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名字考辨
作者: 刘禹昌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考辨  年谱  字元  陶渊明  种传  《陶渊明集序》  弄不清楚  史家  叶梦得 
描述:陶渊明(365—427),生活在东晋后期和刘宋的初年。他是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最为杰出的大诗人。他对唐宋以还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他生前和南朝这两百年间并不著名。我们都知道齐梁之际伟大的文学史家兼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并没有提到他。同时,沈约在著《宋书》时为他立传,对他的名字也弄不清楚
全文:陶渊明(365—427),生活在东晋后期和刘宋的初年。他是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最为杰出的大诗人。他对唐宋以还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他生前和南朝这两百年间并不著名。我们都知道齐梁之际伟大的文学史家兼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并没有提到他。同时,沈约在著《宋书》时为他立传,对他的名字也弄不清楚,只是根据传闻这样写着:“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到了梁朝,受到《文选》的编撰者萧统特别重视,搜集他的诗文,编著成集,并写了一篇《陶渊明集序》,还写了一篇《陶渊明传》,传的一开头是这样写的:“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可见萧统也弄不清楚,也只是根据两种传闻著录而已。沈、萧二人笔之于书,虽各有侧重,但都是根据那两种传闻,当不失为史家所应有的“多闻阙疑”的可贵精神。
全国陶渊明学术讨论会简述
作者: 叶培昌  来源:求索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文提纲  学术讨论会  晋宋易代  桃花源  桃源县  陶渊明  武陵山区  称情  阮籍  常德市 
描述:“全国陶渊明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3月27日至30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举行,是’92中国湖南常德经技贸洽谈会暨桃花源游园会的主体活动之一。会议由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53人。会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提纲4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桃源县内修缮一新
全文: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53人。会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提纲4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桃源县内修缮一新的桃花源。 这次会议重点探讨了以下一些问题: 1、关于陶渊明的归隐。陶渊明的归隐,是陶渊明研究中
论萧统《陶渊明集》与《文选》的不同文学价值取向
作者: 丁永忠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价值取向  萧统  《文选》  《陶渊明集》 
描述: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是一位酷爱文学的人物。然而检索文献,我们发现,在昭明短促的生命中,却干了一件令人十分费解的事。据载,昭明“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独独前他七十四年而卒的“南岳幽居之士”陶渊明,却嬴得了他异乎寻常的尊敬。昭明不仅以其“重明之位
全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是一位酷爱文学的人物。然而检索文献,我们发现,在昭明短促的生命中,却干了一件令人十分费解的事。据载,昭明“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独独前他七十四年而卒的“南岳幽居之士”陶渊明,却嬴得了他异乎寻常的尊敬。昭明不仅以其“重明之位,正体之尊”,首次编撰了《陶渊明集》,而且特为之立传作序。就在《陶集序》中,他颇不寻常地评价了陶渊明。说: 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趺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加以贞志不体,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强搜求,粗为区目,……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陶渊明研究史论略
作者: 王明辉  来源:河北大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研究  接受 
描述:本文对历史上从南北朝到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状态作了条分缕析,力图准确挖掘、深入论证每个历史时期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不同于其他各期的独特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带有明显的重人轻文的偏颇倾向;隋唐五代的陶渊明研究,则存在若干重大矛盾,这些矛盾的相互斗争变化,构成该段陶
全文:本文对历史上从南北朝到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状态作了条分缕析,力图准确挖掘、深入论证每个历史时期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不同于其他各期的独特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带有明显的重人轻文的偏颇倾向;隋唐五代的陶渊明研究,则存在若干重大矛盾,这些矛盾的相互斗争变化,构成该段陶渊明研究的独有特色;宋代的陶渊明研究是古代陶渊明研究的巅峰,高度崇拜陶渊明是该段陶渊明研究的显著特点,以后历朝均未超出其研究成就;金、元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大体处于沉寂状态;明代则大有起色,呈现一派回潮景象;清代是陶渊明研究的结穴,其陶渊明研究的方方面面都成果不菲,带有集大成的总结性质。历史上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的总体特征是呈螺旋式平稳向上向前发展的态势。本文并剖析了造成各个历史时期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的状态、结果等的各自不同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暨文学本身的复杂原因。
陶渊明组诗审美意蕴探析
作者: 胡小优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情感  思想  组诗  内容 
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组诗作品蔚为大观,组诗这一形式在魏晋南北朝逐渐得到定型、成熟与繁荣。而在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中,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对宇宙人生的诸多思考,更记录下自身在仕与隐两种生活中复杂且真实的思想与情感意绪。在形式上,组诗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陶渊明的组诗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价值,
全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组诗作品蔚为大观,组诗这一形式在魏晋南北朝逐渐得到定型、成熟与繁荣。而在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中,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对宇宙人生的诸多思考,更记录下自身在仕与隐两种生活中复杂且真实的思想与情感意绪。在形式上,组诗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陶渊明的组诗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价值,堪称陶诗的优秀代表。
“吴楚文化与陶渊明”简议
作者: 毛庆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陶渊明  吴文化 
描述:从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角度观察,与魏晋南北朝一流诗人作家相比,陶渊明颇有其独特之处,即生长于、长期活动于中原文化与吴、楚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该文着重探讨了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楚文化精神和吴文化风韵,并发现三种文化以楚文化为主导,在陶渊明作品中自然地、合和地融为一体,这也许正是他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
全文:从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角度观察,与魏晋南北朝一流诗人作家相比,陶渊明颇有其独特之处,即生长于、长期活动于中原文化与吴、楚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该文着重探讨了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楚文化精神和吴文化风韵,并发现三种文化以楚文化为主导,在陶渊明作品中自然地、合和地融为一体,这也许正是他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作家的原因之一。
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见”字读法辨析
作者: 郭刚 杨青舟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诗  文化内涵  陶渊明  意在言外  诗情画意  寄情山水  读法  “见”字 
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因为作品将寻常景象写得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对官场之厌恶、对自然之挚爱,流露了真实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思想,所以成为世代传诵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因于平淡中见淳美且语言含蓄、意在言外,所以引起无数后人对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人际关系
全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因为作品将寻常景象写得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对官场之厌恶、对自然之挚爱,流露了真实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思想,所以成为世代传诵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因于平淡中见淳美且语言含蓄、意在言外,所以引起无数后人对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和谐
“由来千种意,并是桃花源”:论陶渊明对庾信诗文创作之影响
作者: 李晓蓉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拟咏怀》  隐居  陶渊明  庾信 
描述:庾信是南北文风之集大成者,其在北朝创作的《拟咏怀》《小园赋》等作品受到了陶渊明诗文的影响,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饮酒》《杂诗》以及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对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既有沿承,又有创新,是咏怀组诗发展的重要环节
全文:庾信是南北文风之集大成者,其在北朝创作的《拟咏怀》《小园赋》等作品受到了陶渊明诗文的影响,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饮酒》《杂诗》以及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对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既有沿承,又有创新,是咏怀组诗发展的重要环节
云端上的陶渊明
作者: 高子未  来源:雨花(青少刊)(逗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新  陶渊明  古典美 
描述:我向往恬静、灿烂、柔软的古典美,梦想着自、美丽、悠然的生活。 一个人坐在雨中昏暗的东屋,外面是白水茫茫的世界尽头。窄气中氤氲着新酿好的米酒醉人的香气。东园的枝头正着上翠绿和粉白,柄息在庭前的飞鸟呜唱棚和。那样一种温和的清新和惬意,穿透雾气而来,直抵人的心扉。
全文:我向往恬静、灿烂、柔软的古典美,梦想着自、美丽、悠然的生活。 一个人坐在雨中昏暗的东屋,外面是白水茫茫的世界尽头。窄气中氤氲着新酿好的米酒醉人的香气。东园的枝头正着上翠绿和粉白,柄息在庭前的飞鸟呜唱棚和。那样一种温和的清新和惬意,穿透雾气而来,直抵人的心扉。
上页 1 2 3 ... 17 18 19 ... 56 57 5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