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以文为诗”不始于陶渊明:兼与高建新先生商榷
作者: 张明华 魏宏灿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古文运动  以文为诗 
描述:唐代以来,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他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陶渊明摆脱了玄言诗过份“文化”的不足,
全文:唐代以来,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他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陶渊明摆脱了玄言诗过份“文化”的不足,力图恢复诗歌的诗意,他是“以诗为诗”而不是“以文为诗”。尽管其诗中具有一些散文的特点,也不宜称之为“以文为诗”。因为从玄言诗到陶诗,与韩愈等人从散文到诗的道路是根本相反的,前者是在排除“文”的特点,后者却是在引进。“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的说法,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对于陶诗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也不宜归结为所谓“以文为诗”的结果。
“以文为诗”不始于陶渊明:兼与高建新先生商榷
作者: 张明华 魏宏灿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创作  玄言诗  古文运动  “以文为诗”  高建新 
描述:唐代以前,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他摆脱了玄言诗过分“文化”的不足,力图
全文:唐代以前,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他摆脱了玄言诗过分“文化”的不足,力图恢复诗歌的诗意,他是在“以诗为诗”而不是“以文为诗”。尽管其诗中尚残留一些散文的特点,也不宜称之为“以文为诗”。从玄言诗到陶诗与韩愈等人从散文到诗的道路是相反的,前者是在排除“文”的特点,后者却是在引进。“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的说法,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对于陶诗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也不宜归结为所谓“以文为诗”的结果。
“以文为诗”不始于陶渊明——兼与高建新先生商榷
作者: 张明华 魏宏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古文运动  以文为诗 
描述:唐代以前 ,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 ;宋代以后 ,文的地位重于诗 ,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 ,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 ,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 ,但他摆脱了玄言诗过分“文化
全文:唐代以前 ,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 ;宋代以后 ,文的地位重于诗 ,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 ,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 ,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 ,但他摆脱了玄言诗过分“文化”的不足 ,力图恢复诗歌的诗意 ,他是在“以诗为诗”而不是“以文为诗”。尽管其诗中尚残留一些散文的特点 ,也不宜称之为“以文为诗”。从玄言诗到陶诗与韩愈等人从散文到诗的道路是相反的 ,前者是在排除“文”的特点 ,后者却是在引进。“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的说法 ,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对于陶诗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也不宜归结为所谓“以文为诗”的结果
陶渊明:南山种豆
作者: 鲍鹏山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德理想  世俗欲望  田园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  政治生活  生活指向  生活方式  陶渊明  幸福观  道德化 
描述:“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了。陶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开山;谢是“元嘉之雄”,山水诗的鼻祖。他们是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一代。由汉末党锢、“古诗109首”到建安、正始以迄太康,痛苦得太久了,而且他们的实践几乎都证明着这一点:要想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有所作为
全文:汉末至西晋,除了短暂的建安时期外,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为保命而不断退却的。他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正义,放弃了良心,最后甚至放弃了是非判断力,放弃了现实感受力,他们仅想退守活命的一隅,把自己变成没脑子
陶渊明背后的女人
作者: 张琦  来源:感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天的女子嫁人,总要斟酌再三。陶渊明的女人则不然,嫁他,大约是媒妁之言,或者指腹为婚,不管他怎样,她也只好认了。 嫁过去时,想必她也是满心欢喜的。陶家也算是名门,祖上出了许多大官,虽然到陶渊明时已是家道中落,但也不是乡野村夫,而是满腔才气的英武男子。28岁之前,陶渊明一直在闭门读书。那时的她,每日小
全文:今天的女子嫁人,总要斟酌再三。陶渊明的女人则不然,嫁他,大约是媒妁之言,或者指腹为婚,不管他怎样,她也只好认了。 嫁过去时,想必她也是满心欢喜的。陶家也算是名门,祖上出了许多大官,虽然到陶渊明时已是家道中落,但也不是乡野村夫,而是满腔才气的英武男子。28岁之前,陶渊明一直在闭门读书。那时的她,每日小心侍奉,端茶研墨,洗衣煮饭,无微不至,心里却是欣慰的——嫁了这样一个有进取心的男子,想必以后的日子不会太难过。所以苦些累些,她也便忍下来了。 那时陶渊明喜琴书,爱闲静,学识渊博,通晓词律,但也并不甘心做一个隐士。哪个热血男儿没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他也是有济世之志的。“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的日子虽然舒雅,但也不过是为明天的大展宏图做个铺垫。终于在28岁那年,他开始做官了。依靠才名,他轻而易举就谋到了一个官职。这时候,她心下欢愉。嫁给他之后,日子过得一贫如洗,夙兴夜寐,勤于劳作,却依旧捉襟见肘,这下可好了,丈夫做了官,每月可以拿回几斗俸米补贴家用,一家人不必再饿肚子了。 可是,她没有欢喜多久,他就罢官了。理由是做不了。他生性耿直,品行高洁,如何看得惯官场那一套潜规则?罢官之后,他又闲居在家,朝廷来招录他也不去。
陶渊明背后的女人
作者: 张琦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天的女子嫁人,总要斟酌再三。可是陶渊叫的女人则不然,嫁他,大约是媒妁之言,或者指腹为婚,不管他怎样,也只好认了。 嫁过去时,想必她也是满心欢喜的。陶家也算是名门,祖上出了许多大官。虽然到陶渊明时已是家道中落,但其也不是乡野村夫,而是满腔才气的英武男子。28岁之前,陶渊明一直在闭门读书。那时的她,每
全文:今天的女子嫁人,总要斟酌再三。可是陶渊叫的女人则不然,嫁他,大约是媒妁之言,或者指腹为婚,不管他怎样,也只好认了。 嫁过去时,想必她也是满心欢喜的。陶家也算是名门,祖上出了许多大官。虽然到陶渊明时已是家道中落,但其也不是乡野村夫,而是满腔才气的英武男子。28岁之前,陶渊明一直在闭门读书。那时的她,每日小心侍奉,端茶研墨,洗衣煮饭,无微不至,心里却是欣慰的:嫁了这样一个知道进取的男子,想必以后的日子不会太难过。所以苦些累些,她也便忍下来了。 那时陶渊明喜欢琴书,雅爱闲静,学识渊博,通晓词律,但也并不甘心做一个隐士。哪个热血男儿没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他也是有济世之志的。每日“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的日子虽然闲静,但也不过是为给明天的大展鸿图做个铺垫。终于在28岁那年,他开始做官了。靠着才名,他轻而易举就谋到了一个官职。这时候,她心下欢愉。嫁给他之后,日子过得一贫如洗,夙兴夜寐却依旧捉襟见肘,这下子可好了,丈夫做了官,每月可以拿回几斗俸米补贴家用,一家人不必再饿肚子。 可是,她没有欢喜多久,他就罢官了。理由是做不了。他生性耿直,品行高洁,如何看得惯官场的那一套?罢官之后,他又闲居在家,朝廷再来招录他也不去。
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反响良好 受到学界普遍关注
作者:暂无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遍  学报  专栏  陶渊明研究  论文 
描述:我校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从1984年创设至今,已刊出80辑,发表研陶论文357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受到陶学界的普遍关注。根据CNK I、龙源期刊网等电子期刊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有100余篇文章在分析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发展方向时,把“陶渊明研究”栏目当作典范来称赞。一类是主张学报要追求
全文:我校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从1984年创设至今,已刊出80辑,发表研陶论文357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受到陶学界的普遍关注。根据CNK I、龙源期刊网等电子期刊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有100余篇文章在分析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发展方向时,把“陶渊明研究”栏目当作典范来称赞。一类是主张学报要追求“精品”、“个性”,要创造“名栏”。如2003年5月29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发表了马重阳的《品牌意识、学报的发展和希望》一文,文章说:“深入开展和研究区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形成品牌栏目的十分重要的办刊思路和途径。如《九江师专学报》的陶渊明研究……,在我国学报界及社会上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7年第5期《郑州大学学报》发表《高校社科学报地域性特色的凸显与营造》一文,提倡高校学报要“依托人文优势彰显地域特色”,认为九江学院学报的“陶渊明研究”在此方面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另一类是认为学报要借助地域、超越地域,彰显地域文化特色。2004年第6期《中国出版》发表余昌谷文章《借助地域性超越地域性》,文章认为“在我国高校,定位于地域特色的学报很多”,但像“陶渊明研究”专栏等“真正办得有个性、成品牌的就不多了。”2005年7...
论日本汉学家冈村繁对陶渊明的研究
作者: 孙建辉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出仕  冈村繁  陶渊明  隐逸  研究特点 
描述:冈村繁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所撰陶学论著《陶渊明新论》以几近颠覆性的观点曾在日本读者中和国际汉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陶渊明新论》为研究对象,辨析其观点,探究其研究特点及其成因,旨在通过辨析和探究,深化对陶渊明及其创作成果的再认识,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如何在不同文化语
全文:冈村繁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所撰陶学论著《陶渊明新论》以几近颠覆性的观点曾在日本读者中和国际汉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陶渊明新论》为研究对象,辨析其观点,探究其研究特点及其成因,旨在通过辨析和探究,深化对陶渊明及其创作成果的再认识,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被接受和被创造性解读或误读,通过对话拓展视野,在碰撞与交流中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简要介绍陶渊明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冈村繁《陶渊明新论》的基本论点以及本文的分析策略。第一章概述二十世纪日本学界陶渊明研究概况和成果,介绍冈村繁先生的学术道路和主要学术成果,兼及日本陶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走向,意在梳理冈村繁陶学研究的个人学术背景和日本汉学研究的宏观背景。第二章在研读相关史料、陶渊明诗文和冈村繁论著的基础上,就冈村繁先生对陶渊明诗文的误读和曲解、陶渊明评价中存在的局限和错误作深入辨析,对其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系统评述和富于思辨性的批判。第三章从先立后证的预设评价、个人的主观性在论证中的放大、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整体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冈村繁先生陶渊明研究...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为例
作者: 陈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翻译  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描述: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
全文: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分析田园诗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试图阐明框架理论对田园诗中的隐喻翻译所具有的解释力,并进一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进而为翻译研究提出新的视角。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框架理论起源、原理及发展状况的回顾,对隐喻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三首田园诗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框架理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回归自然---陶渊明与梭罗的自然哲学
作者: 黄珊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梭罗  陶渊明  自然  哲学  回归 
描述: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外历史上有不少人对自然作过了极大的关注或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他们形式多种多样:有人以诗文来赞美自然风光,有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山林田园中体验自然的美好,有人把自然作为反抗社会的手段,今天的人们还提倡环境保护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尽管形式各异,但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这样努力的目的
全文: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外历史上有不少人对自然作过了极大的关注或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他们形式多种多样:有人以诗文来赞美自然风光,有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山林田园中体验自然的美好,有人把自然作为反抗社会的手段,今天的人们还提倡环境保护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尽管形式各异,但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这样努力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渊明和亨利·大卫·梭罗虽然在时代、国度和文化背景上均相距甚远,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崇尚自然的思想。而我们可以从这种思想得到启迪,找到一个新的角度、一种新的方法,沿着前人探究人与自然的道路走得更远一些、更深入一点。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与梭罗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深深受到自然美的吸引,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归隐的方式去贴近自然。在回归自然的过程当中,他们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生哲学,并将这种以自然为本的哲学贯穿到人生的各个层面。 他们笔下的自然并非简单的指“自然界”,而是指内心的一种自在的状态,含有自由的意味,并指人的本性,还是一种他们信奉的人生法则。因此,他们的写作是自然的写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