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朝鲜朝时期的时调、歌辞为中心
作者:
李红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陶渊明 朝鲜朝 古典诗歌 意象 接受
描述: 本文选取朝鲜朝国语诗歌—时调与歌辞,从中研究朝鲜朝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影响。本文是在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关系中进行深层分析,阐发朝鲜朝国语诗歌中陶渊明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项研究将对陶渊明研究与朝鲜朝国语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采用社会历史研究法、传记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法
全文: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目睹着社会的战乱纷争,心系着晋室 的日益衰颓,为实现报国之志入仕,第一次出任江州祭酒、第二次出仕做了桓玄的暮佐、第三次出仕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同年转入刘敬宣府为建威参军、第五次出仕做了彭泽
“跌荡昭章,独起众类”:论陶渊明的散文
作者:
李殿玮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自然景物 劳动人民 《闲情赋》 陶渊明 散文创作 《五柳先生传》 统治阶级 散文发展史
描述: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各种文学史版本和专著对其诗作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和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然而对其散文创作却很少论及,或者一提而过,或者干脆不提──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现在有必要对陶渊明的散文创作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提高人们对陶渊明散文创作的认识,并给予应有的历史
全文: 的。现在有必要对陶渊明的散文创作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提高人们对陶渊明散文创作的认识,并给予应有的历史评价。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刘禹锡这句名言形容
陶渊明和慧远师徒关系辨析
作者:
杨立群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陶渊明 慧远
描述: 众说纷纭。我们通过对陶渊明和慧远师徒关系的初步考论,认为陶渊明在那种时代氛围中,虽与慧远旗下佛学修养深厚的名
全文: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佛教大师慧远来到庐山传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庐山脚下,他和慧远活动范围在同时同地,对于陶渊明与慧远大师的关系,陶渊明及其诗文创作是否受到佛学的影响,历来学者众说纷纭。我们通过对陶渊明和慧远师徒关系的初步考论,认为陶渊明在那种时代氛围中,虽与慧远旗下佛学修养深厚的名士有交往,其思想及艺术创作受到佛教思想的一定影响,但与慧远大师并没有直接的交流。
诗与生命的自然本真:论陶渊明和他的诗
作者:
孙赫男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格 文化成因 人格 自然
描述: Tao Yuanming was a great poe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edestrian and natural style of his poems with his noble and unsullied, forthr
全文: —known poet together.|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那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连同他那高洁率真的文化品格共同铸就了一位名 垂千古的诗人。
从赠答诗看陶渊明的社交心理及社交关系
作者:
吕菊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赠答诗 数量 称呼方式 保存诗歌 社交
描述: 陶渊明归隐后并未断绝和官场中人的来往,他的赠答诗体现出他仍然归属于当时的文人社交圈、创作圈内。从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看,诗歌酬唱在他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占着一定的比重。其赠答诗中答诗多于赠诗说明陶渊明显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只是处于被动地位。在其17首赠答诗中,
全文: 陶渊明归隐后并未断绝和官场中人的来往,他的赠答诗体现出他仍然归属于当时的文人社交圈、创作圈内。从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看,诗歌酬唱在他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占着一定的比重。其赠答诗中答诗多于赠诗说明陶渊明显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只是处于被动地位。在其17首赠答诗中,除了给从弟敬远和不知名的客人以及他希望与之隐居的朋友的诗外,都在诗题中称呼对方的官名,是希望通过正式的职务称呼拉开与赠答者的距离,同时不显眼地强调自身的隐士身份。诗歌赠答活动对陶渊明的诗歌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延续到他死后。
陶渊明《闲情赋》难归“闲正”
作者:
高建新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十愿 闲情赋 陶渊明
描述: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 ,《闲情赋》是一篇奇特的作品 ,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与人们印象中的陶渊明迥然不同。关于其命意 ,前人有爱情和比兴即以美人比况故主或同调之人二种说法。事实上 ,在《闲情赋》的一开始 ,诗人就用惊叹的语言 ,满怀感情地描绘出一位超群的女子 ;诗人心潮翻涌、激动难宁 ,生出了一个个大胆新
全文: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 ,《闲情赋》是一篇奇特的作品 ,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与人们印象中的陶渊明迥然不同。关于其命意 ,前人有爱情和比兴即以美人比况故主或同调之人二种说法。事实上 ,在《闲情赋》的一开始 ,诗人就用惊叹的语言 ,满怀感情地描绘出一位超群的女子 ;诗人心潮翻涌、激动难宁 ,生出了一个个大胆新奇的幻想 ,这就是著名的“十愿”。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此赋的绝大部分篇幅实际上是“荡以思虑” ,写诗人对爱情的大胆热烈追求 ;而“终归闲正” ,只是一种障眼法。最早责难《闲情赋》的是昭明太子萧统。责难者主要是从正统观念出发 ,认为陶渊明一生清白 ,不该作此赋玷污名声。《闲情赋》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浓郁浪漫的感情和丰富奇异的想象力上。鲁迅先生对于《闲情赋》的独特价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篇)——论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
作者:
孟二冬 来源: 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方式 “无弦琴” 陶渊明 唐代 禅学
描述: 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无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无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其涉及面之广泛,思考之深刻,启示意义之重大,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本文上篇,论述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文章分别从五个不同
全文: 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无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无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其涉及面之广泛,思考之深刻,启示意义之重大,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本文上篇,论述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文章分别从五个不同的方面,阐明陶渊明的“无弦琴”在唐代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而且人们从中得到诸多深刻的启示:或以之作为穷愁潦倒的象徵;或以之作为隐逸避世、淡泊名利、自适其意的象徵;或以之作为风流蕴藉、潇洒不羁的象徵;或从中体悟老、庄“大音”、“地籁”、“天籁”之境界;或以之阐发佛教“梵音”之妙理;或寓以禅学之要义;或以之阐发儒教“无声之乐”论;或以之为“矫”,乃沽名钓誉,非达者所为。所有这一切,已经构成了“无弦琴”的基本内涵。
陶渊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陶诗 白描手法 读山海经 《饮酒》 《杂诗》 著名文学家 字元 田居 东坡
描述: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著名文学家。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饮酒诗以《饮酒》二十首为代表;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田园诗数量最多,以《归园田居》五首
全文: 《饮酒》二十首为代表;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田园诗数量最多,以《归园田居》五首最为有名 。陶诗感情真挚深切,善用白描手法,语言纯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平淡、自然、淳厚的独特风格。苏轼评价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
论陶渊明的个性特征
作者:
丁洁然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阳三隐 社会环境 晋宋易代 质性自然 陶渊明 长沙郡 颜延之 个性特征 思想基础 十三年
描述: 伟大诗人陶渊明生活在偏安江左的晋宋易代的动乱年代。曾祖陶侃为东晋功臣,被封为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只做过地方官吏。到陶渊明时,家道早已中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日渐贫困。然而,他家地处庐山北麓,南山秀丽的景色往往带给诗人以喜悦和安慰。这样的社会环境、家庭境遇和自然条件,结合
全文: 。然而,他家地处庐山北麓,南山秀丽的景色往往带给诗人以喜悦和安慰。这样的社会环境、家庭境遇和自然条件,结合自身的经历,铸成了陶渊明独特的个性。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和读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历来被看作中国赫赫有名 的大
从陶渊明到吴承恩——对生死超越的再探索
作者:
刘卫华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超越 吴承恩 陶渊明 探索
描述: 陶渊明在面对生命有限性的问题时,经过反复的理性求索采取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态度。千百年后,对陶渊明颇有知己之感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通过在小说创作中打破阴司传统上对生死的绝对决定权,塑造一个完整美好的神仙社会,在感性的道路上淡化了世俗社会对于生死的恐惧。二人通过理性、感性两条道路,殊途同
全文: 陶渊明在面对生命有限性的问题时,经过反复的理性求索采取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态度。千百年后,对陶渊明颇有知己之感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通过在小说创作中打破阴司传统上对生死的绝对决定权,塑造一个完整美好的神仙社会,在感性的道路上淡化了世俗社会对于生死的恐惧。二人通过理性、感性两条道路,殊途同归,最终体现的是两者摒弃名利、返归自然的价值追求上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