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文坛
-
作者:
刘爱莲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文学思想 融合儒道 比兴 东晋文坛 情志
-
描述:陶渊明并无专门的文艺论著,他的文学思想,散见在他的一些诗文的片断中,这些片断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他的文艺观;另外,他的诗文中所时时流露出的创作倾向,所运用的创作方法,也体现出其文学思想的精华。这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想链条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一方面,陶学界有关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研究不多
-
全文:陶渊明并无专门的文艺论著,他的文学思想,散见在他的一些诗文的片断中,这些片断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他的文艺观;另外,他的诗文中所时时流露出的创作倾向,所运用的创作方法,也体现出其文学思想的精华。这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想链条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一方面,陶学界有关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研究不多,又不够深入细致;另一方面,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与当时文坛主流文风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故多数论者常将其看作晋宋诗坛上的孤芳独秀,充分肯定其卓越才华、杰出贡献之时,却忽略了他与时代潮流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拟在详考前人有关陶渊明研究成果和深入思考陶渊明文学创作特点、具体分析东晋文学性格的基础上,将陶渊明与东晋文坛联系起来,从陶渊明重“情志”的文学思想及特色、重“比兴”的文学思想及特色、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及特色三方面比较分析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文坛的关系。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陶渊明重“情志’的文学思想与东晋士族文学”,主要从分析、概括东晋士族文学精神与陶渊明作品“情志”特色来揭示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士族文学关系。本章首先概括东晋士族文学精神的两个特色:一是士族文学的“寡情”;二是士族文学的贵族化。进而作进一步分析,东晋士族文学的“寡情”,并非不重视抒情,而是抒发种种极为特殊的情;东晋士族文学的贵族化追求,产生于偏安江左的政局和富足闲适的地主庄园生活。接着,本章从陶渊明文学作品出发,分析陶渊明重“情志”的文学思想及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即在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既重视“情志”抒发又有所节制,这体现了他受东晋时代风气的影响与超越。同时指出陶渊明的诗文创作是一种真诚、优雅的文学,他于这种文学中注入自己真实的个性和真挚的情感,其文学理想是追求率真、自然、冲淡的美。另外,陶渊明在贫穷状态下从容不迫地生活和创作,相对于东晋士族文士们刻意地潇洒风流来说是真正的高贵和大气。第二章“陶渊明重‘比兴’的文学思想与东晋玄言诗”,主要从分析、概括受玄学思潮影响的东晋玄言诗创作特征、陶渊明作品中的“比兴”手法运用、“比兴”意象特色来揭示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玄言诗关系。体现为:东晋玄言诗具有重义理、轻物象,重铺陈、轻“比兴”的创作倾向。事实上,玄言诗中并非没有物象,并非没有“比兴”之义,只是玄言诗中的物象是寄言玄理和玄学理想境界的工具,玄言诗中的“比兴”之义多为玄理。陶渊明具有重“比兴”的文学思想,在他的诗文中“比兴”手法运用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意象丰富,作品中物我融合,又能不受意象束缚,也不刻意渲染意象与情感寄托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受东晋玄言诗创作风气的影响与超越。第三章“陶渊明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与东晋‘儒道’关系”,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儒、道两家思想的发展轨迹,分析陶渊明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渊源与特色以及其与东晋“儒道”关系发展内涵的异同。其特色正可见出陶渊明的伟大之处,体现为:一、陶渊明有选择地吸收儒、道两家思想;二、陶渊明捍卫早期儒家思想的“真诚”,又借以纠正后期“新道家”学说的“不真诚”;三、陶渊明在实践中实现了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
-
退溪李滉对陶渊明文学的接受
-
作者:
孟群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诗 李滉 陶渊明 国文诗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获得世界声誉的诗人。李混是朝鲜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在韩国哲学思想史及韩国汉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李混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他积极接受陶渊明诗歌密不可分,而陶渊明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及韩国汉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李混对陶渊明诗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获得世界声誉的诗人。李混是朝鲜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在韩国哲学思想史及韩国汉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李混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他积极接受陶渊明诗歌密不可分,而陶渊明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及韩国汉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李混对陶渊明诗歌作品的接受与运用进行比较、探讨陶渊明与李滉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并从接受美学角度发掘陶渊明与李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李混诗歌作品,为韩国汉文学的研究和中国陶渊明的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有比较文学理论为依据,以李混对陶渊明文学接受的不同角度加以论述。首先,考察了两人的时代背景、生平、文学思想、文学史上地位的异同,揭示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动态和现状,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对李混接受陶渊明文学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朝鲜朝前期“朱熹热”使其著作和诗篇大量传入韩国,引起了文坛上效陶慕陶的风潮。且这一时期大量地出版了陶渊明文集。李混生活在朝鲜朝中期,社会动荡,党争士祸连绵不断。“陶渊明五仕五隐,李混三仕三隐”,陶渊明不仕二朝,固穷守节的高尚人格为舛劫多难的李混点亮了人生的启明灯。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为李混积极接受陶渊明提供了外部条件。第三,探讨了李滉汉诗作品中陶渊明文学的影响。李混所创作的2000多首汉诗中有76首直接显示了陶渊明文学的痕迹,120多首诗间接地表达出了陶渊明精神。又李混诗中运用了“虎溪三笑”等与陶渊明相关的典故,表达了崇尚儒教、向往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观点。李混汉诗作品表达了陶渊明的隐士精神和沉醉精神。第四,研究分析李混国文作品中陶渊明文学的影响。李混国文代表作《陶山十二曲》在形式上模仿了朱熹的《武夷棹歌》,而朱熹的创作灵感是源于陶渊明的。李混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在每首时调的初章和中章以平淡、通俗、质朴的语言体现出了陶渊明物我两忘的境界,终章表达了育人育才、忧国忠君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了李滉国文创作的艺术特点。最后,综合以上有关李混对陶渊明文学的接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陶渊明诗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可以说是中朝文学交流的一个缩影,其中李混诗歌作品再现了陶渊明诗歌的境界和神韵。有关李混对陶渊明文学的接受研究在中韩比较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从俗士之心到圣人之境——玄学背景下的陶渊明
-
作者:
于雪芳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圣人之境 陶渊明 玄言诗 玄学 俗士之心
-
描述: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
-
全文: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一个玄学的真正实践者,并探讨了陶诗对玄言诗的继承与超越,力求对陶渊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全文共由四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先界定了俗士之心与圣人之境的含义。俗士指东晋玄学之士,东晋玄学之士一边功名利禄,一边追求通过悟道获得心灵自由、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的精神生活。圣人是指人生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外在言行举止都升华到一个高于常人的境界,而且有这种境界的人格,就是人生的理想人格。本文的“圣人”是东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东晋理想人格达到的境界。 第一章着重从人生经历分析陶渊明的超凡入圣。陶渊明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能超越一般的玄学之士,成为玄学的真正实践者,达到圣人之境。首先分析了陶渊明青年时代受到经学和玄学的影响。其次分析了陶渊明的仕宦经历。他出仕五次,屡仕屡辞。先辈显赫的功迹和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怀着强烈的救世理想而出仕,黑暗的社会与他的政治理想不合,心向自然且不愿同流合污,使他最终对仕途绝望,回归了田园。第三节分析了陶渊明超越一般士人达到了圣人之境。他完全与仕途断绝,隐居于家乡,躬耕于田园,将自身存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全部行为同化于自然之中,将老庄及玄学追求的顺应自然从思想转化为生活实践,将庄子的凝神静虑转化为日常劳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自然的生命律动。 第二章着重分析他归田后独特的生活方式。他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他不但能保持独立的个性,内心和谐,而且能与大自然、社会、周围的人保持和谐。陶渊明以自己的个性,吸取了道家和儒家两家精神中与自己追求相契合的成份,并用生命进行了成功实践,成为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个性。在精神上,既有深谙道家精神而获得心灵解脱的自由,还有屡践儒家道德规范、保持自我高洁节操而获得的精神充实感。在生活中,既有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读书、弹琴、饮酒、赋诗、登高、交游,又有儒家的天伦之乐,邻里之和,朋友之友。达到了儒道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东晋士人理想的人格境界。 第三章着重分析陶渊明对玄言诗的继承和超越。首先分析了玄言诗的基本特点:体悟玄理。其次分析了玄学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陶渊明受当时玄学的影响,诗集中有许多谈论哲理的诗,除像《形影神》这样直接谈论哲理的诗外,其他诗大都也包含哲理的意蕴,而所表现的哲学命题,所使用的哲学词汇,有的甚至连诗的风貌都与玄言诗并无大异。但陶诗又与一般的玄言诗人不一样,他是把老庄精神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在躬耕中体悟大道的人,他是站在哲理的高度观察人生,并把人生体验上升为哲理,因此,他能将哲理化入日常生活,化入日常景物,将情景事理巧妙融为一体,且恢复了汉魏古诗的兴寄抒怀的传统。
-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
-
全文:【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与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一点也不激动,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诗怎么能动人呢?这就有陶渊明的特意了。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中国《诗经》的传统,是讲究比兴的,这里既没有比喻,也没有什么起兴的手法,几乎就是平静的陈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来表现心灵的宁静。为什么把房子建筑在人间,而感受不到车马之喧呢?因为身驱虽然在,但心灵和现实已经拉开了距离。难得的是,这种心理效果,本来有相当不同凡俗的一面,但诗人表现得非常平静。与这种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情况相反的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心灵沟通,所以地理距离再远,也不在话下。但是,王勃所抒写的感情是强烈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病相怜,感动得很,强忍住了眼泪。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另外一种类型的感情,不太激动,感情不强烈,也是诗。陶渊明的诗情就好在刻意营造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对此,朱光潜先生特别欣赏,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当然鲁迅不太同意,但是,过分执著于热烈的情感,是可能导致自我蒙蔽的。 陶渊明不当官,觉得农村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农村去,虽然“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闹市区,哪怕是南京路、王府井,也听不到汽车的声音。 读这首诗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几个关键词语之间都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但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如“庐”,一般的注解就是住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太懂得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以意会为简陋的居所。往往和茅草屋顶联系在一起。刘备拜访诸葛亮的住所,就是茅庐。这个“庐”字和后面的“车马”,是对立的。车马,在当时,是很有钱的、地位很高的人家才有的。这里潜在的意味,不是一般的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不管多么华贵的车马,就是没有感觉,因为,我心离得很远。“心远”不是人远,事实上,诗里显示的是人是很近的(就在同样的“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品味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却说得并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中曾作“望”,《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严加批判日:“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心的,也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云无心以出岫”的“无心”,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随意自如,有心,就是有目的,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要注意的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华彩的词章配上强烈的感情是一时风气。但是,陶诗开拓的是简朴之美。越是简朴,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热烈,越是低俗。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是淡泊,而越是有意,感情就越可能强烈、华彩,就可能陷入俗套。 联系到陶氏的《桃花源记》那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却没有结果。 就是说,超凡脱俗之美,朴素之美,不能有意寻找,无意的发现,不是有心的追寻,顺带的,瞬时即逝的,飘然的感觉,却是美好的。然而,正是这种瞬时即逝的感觉,一般人没有感觉的感觉,恰恰又被诗人发现了,提醒了,无意中的体悟,体悟深刻化,情感就高雅化了,这是陶渊明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如果在一般诗歌中,可能显得缺乏力度,但是,好就好在这种字不吃力,与前面无意的、恬淡的情感比较统一,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换用强烈情感分量的词语,例如,艳、丽、灿(山气日夕艳,山气日夕丽,山气日夕灿)就不和谐,对悠然的意境就造成破坏性了。“佳”字,虽然是个不太强烈的字眼,但是,其构成的词语,意味却比较隽永。例如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都比较含蓄,有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味。 这首诗一共十句,都有叙述的性质,谈不上描写,连个比喻都没有。而中国诗歌向来是讲究比兴的,偏偏陶渊明有这样的气魄,进行一种朴素美感、朴素美文的冒险探索。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太强烈的字眼,和前面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场,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的场,或者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若无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飞鸟相与还”,也是很平静的、惯常性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后面还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它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与诗人一样,是没有特别的动机的。不夸张,不夸耀,不在乎是否有欣赏的目光,甚至不关注是否值得自我欣赏。“此中有真意”,关键词是一个“真”字。世界只有在这样的自然境界里才是真的,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潇洒的意态中才是真的。不是这样,就是假的。这种境界,妙在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很难直接表述得出来。一旦想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有意了,就破坏了自然、自由、自如的心态,其结果,这种有意本身是和自己的本性是矛盾的,故刚刚想说明,却马上把话语全部忘记了。这说明,诗人无心的自由是多么的强大,就是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这种真就是人的本真,就是不但没有外在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自我的心理负担。进入这种没有自我心理负担的境界,人就真正轻松了,自由了。所以王国维说,“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也”。而朱光潜不同意: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侏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9页) 实际上,关键不在“有我”与“无我”(从当代文艺理论来说,“无我”,即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作者退出作品”、“零度写作”,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这个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心里有没有欲望,欲望就是心里最大的负担,这是要害,没有自己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我,也是无我。摆脱不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负担,就是无我,也是有我。不能摆脱心理负担,就不是真意了;就是不自由,就是假我。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田园诗歌比较研究
-
作者:
王春秀 来源:辽宁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语言 自然观 主题 田园诗
-
描述: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是英国和中国田园诗歌史上最杰出的田园诗人。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对大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崇拜,并且都将它们作为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华兹华斯以其自然诗歌闻名并被冠以“讴歌自然的诗人”的称号。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刻而广泛。他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读者能感受到他
-
全文: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是英国和中国田园诗歌史上最杰出的田园诗人。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对大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崇拜,并且都将它们作为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华兹华斯以其自然诗歌闻名并被冠以“讴歌自然的诗人”的称号。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刻而广泛。他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读者能感受到他笔下的自然别开生面,独具特色。对华兹华斯来说,大自然不仅仅是山川河流、森林湖泊,它包含着更加深刻的价值理念和哲学思想。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在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之后,陶渊明最终选择远离世俗的喧嚣,归隐宁静而淳朴的田园生活。他享受并热爱这种隐居的生活,并且创造了大量的讴歌大自然以及赞美乡村生活的诗歌。尽管华兹华斯与陶渊明来自不同的时代与国家,但两个人都提倡回归自然以净化和升华人们的心灵。这种相似之处也使得本论文具备了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对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歌的细致全面的比较,试图从不同方面探究二人的诗作异同。除此之外,作者也努力探索二人诗歌创作异同的根本原因。作者真诚地希望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微薄贡献。本论文共包含三部分:导论,主体,以及结论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两位诗人的生平,以及前人对二人及其田园诗歌的研究,之后阐述了本论文比较分析所采用的视角以及其重要性。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该部分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简要地介绍了田园诗歌在中西方的起源与发展状况。西方的田园诗歌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那时的田园诗主要是以牧羊人的生活为主题。而东方的最早的田园诗出现在先秦时期,即诗经产生的年代。第二部分概括了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在田园诗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这两位诗人均作品颇丰且作品质量上乘,他们在中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第二章分析概括了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相同之处。此章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分析了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相似的田园回归之路:二人均经历了早期的奋斗摸索,并最终选择回归田园。华兹华斯在历经了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以及工业革命的冲击之后,选择转向大自然寻求真理与慰藉。陶渊明也在经历了腐败的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第二部分探究了二人诗歌主题的相通之处,他们共同的主题是:描绘自然的美景,赞美乡村生活的恬淡,以及抒发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第三部分分析了二人诗歌语言的相通之处。他们均使用普通老百姓所常用的简单与质朴的语言,这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之一。第三章分析了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创作的相异之处。此章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了两位诗人体现在诗歌中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异的文学传统。华兹华斯及其作品深受西方的基督教、泛神论以及卢梭的一些基本理论的影响。而作为东方文化及哲学传统的继承者,陶渊明及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却是不同的内容。其早期作品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中晚期作品则体现了道家以及佛家思想。第二部分讲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自然观。由于华兹华斯受基督教及泛神论的影响,他认为自然皆有神性,这种神性体现在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和山河大川中。他认为人人生来本质纯洁善良,是后天的影响即世俗使人腐化。故华兹华斯推崇卢梭的“回归自然”理论。而深谙道家思想精髓的东方诗人陶渊明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类可以从自然当中获取能量,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陶渊明将亲自归田农耕作为自己回归田园的途径,而华兹华斯只是呼吁人类回归童年的单纯与美好。第三部分探究了两人田园诗歌所体现的意境以及思想境界的不同。华兹华斯强调对自然的冥想,他把自然看作是老师,即知识以及内心快乐的源泉。他认为人与自然归属于不同的系统,即人与自然是分割开来的。在这点上,陶渊明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提倡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思想跟东方文化所推崇的“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论是高度一致的。第三部分是结论。在主体部分对两位诗人做了细致全面的比较分析之后,结论部分强调并重申了此分析比较结果。并赞美了两位诗人所提出的回归自然的主题,以及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的自然观。最后作者肯定了两位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与形式,并努力倡导诗歌创作语言的简单化、质朴化以及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