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田园诗对《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满晓艳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事诗 陶渊明 田园诗 《诗经》
-
描述:提起田园诗,我们自然会想到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但是对田园生活描写的田园诗,陶渊明并不是最早起始者,因为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对于田园生活、田间劳作方面的诗歌,只是那时被称作为农事诗,这些诗歌语言质朴,叙事性较强,且结构形式还不够规范,而且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不够多,质量上都不够成熟。从《诗经》
-
全文:”的情况,儒家文化占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劳动持一种鄙视的态度,儒家贱农的思想不仅“源远”,而且“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弥漫于中国士人的意识中,强大而根深蒂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作为名门之后
-
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
-
作者:
赵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归去 “和陶诗” “陶渊明”情结
-
描述: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
-
全文:。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
-
陈与义对陶渊明的接受及其清远平淡诗风的形成
-
作者:
左福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接受 陈与义 清远平淡
-
描述:陈与义是北、南宋之交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也是诗史上一位杂取而博学的诗人。学杜甫而得“杜肉”,诗歌显得沉郁雄浑。他也欣赏陶渊明、柳宗元等一派疏淡清新的诗风,尤其倾情于陶渊明,爱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操守和人格精神,以及遗世独立、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在一吟一咏中,时以陶渊明自比,在精神上追求陶渊明式
-
全文:王朝崩溃、社会动荡的时期;从文化角度看,陈与义生活在学陶氛围极盛的时期,陶渊明其人受到士人前所未有的推崇,人们深爱其诗而纷纷模仿唱和。本文认为:正因为有了如此坚实的现实基础,加之他较为特殊的人生经历
-
陶渊明诗歌对朝鲜朝诗人李贤辅诗歌创作的影响
-
作者:
李茜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影响 陶渊明 朝鲜朝 李贤辅
-
描述:李贤辅是朝鲜王朝杰出的文学家与政治家。出仕与归隐成为他后半生生活的主题,在官场上他敢于直谏,生活中孝顺父母,这使他成为朝鲜文人学习的榜样。李贤辅创作的诗歌既继承了古代朝鲜诗歌的特点,同时又融合了中国诗歌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诗歌受到陶渊明诗歌的深刻影响。其作品思想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淡雅,在朝鲜朝诗坛上独
-
全文:君主,而这一时期的朝鲜朝均处于摸索与前行的不稳定时期,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因此,朝鲜朝的文人不光有李贤辅,还有更多的文臣与高官选择归隐山林,寻求避世。有这样丰富
-
论陶渊明的生命多重存在及其诗歌艺术的多样性
-
作者:
段幼平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重性 陶渊明 生命存在 自然主义 诗歌艺术
-
描述:陶渊明最早是通过隐逸和诗文创作两种生命存在方式被后世接受的,人们赞叹、钦羡他真朴远寄、廉深简约的隐逸品格,将之视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学习模仿他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将之所开创的田园诗歌视为诗歌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正是这种认识定势,使我们忽略了陶渊明身处魏晋生命思潮中,通过从政和哲学思考这两
-
全文:和寒士阶层渴望融入主流社会的心理都使陶渊明在本性和政局间艰难徘徊,所以对陶渊明从政生命存在方式的重新解读可以让我们对其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魏晋士人对生命本原、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思考超过了以往任何
-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比较
-
作者:
罗小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 陶渊明 风格
-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
-
全文:既是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也是士人人格精神的代表。他的诗歌和精神影响了一代代诗人。谢灵运诗歌的意象重视当下,在诗人和景物性灵契合的瞬间构成动态性的意象,在诗歌中不断地捕捉这种相同中的不同,不变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