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二十世纪十大陶学家论综述:[陶渊明研究]
-
作者:
李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人物研究 中国
-
描述:二十世纪十大陶学家论综述:[陶渊明研究]
-
陶渊明《饮酒二首》大伴旅《赞酒歌十三首》的比较
-
作者:
朱雅玲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陶渊明《饮酒二首》大伴旅《赞酒歌十三首》的比较
-
《闲情赋》与汉大赋:对陶渊明《闲情赋》审美趣尚的再认识
-
作者:
韩国良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趣尚 《闲情赋》 陶渊明 曲终奏雅
-
描述:对于陶渊明《闲情赋》"曲终奏雅"给其行文带来的矛盾,前人给出了多种解释。在这众多解释中,由于没有能将重点放在联系包括汉大赋在内的辞赋文本所共有的特征来考察,因而对于《闲情赋》以"曲终奏雅"为掩护,以行其宣情、骋辞之实的审美趣尚,探析仍然不够深入。
-
全文:对于陶渊明《闲情赋》"曲终奏雅"给其行文带来的矛盾,前人给出了多种解释。在这众多解释中,由于没有能将重点放在联系包括汉大赋在内的辞赋文本所共有的特征来考察,因而对于《闲情赋》以"曲终奏雅"为掩护,以行其宣情、骋辞之实的审美趣尚,探析仍然不够深入。
-
“大欢止稚子”——读陶渊明诗《责子》
-
作者:
日尧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懒惰 五言诗 田园 诗歌 题名 肌肤 陶渊明 性格 白发 寄托
-
描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首题名《责子》的五言诗,是陶渊明以儿子们为内容的一首诗歌。名为责子,实乃以子为戏,借子开心、取乐。正如诗人在《止酒》诗中自言:
-
全文:,是陶渊明以儿子们为内容的一首诗歌。名为责子,实乃以子为戏,借子开心、取乐。正如诗人在《止酒》诗中自言:“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可见,诗人归隐田园后,最大的欢乐就寄托在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身上。
-
对陶学两大症结:"隐逸"与"忠晋"的创释:钟优民先生治陶贡献论:[陶渊明]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中国 传记
-
描述:对陶学两大症结:"隐逸"与"忠晋"的创释:钟优民先生治陶贡献论:[陶渊明]
-
寻求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谈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
-
作者:
章继光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个性 情感 悲剧 人格
-
描述: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全文: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
屈原·陶渊明·白居易:中国文人的三大人生范式
-
作者:
李福宁 苏燕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范式 兼济之志 仕隐 独善其身
-
描述:屈原和陶渊明这两位先贤,一个作为入世者的典范,一个作为出世者的楷模,代表了儒道两家的文化传统,而白居易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从而成为具有深刻内在矛盾的两种文化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后世文人发生了巨大影响。屈、陶、白人格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被逐渐标本化,成为不同时期中国文人(尤其是贬谪诗人)赖以
-
全文:屈原和陶渊明这两位先贤,一个作为入世者的典范,一个作为出世者的楷模,代表了儒道两家的文化传统,而白居易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从而成为具有深刻内在矛盾的两种文化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后世文人发生了巨大影响。屈、陶、白人格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被逐渐标本化,成为不同时期中国文人(尤其是贬谪诗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士人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观念。他们主张积极用世,希望人生有所作为;但在不遇明主或“道不行”时则隐居而求其志,独善其身,以待时机。
-
曹操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的“大”与“小”
-
作者:
李景钢 来源:作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境界 曹操 陶渊明
-
描述:曹操和陶渊明同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但是两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一个拥兵百万,四方征讨,统一北方,号称一代奸雄;一个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悠然采菊,誉为千载一隐。本文对他们极端的人生境界进行了辩证性的分析,希望对于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构筑能够有所补益。
-
全文:曹操和陶渊明同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但是两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一个拥兵百万,四方征讨,统一北方,号称一代奸雄;一个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悠然采菊,誉为千载一隐。本文对他们极端的人生境界进行了辩证性的分析,希望对于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构筑能够有所补益。
-
大隐的缺席——陶渊明不入《世说新语》新释
-
作者:
卞东波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中国历史 陶渊明 魏晋名士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说新语》
-
描述:《世说新语》是魏晋名士的“风流宝鉴”(冯友兰先生《论风流》中语,见《三松堂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进入《世说新语》的人大多从某一方面体现了魏晋名士风流,而进入《世说新语》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某人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世说新语》记载的是汉末至晋末二百多年的士林风流,记载的最末一个名士为谢
-
全文:《世说新语》是魏晋名士的“风流宝鉴”(冯友兰先生《论风流》中语,见《三松堂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进入《世说新语》的人大多从某一方面体现了魏晋名士风流,而进入《世说新语》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某人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世说新语》记载的是汉末至晋末二百多年的士林风流,记载的最末一个名士为谢灵运,这已经入刘宋了。全书分为三十六门,其中第十八门为《栖逸》,记录魏晋时期一些隐士的事迹,如苏门、孙登、刘之、翟汤、孟陋、戴逵、许询、谢敷,这些人几乎都见于后来的《晋书.隐逸传》,书中还有一些名士希企隐逸或与隐士交往的事迹。但翻遍《世说新语》却找不到六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陶渊明,缘何陶渊明不入《世说新语》?在问陶渊明为什么不入《世说新语》之前,先要问一下陶渊明有什么理由入《世说新语》。我认为陶渊明是有理由入《世说新语》的。首先,陶渊明身上具备魏晋的名士风度,其一些行为放入《世说新语》亦堪称名士中的名士,如头巾漉酒之事,《南史.隐逸.陶潜传》:“贵践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真率”两字正抉发了陶渊明行为之后的生...
-
陶渊明诗学与日本大伴旅人诗学的交流:以酒象徵的泛具法为主要观察对象
-
作者:
张娣明 来源:章法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陶渊明诗学与日本大伴旅人诗学的交流:以酒象徵的泛具法为主要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