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以饮酒诗为主题进行创作是陶渊明的创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全力进行饮酒诗创作的诗人,他的饮酒诗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哲理内涵,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本文就陶渊明的饮酒诗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现总结如下:第一章饮酒诗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以饮酒诗为主题进行创作是陶渊明的创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全力进行饮酒诗创作的诗人,他的饮酒诗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哲理内涵,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本文就陶渊明的饮酒诗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现总结如下:第一章饮酒诗的思想及其表现内容,陶渊明饮酒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节是诗人的自我抒怀:首先是诗人对理想生活道路的选择,其次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陶渊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其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互相影响的,正因为陶渊明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他才有勇气选择不同寻常的隐居道路,并且在面对种种诱惑的情况下,坚定人生信念,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其次诗人的田园生活得到了充分表现,陶渊明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象普通农夫一样,与乡邻们一起耕种收获,在闲暇的时间饮酒,读书,诗人的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诗人能直面生活的贫困,并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自得其乐,诗人将饮酒与田园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第三节是交友与赠答:陶渊明的饮酒诗有一种知音情结,酒在陶渊明的社交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陶渊明是位重视感情的诗人,陶渊明的在生活中交友以共同的情趣与爱好为原则,同时,他还在历史先贤中寻找知音,古今名士安于贫贱、坚韧不拨的精神增强了诗人克服现实困难,坚持人生信念的力量。第二章是陶渊明饮酒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共分三节,第一节饮酒主题的确立。饮酒主题是陶渊明独特的艺术创新,其饮酒精神中独乐之饮与众乐之饮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种种,构成陶渊明的饮酒精神。第二节是饮酒诗的风格特征,陶渊明饮酒诗具有真实自然的风格特点,陶渊明崇尚真实自然的思想基础是饮酒诗艺术风格的决定因素,同时,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饮酒诗具有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第三节从艺术表现上角度看,陶渊明饮酒诗改变了玄言诗枯燥说理的弊端,将诗歌回归了抒情的传统,为古代诗歌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同时,陶渊明的诗歌采取了独特的双重结构,酒之意象在其深层结构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加了饮酒诗的时间、空间容量。第三章是陶渊明饮酒精神对唐宋饮酒诗创作的影响。陶渊明饮酒精神对唐宋饮酒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深处逆境的士子文人,他的诗酒人生的成为众多诗人的理想生活模式。自陶氏之后,饮酒诗创作蔚为大观,陶渊明酒精神也通过历代诗人的创作传承下来,并在文学史上散发出永恒的艺术光彩。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松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诗  和陶诗 
描述: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
全文: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艺术的熏陶与生命的启示。 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五章十一节组成。 第一章是诗源篇,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从拟陶、效陶、和陶三个方面讨论了陶渊明作品的接受史,其中拟陶诗的代表诗人有鲍照、江淹、梅尧臣等,效陶诗的代表诗人有崔颢、韦应物、白居易以及乾隆皇帝等,在所有拟陶、效陶诗人中,当以白居易成就最为突出。专力和陶,始自苏轼,苏轼也是和陶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诗人。自苏轼后,和陶成风,代不乏人。成就突出者,宋代还有苏辙、李纲、吴芾,元代有刘因、戴良、郝经,金国有赵秉文,明代有李贤、陈良谟、祝枝山,清代有姚椿、钱陆灿、孔继嵘、舒梦兰,等等。明清两代和陶者众多,和陶诗作也很多,由于文献整理工作的跟不上,故很难对和陶诗的情况作更为详尽的统计与研究。第二,主要研究了苏轼和陶诗的情况,其实追和古人之作早已有之,第一个作和陶诗的诗人也并非苏轼而是北宋诗人胡宿,苏轼只能算作第一个大规模追和古人的诗人;其和陶诗的准确数目应该是108首而不是通常所说的109首或124首等;苏轼和陶诗主要以四种形式流传下来:一是单行本《和陶诗》集,二是苏轼诗文集中之和陶诗,三是笺注本东坡和陶集,四是诗话本和陶诗;现存的最好的版本当是北宋末年的“黄州刊本”,共四卷,存诗45题109首,包括辞赋归去来兮辞一篇。 第二章诗艺篇,分语言和结构两节,具体从炼字、选词、造语、用典以及对偶、句式、篇章等角度对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进行了比较。在炼字上,两位诗人都极为注意健字与活字的锤炼,陶诗炼字重在传神,苏诗炼字重在达意。在选词上,两位诗人趣向基本相同,皆是以单音节词占多数,并都大量运用文言虚词等,体现了一种自由灵活的精神;但苏诗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虚词以及总词数上皆多于陶诗,因而,苏诗信息量大,用词更灵活,而陶诗则相对要古朴;在造语上,陶无意为诗,“冲口出常言”而语自孤高;苏轼有意为诗,“诗参活句禅”而语自豪放。在用典上,两人皆擅于用典,且多为“传递性意典”;区别是陶诗多语典而苏诗多事典;陶诗常两句或多句一典,往往借典而抒情说理;而苏诗常是一句一典,往往情理已在所用事典之中。在对偶上,陶诗用对比例高于苏诗,陶诗以言对、正对为主,另还用了一定数量的叠字对、扇对,体现了对对仗艺术的自觉追求;苏诗以反对为多,扇对也多于渊明诗,其对仗艺术刻意求精求变,体现了对偶艺术化的追求。在句式上,论文从语法、节奏、修辞三个方面比较了陶诗与苏轼和诗的句式特点。从语法角度看,两者皆以常式句、两句一意的历时性句式为主,但苏诗句式更复杂多变;节奏上,陶诗以正常节奏为主,苏诗的句子节奏变化多,常出现非常规句子;修辞上,陶诗与苏轼和陶诗中用得最多的都是反问辞格,相较而言,苏诗用反问句更多,使用方式更复杂;另渊明还喜用设问辞格而苏轼则喜用拟人与比喻等修辞格;在篇章上,陶诗多层次分明而苏诗多浑成一体,陶诗多一气直下苏诗多转折变化,陶诗多重起结苏诗不拘起结。 第三章诗思篇,此章从构思和表达的角度,比较二位诗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首先,论文从观物、感事、神思三个方面比较了二者构思之特点,具体而言,陶诗中多以物观物而苏诗多以我观物,陶诗常观物以情苏诗常观物以理;陶诗感事重在所感,苏诗感事重在事理;渊明诗思主要是感性之思与直觉之思,苏轼则是是理性之思与发散之思。 其次,论文从缘情、体物、叙事、说理四个方面比较了两者的诗歌表现手法之特点。在抒情方式上,两位诗人皆是以含蓄蕴藉的表情法为主,陶诗情感较直露真切而苏诗则更含蓄内敛,陶诗往往移情入景借景抒情而苏诗则更多的是触景生情情化为理。在体物方式上,陶诗往往采用意象横向叠加、空间并置的方式而苏诗则往往对意象进行纵向的线性描述方式;陶诗擅于“形”的描绘而苏诗偏重“神”的感知。在叙事方式上,陶诗多平铺直叙苏诗多夹叙夹议,陶诗叙事较完整清晰苏轼叙事简略而富有变化,陶诗叙事见情苏诗叙事见理。在说理方式上,陶诗是以感受领会义理而苏诗是以智识阐发义理;陶诗说理自然平实,诗情哲理融合无痕;而苏诗说理意态纵横有理过其辞之嫌。 第四章诗格篇,此章分二节,第一节论风格,主要就平淡和豪放两种典型风格进行比较论析。第二节为审美鉴赏,通过比较二者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韵味等审美范畴,探讨他们诗歌的本质区别。 就自然风格而言,首先,两者最主要相似点是诗思运行自然,语词不加雕琢,结构不待安排,全凭神思自运,着手成春,自成文理。陶诗常是诗思与感觉合一,以口头语写眼前景叙心中思,跟着感觉走。苏轼学习模仿陶诗,其自然风格主要表现在其诗歌的“冲口而出,纵手而成”的不待安排上。其次,陶诗更多的是本真的自然,是心之所行的自然,是身之所居的自然,是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结合;而苏诗更多的是心之自然或思之自然,主要是以内在自然为主。 就平淡风格而言,陶诗平淡源于其精神的淡泊;苏诗平淡源于其精神的淡定。陶诗平淡出于自然。苏诗平淡出于才气。陶诗的平淡,是出于其本性的清静自然,也即是出于其内在的自然。另外,陶诗平淡,还来自于其诗歌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田园风物等外在自然。苏诗的平淡是渐老渐熟的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这种平淡,靠的是诗人的才气与功力。这种平淡,其实只是外在语言形式上的平淡,而内在精神气韵上却一点也不平淡 就意象而言,首先,陶诗多自然意象而苏轼和诗多人文意象。自然意象即表现渊明隐居生活的农村田园意象,和陶诗中亦偶能见农居田园生活之意象,然其大多数的意象皆为虚构之象或传统意象即人文意象。其次,陶诗意象常具象征色彩而苏诗意象常带比喻色彩。 就意境而言,能于情景相融相生的意境之中,直接察见诗人的真性情,这即是一种不隔之境界。陶诗与苏诗同为不隔之境,然而,陶诗意境是一种纯出自然的人境交融型的不隔境界,而苏诗的意境则是一种天机自运的天才型的不隔境界。从意境中情与景契合的分量来看,陶诗意境重境的表现,苏诗意境重意理的阐发,故陶诗以境胜而苏诗以意胜。 就韵味而言,陶诗的韵味,主要有两种理解,有以苏轼为代表的“奇趣”说与以范温为代表的“余意”说。陶诗“奇趣”主要表现为“反常合道”之特点。苏诗也有奇趣,但不同于陶诗奇趣源于自然天成的无心之奇,苏诗奇趣是来自于智慧,来自于诗人的天赋诗才。陶诗“余意”亦即是苏轼所言的“至味”,这种“至味”,首先表现在其诗往往能将日常生活诗化,其次还表现在其诗往往常言中含至理。而苏诗之余意韵味,特别是那种能给人以久久品味的“余味”则要少得多,也就是说苏诗有味而乏韵,这也是毋庸讳言的苏诗的缺点与不足。 第五章诗道篇,此章分三节,第一节从道统、家国两个方面论述二者的信仰危机,精神家园的丧失;就道统而言,两者分别表现为对所处时代“道丧”与“道裂”的担忧以及他们的维系道统的精神,陶渊明以退居田园安贫固穷精神实践道统精神,苏轼则以著书立说发明正道以维系道统。就家国而言,渊明是弃国而归家,苏轼则是舍家而报国。第二节从人生与人格两个方面,探究比较二者对生命存在的本体追索。在人生认识上,“吾生一尘,寓形空中”是二人对个体生命本质状态的共同认识。渊明的基本人生观是人生如尘、生寓死归,苏轼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人生如寄”的寄寓观。“此生泰山重”重视个体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他们的共同人生态度。渊明重生主要表现在其注意保养生命上,而苏轼则表现在不杀生、养生修炼栽种果蔬上。在人格上,他们都达至圣者人格,陶渊明表现为清圣人格,苏轼为任圣人格;陶渊明表现为归鸟与菊花之人格象征,苏轼表现为飞鸿与梅花之人格象征。第三节从生命境界与心灵归属两个方面探讨二人精神家园之不同。在生命境界上,两者都已经达至尽性知天委运任化的天地境界,其不同点在于渊明为乐天境界而苏轼为同天境界。在心灵归属上,渊明之故乡田园即是其心灵诗意栖居之地;而苏轼则以心理为本体,心之寸田尺宅即是安顿心灵之处。两位诗人皆为后人设想了一个现实的精神家园,即陶渊明之桃花源与苏轼的仇池。
酉阳对话陶渊明
作者: 唐宋元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美的面前缴械投降的确是一种幸福。 从成都出发,在高速公路上尽情狂奔,时而小憩,至酉阳,已过去整整8个小时。说实话,有点累,有点乏,但兴致很高。县委县府的欢迎宴会之后,不是就寝,而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作“秉烛”之游——当然,所谓秉烛,不过是借用而已。踏着街灯,我们不知不觉便来到桃花源广场,见许多男
全文:的桃花源失之交臂。是桃花源呀,但这时我并不知道,自以为是地认为是桃花园,怎么也不会与魏晋风度,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联系起来。不过,石壁那朦朦胧胧中的厚重与坚硬、浑沌与苍莽、袒露与含蓄、瘦健与丰腴,已经让我的情感之弦铿然作响,发出了一个帕瓦罗蒂的“海C”。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
作者: 杨晓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审美意识  陶渊明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
全文:情趣。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作品,把握其审美意识的渊源和流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魏晋美学史的地位进行评估,汲取其审美理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自我人格的完善均大有裨益。
误落尘网,陶渊明伤不起
作者: 陶士云  来源:百家讲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提起隐士,妇孺皆知者莫如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其情其景一直让后人玩味到了今天,足见其“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地位。 其实,陶渊明与林和靖一类的隐士是不一样的,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隐居田园的,而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然而,纵观陶渊明的政治抱负和前后13年的为官
全文: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少年英雄。而且,面对纷乱的现实,陶渊明“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更希望能早日宏图大展,实现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 393年,陶渊明应邀出任祭酒一职。在魏晋之时,祭酒位高权重。然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