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仿陶渊明归去来
作者: 邓雨苍  来源:扬善半月刊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仿陶渊明归去来
拟陶渊明归去来
作者: 吴友明  来源:扬善半月刊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拟陶渊明归去来
书陶渊明归去来
作者: 徐荣  来源:学生文艺丛刊 年份:192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书陶渊明归去来
论陶渊明《拟挽歌三首》
作者: 蔡晓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无   
描述:本文分析了陶渊明的《拟挽歌三首》,分别以酒、空无、马为着重点,逐次阅读三首诗,通过联系他人的类似运用,试图理解世界文学的共同之处。
全文:本文分析了陶渊明的《拟挽歌三首》,分别以酒、空无、马为着重点,逐次阅读三首诗,通过联系他人的类似运用,试图理解世界文学的共同之处。
从《拟挽歌》看陶渊明的死亡观
作者: 黄佳佳  来源: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拟挽歌辞》  陶渊明 
描述:《拟挽歌》三首是陶渊明感于自身身世,吟咏死亡之作。陶渊明在这三首诗中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哲学层面,从而表达出一种“委运任化”的死亡观。本文结合魏晋文人创作挽歌诗的风气和传统,分析《拟挽歌》在写作手法和内容上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并试图阐发三首诗所体现的死亡观与陶渊明生平思想的契合之处。
全文:《拟挽歌》三首是陶渊明感于自身身世,吟咏死亡之作。陶渊明在这三首诗中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哲学层面,从而表达出一种“委运任化”的死亡观。本文结合魏晋文人创作挽歌诗的风气和传统,分析《拟挽歌》在写作手法和内容上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并试图阐发三首诗所体现的死亡观与陶渊明生平思想的契合之处。
从《归去来兮》看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作者: 柯加瑜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田园生活  士人  欧阳修  生命哲学  陶渊明  官场  实现  委运任化  文学家 
描述: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归去来兮》是陶渊明决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人生的
全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归去来兮》是陶渊明决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人生的
从《归去来兮》看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作者: 王旭东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文化内蕴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陶渊明精神价值的代表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抓住文本中的“归”“鸟”“松”“自然”“乘化”“天命”等
全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陶渊明精神价值的代表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抓住文本中的“归”“鸟”“松”“自然”“乘化”“天命”等
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并序
作者: 张郁钦  来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归去来兮辞》 
描述: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二个方面分析了《归去来兮》所体现的特点。
全文: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二个方面分析了《归去来兮》所体现的特点。
委心任去留:从《归去来兮》看陶渊明儒道矛盾情结
作者: 李欢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陶渊明  矛盾  儒家 
描述:陶渊明写下《归去来兮》后,选择了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在东晋这个苦闷的时代,他的儒家思想难以实现。陶渊明虽最终选择归隐,但心中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存在。本文通过《归去来兮》,来看陶渊明身上的儒道冲突。
全文:陶渊明写下《归去来兮》后,选择了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在东晋这个苦闷的时代,他的儒家思想难以实现。陶渊明虽最终选择归隐,但心中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存在。本文通过《归去来兮》,来看陶渊明身上的儒道冲突。
苏轼对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再创作
作者: 熊言安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五言律诗  为五斗米折腰  义熙  晁说之  归去来辞  苏轼词  后世文人  孔凡礼  哨遍 
描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毅然辞去彭泽令,并作《归去来兮》一文,表达归隐田园的欣喜之情。陶渊明的品节以及归隐田园的心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有不少文人通过再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陶渊明品节的尊崇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中,苏轼对《归去来兮》再创作的时间最早,
全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毅然辞去彭泽令,并作《归去来兮》一文,表达归隐田园的欣喜之情。陶渊明的品节以及归隐田园的心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有不少文人通过再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