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贞刚自有质 玉石乃非坚:论陶渊明的人生观
作者: 苑赫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至醇至善  乐观旷达  至真至美  委运自然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对贫富、荣辱、生死都有了大彻大悟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委运自然"的人生观。我们从陶公严肃豁达地对待生活,坚毅顽强地超越生活的困境,正直不阿的处世原则中,可探知这种人生观并不是没落阶级逃避现实颓废的人生观。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对贫富、荣辱、生死都有了大彻大悟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委运自然"的人生观。我们从陶公严肃豁达地对待生活,坚毅顽强地超越生活的困境,正直不阿的处世原则中,可探知这种人生观并不是没落阶级逃避现实颓废的人生观。
另一类魏晋美学的美——试论陶渊明的审美境界
作者: 张海婷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生命境界  生命精神  审美境界  生命感悟  魏晋玄学  玄言诗  人生理想  生命过程  魏晋时代 
描述:在魏晋美学中,陶渊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他用平淡冲和的形态展现了魏晋风度的美,以他自己的生命境界展示了魏晋玄学主题的深度。他真正以平常的心态融入大自然中,把审美理想建立在平凡真实的生活之上,追求生命过程的本真与完满,实现了审美式的超越,摆脱了一切羁绊,超越生死的束缚,从而使自己的生命精神达到了与天
全文:生命过程的本真与完满,实现了审美式的超越,摆脱了一切羁绊,超越生死的束缚,从而使自己的生命精神达到了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
作者: 程亚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会而作》  陶渊明  “嗟来之食”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
作者: 程亚林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嗟来之食  有会而作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委运大化唯求真——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作者: 卫绍生 王守国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委运与旷达  任真与求真  任情与本性  人生态度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一生忧道不忧贫,委运大化唯求真是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出仕兼济天下,退隐独善其身,其深层原因皆出于任情求真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也注定了陶渊明对生死、贫富、贵贱、穷达诸多人生课题,葆有豁达的认识与理解,为人处世一任性情之所好,处处显示出真性情来
全文:陶渊明一生忧道不忧贫,委运大化唯求真是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出仕兼济天下,退隐独善其身,其深层原因皆出于任情求真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也注定了陶渊明对生死、贫富、贵贱、穷达诸多人生课题,葆有豁达的认识与理解,为人处世一任性情之所好,处处显示出真性情来
归去来兮——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
作者: 张嘉林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文化内涵  陶渊明  入仕 
描述: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内涵。既有“士志于道,大济苍生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自然,委之大化的洒脱陶醉,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选择,为后人提供了面对生死痛苦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弱点。
全文: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内涵。既有“士志于道,大济苍生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自然,委之大化的洒脱陶醉,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选择,为后人提供了面对生死痛苦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弱点。
[0图]陶渊明论
作者: 魏耕原  来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陶渊明(365  427)  文学研究 
描述:本书分为六编,分论陶渊明的思想、诗歌、文赋、影响、陶集语词训诂、书画对陶渊明的阐释与传播。其中某些问题前人虽有论及,但本书在观点或分析认证上有所推进。
全文:本书分为六编,分论陶渊明的思想、诗歌、文赋、影响、陶集语词训诂、书画对陶渊明的阐释与传播。其中某些问题前人虽有论及,但本书在观点或分析认证上有所推进。
[0图]陶渊明探稿
作者: 魏正申  来源:北京:文津出版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陶渊明(学科:  学科:  研究 
描述:本书共收入十八篇论文。文章对陶渊明的入仕与归田、诗文创作、艺术风格、友朋观、晚年思想、述贫与述耕等几个重大问题做了新的探讨。
全文:本书共收入十八篇论文。文章对陶渊明的入仕与归田、诗文创作、艺术风格、友朋观、晚年思想、述贫与述耕等几个重大问题做了新的探讨。
[0图]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陶渊明(365~427)  人物研究  古典散文  唐代  中国  文学研究  唐诗 
描述:本书对唐代各个时段陶渊明接受的总体倾向和线索,重点与特点以及对陶渊明的批评和排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研究和描述。
全文:本书对唐代各个时段陶渊明接受的总体倾向和线索,重点与特点以及对陶渊明的批评和排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研究和描述。
浅谈钟嵘对陶渊明诗的定位
作者: 陈鹏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  《诗品》 
描述:本文对钟嵘《诗品》中关于陶渊明诗的评论,对钟嵘诗歌理论体系中陶渊明诗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本文对钟嵘《诗品》中关于陶渊明诗的评论,对钟嵘诗歌理论体系中陶渊明诗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上页 1 2 3 ... 19 20 21 ... 50 51 52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