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试论陶渊明的自然本体美学观
-
作者:
刘士林 来源: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绪论综观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文学艺术家,我们常会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不少人,越是轻视社会现实功利,越是回避人生和生活,却往往越能引起后人的景仰和顶礼膜拜,如晋代的陶渊明就是一例。在那个悲惨的、充满着野蛮的杀戮和政治动荡的时代,他没有投身于时代的政治历史舞台,而是躬耕南山之下,徜徉林泉之
-
全文:一、绪论综观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文学艺术家,我们常会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不少人,越是轻视社会现实功利,越是回避人生和生活,却往往越能引起后人的景仰和顶礼膜拜,如晋代的陶渊明就是一例。在那个悲惨的、充满着野蛮的杀戮和政治动荡的时代,他没有投身于时代的政治历史舞台,而是躬耕南山之下,徜徉林泉之
-
陶渊明故里辨
-
作者:
徐新杰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浔阳 星子县 陶渊明故里 栗里 南康 庐山 故居 江西 九江县
-
描述:陶渊明故里在何处?至今众说纷纭。较流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中国文学史》(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及中学语文书上的介绍是:“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二、古典文学知识丛书《陶渊明》(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的说法是:“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 三、《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陶
-
全文:》(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的说法是:“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 三、《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陶诗作者注中,说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人”。
-
玄学的言意之辨对陶渊明的影响
-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形而下 形而上 “有” “言意之辨” 陶渊明 魏晋玄学 “无” 论题
-
描述:“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
全文:)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第40章注)。[第一段]
-
《〈桃花源记〉旁证》的旁证——兼论陶渊明的创作意识
-
作者:
刘欣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意识 魏晋时期 《〈桃花源记〉旁证》 社会审美理想 小说创作 散文 陶渊明
-
描述:《桃花源记》是我国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文中描写了一个美丽虚幻长期与世隔绝的神异世界——桃花源。此文是陶渊明社会审美理想的最完美体现。淳朴优美的桃源境界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引起无数后人的遐想。然而,关于此文是虚构还是纪实,文中的“秦”是指“赢秦”还是指“苻秦”,桃花源是否确有其地,千百年来,一直
-
全文:。然而,关于此文是虚构还是纪实,文中的“秦”是指“赢秦”还是指“苻秦”,桃花源是否确有其地,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在其《桃花源记旁证》中博引《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地
-
玄学的言意之辨对陶渊明的影响
-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
全文:)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第40章注)~①。
-
[0图]陶渊明集
-
作者:
迪志文化公司 来源: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分6屬共1017種書,6屬包括「漢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禎」及「清代」。共113種書,集97家作品,包括漢至五代學者所著詩集、文集等,以及後學者對
-
全文:分6屬共1017種書,6屬包括「漢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禎」及「清代」。共113種書,集97家作品,包括漢至五代學者所著詩集、文集等,以及後學者對
-
亲人在陶渊明诗文中
-
作者:
顾农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氏妹 祭文 从弟敬远 陶渊明 《责子》诗
-
描述:陶渊明极重亲情,为嫁给程家的同父异母妹和堂弟陶敬远分别写过祭文。程氏妹之死是陶渊明归隐的导火线之一,而敬远乃是水平和风格都不低于渊明的真隐士。读这两篇祭文,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对陶渊明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的了解。陶渊明的五个儿子都不爱学习,而《责子》诗表明渊明对此态度很旷达。曾经有人认为《责子》诗的主题在
-
全文:陶渊明极重亲情,为嫁给程家的同父异母妹和堂弟陶敬远分别写过祭文。程氏妹之死是陶渊明归隐的导火线之一,而敬远乃是水平和风格都不低于渊明的真隐士。读这两篇祭文,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对陶渊明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
-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无我之境”
-
作者:
姜春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陶渊明 田园诗 自然
-
描述:陶渊明把自己同自然圆融为一,能泰然地对待一切烦扰,从哲学意义上进入了“无我”的境界,这为他诗歌最终达到“无我之境”铺平了道路。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真实、朴素、自然、平淡、通俗而又精炼,许多论家把这一
-
全文:陶渊明把自己同自然圆融为一,能泰然地对待一切烦扰,从哲学意义上进入了“无我”的境界,这为他诗歌最终达到“无我之境”铺平了道路。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真实、朴素、自然、平淡、通俗而又精炼,许多论家把这一
-
论陶渊明与塞林格的自然回归
-
作者:
吕威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著名小说家 麦田里的守望者 啧啧称奇 美国超验主义 少年时代 品鉴 霍尔顿 塞林格 其十六
-
描述:陶渊明与塞林格,一位是中国晋代伟大诗人;一位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尽管这两位文学家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度和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时间上又相距十几个世纪,然而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回归自然的渴望却是惊人的相似,这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但在品鉴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作品的创作环境之后,就
-
全文:陶渊明与塞林格,一位是中国晋代伟大诗人;一位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尽管这两位文学家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度和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时间上又相距十几个世纪,然而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回归自然
-
陶渊明诗歌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思考
-
作者:
秦娣 来源:当代青年(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陶渊明诗歌 哲学思考
-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本文主要对陶渊明诗歌的
-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