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寄理象外 意趣盎然——陶渊明诗歌哲理意蕴析论
作者: 段幼平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趣  诗歌  陶渊明  融合  哲理性 
描述:东晋时期的玄言诗说理抽象,枯燥乏味,缺乏艺术的审美趣味,而陶渊明却巧妙地运用比喻、寓言、用典等方法,将诗歌的哲理性蕴涵在田园风光的描画和平淡的农家常事的叙述中,使得诗歌中的景、事、情、理浑然一体,让人读后觉得言浅意深,回味无穷。
全文:东晋时期的玄言诗说理抽象,枯燥乏味,缺乏艺术的审美趣味,而陶渊明却巧妙地运用比喻、寓言、用典等方法,将诗歌的哲理性蕴涵在田园风光的描画和平淡的农家常事的叙述中,使得诗歌中的景、事、情、理浑然一体,让人读后觉得言浅意深,回味无穷。
再论“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兼答张明华、魏宏灿先生的质疑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以文为诗  散文化 
描述: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再
全文: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
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接受学  陶渊明  唐代  文学研究 
描述:本文以唐代诗文主要是诗歌为对象,研究唐代士人对陶渊明及陶诗的认知、阐释与接受的过程,力图客观地描述唐代陶渊明接受的状况。 本文以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立足点,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文艺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层面来剖析唐代士人的期待视野,重点探究陶渊... >> 详细
全文:本文以唐代诗文主要是诗歌为对象,研究唐代士人对陶渊明及陶诗的认知、阐释与接受的过程,力图客观地描述唐代陶渊明接受的状况。 本文以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立足点,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文艺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层面来剖析唐代士人的期待视野,重点探究陶渊... >> 详细
陶渊明诗歌文学意象英译对比研究
作者: 戴星辰 王孝存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诗歌  陶渊明  意象 
描述:诗歌翻译中,由于意象在传意和构境的关键作用以及其中包含的众多的文化元素,意象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陶渊明诗歌由于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其中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中西方都不乏陶渊明诗歌的英译本。本文从陶诗中统计出诸多意象以及意象的中西方翻译方法,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
全文:,中西方都不乏陶渊明诗歌的英译本。本文从陶诗中统计出诸多意象以及意象的中西方翻译方法,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探讨中西方对陶诗意象的翻译方式的偏向及原因。
读书百法 ①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作者:暂无 来源:未来教育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书生活  不求甚解  读书方法  见解  不负责任  东晋  陶渊明  褒贬  读书法  中云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
全文: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
梭罗与陶渊明的“隐”文化及其生命观照意义
作者: 杨琳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超验主义  梭罗  陶渊明  "隐"文化  接受 
描述: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历史上之“隐者双星”,然其人其作在中美文学中的接受现象却值得关注.运用“传播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可见出二位
全文: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历史上之“隐者双星”,然其人其作在中美文学中的接受现象却值得关注.运用“传播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可见出二位
论陶渊明的生命智慧
作者: 于东新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灵救赎  陶渊明  诗意人生  生命智慧  “天人合一” 
描述:陶渊明的生命智慧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生命观下自我心灵世界的救赎,这可从飞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饮酒意趣下的渐近自然等方面获得解释。而最重要的是方法论上,陶渊明为了拯救自我苦难焦灼的人生,采取了具有心灵疗救意味的求索探寻,即安时处顺、审美自足信念的思考;自由闲静、任真自适的心态定位;躬耕陇亩、自耕自资生活方
全文:陶渊明的生命智慧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生命观下自我心灵世界的救赎,这可从飞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饮酒意趣下的渐近自然等方面获得解释。而最重要的是方法论上,陶渊明为了拯救自我苦难焦灼的人生,采取了具有心灵疗救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陶诗的和谐境界
作者: 谢高通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谐观  诗意观  自然观  陶渊明  真我观 
描述:20世纪以来对陶诗的研究使"陶学"成为一门"显学",勘与《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相媲美。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陶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全文:20世纪以来对陶诗的研究使"陶学"成为一门"显学",勘与《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相媲美。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陶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论庾信在唐代陶渊明接受中的影响
作者: 仲瑶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手法  中介  隐逸  体制 
描述:庾信早期对陶渊明的接受沿袭了南朝隐逸游仙之作,由于人身遭际以及心境的变化,其后期的众多幽居之作开始从精神内蕴以及题材等更深层面走近陶渊明,但体制与表现方法上却是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齐梁新体,直接影响了唐初诗坛王绩、王勃、骆宾王一脉。至盛唐山水田园派直接效陶之前,庾信实此中之关键。不仅如此,其幽居之作
全文:庾信早期对陶渊明的接受沿袭了南朝隐逸游仙之作,由于人身遭际以及心境的变化,其后期的众多幽居之作开始从精神内蕴以及题材等更深层面走近陶渊明,但体制与表现方法上却是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齐梁新体,直接影响
试论陶渊明的归隐
作者: 卢洪昭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人生无常  主薄  九首  晋安帝  现实主义诗人  隐逸诗  玄学思想  二姓  刘敬宣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钟蝾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鲁迅先生说他“是我们中同赫赫有名的大隐”一说到“隐士”,人们就会联想起鲁迅说的另一句话:“隐士和官僚是最接近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
全文: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来评价陶渊明的。说他的归隐是逃避现实,激流勇退;是“耻事二姓”的封建愚忠;是“反现实主义诗人”;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22 23 2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