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具有囤地观念的东晋隐士
-
作者:暂无 来源:俪人·闺房蜜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话说东晋文人士大夫归隐盛行,陶渊明也跑去幽静小地方宅了起来,买房囤地地折腾了不少日子,怎么说也是当过些日子的父母官,手头囤几个小钱还是有的,但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想想办法让日子有滋有味起来,尤其,物价、楼市不断看涨,昨天大蒜几钱?今天又是几钱 得,还是去乡下发展发展看看行情。但是,门面还是要
-
全文:调,不过是在够高调之后。 事情全部搞定,就开始琢磨着先种蒜好呢还是种绿豆,前者说出去难听,后者还有点王八绿豆的意思,钱途不大,想想就算了。十余亩的地儿,七、八间屋子,要是开酒吧、歌厅、赌场
-
隐而不退陶渊明
-
作者:
董沛然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准则 桃花源 《晋书》 人生态度 菊花 陶渊明 人格的力量 人生苦难 知识分子 人格力量
-
描述:一直以为陶渊明是一个质朴、纯真的隐者,一个率性任意,为心而隐的高士.尽管他有那么愤激的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被中国历代清高的知识分子奉为经典,作为他们保持操守,不佳昏君的人生准则.似乎由此也产生了一种观念,那就是:陶渊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斗士.于是就有象一副画的刻写
-
全文:一直以为陶渊明是一个质朴、纯真的隐者,一个率性任意,为心而隐的高士.尽管他有那么愤激的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被中国历代清高的知识分子奉为经典,作为他们保持操守,不佳昏君的人生准则.似乎由此也产生了一种观念,那就是:陶渊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斗士.于是就有象一副画的刻写的那样,陶渊明将一簇菊花横握胸前,踌躇满志地眺望那幽远的南山.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是对这位终生格守人格的长者的一种歪曲.如果我们能够一览无余地看透那簇菊花,看清那脉南山,那么我们的历史就会因为充斥了陶渊明,而深感人满为患了.毕竟菊花不是刀剑,南山很远很远,只有他自己看得见.隐而不退陶渊明,他的高洁,他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隐是真心的隐,是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抉择之后义无反顾的隐.在那个倍受折磨的过程中,他以自己人格的力量,以一种全心全意探索的精神面对自己的人生苦难,最终切断了那条在封建时代被视为知识分子的血脉的仕途,走得一身清白.这不是退却,更不是退缩,而是坚定的不让分毫的人格的固
-
陶渊明并非“不解音声”-从陶渊明抚弄无弦琴看其美学思想
-
作者:
雷代浩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无弦琴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感 音律 演奏技巧 大音希声 音乐美学观 我国古代 音声
-
描述: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
-
全文: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
-
挣扎在仕与隐之间的痛苦灵魂——读陶渊明《杂诗》(其二)
-
作者:
孙明君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杂诗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入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长期以来,历代士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田舍之翁,闲适之祖”(陈沆《诗比兴笺》)、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针对这种误解
-
全文: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入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长期以来,历代士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田舍之翁,闲适之祖”(陈沆《诗比兴笺》)、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针对这种误解,鲁迅先生说过:“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
-
作者:
公盾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现实意义 封建士大夫 士大夫文人 现实主义 农民起义 陶渊明 农民生活 作品 人民生活
-
描述:陶渊明生子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五年),死于刘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四二七年)。这是个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都相当激烈的时代。陶渊明壮年和中年,恰是中原沦陷,东晋偏安江左,政权依靠大族支持,由会稽司马道子父子当政。司马父子揽权纳贿,把国内政治搞得混乱不堪。当时,在统治阶级内部有王恭、殷仲堪之乱;而广大农
-
全文:,恢复了北方的一些失地。可是由于刘裕篡夺帝位的野心勃勃,就在陶渊明五十四岁那一年,他竟然放弃了在北方已经收复的失地,引兵南返,杀安帝,立恭帝,接着又将恭帝废作零陵王,第二年,又用一罃毒酒毒杀了这位傀儡
-
从时间异文析论陶渊明〈游斜川〉诗
-
作者:
吴光滨 来源:实践博雅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秦山 陶渊明 湓水 曾城 斜川
-
描述:陶淵明詩深受世人喜愛,但現存陶詩有許多傳抄之誤或經後人臆改處,不同版本出現不同文字,以致世人對陶詩的認知,總是蒙著一層迷霧。現存〈遊斜川〉詩也有異文,而且出現在極其重要的時間點上,使得這首詩產生說法迥異的現象。 本文以「陶淵明享年六十歲」的說法為基礎,從〈遊斜川〉詩的寫作邏輯、表現情感,以及描述景物
-
全文:年辛酉(421),這年陶淵明五十四歲。 再透過與陶淵明活動相關的記錄,確定陶淵明作〈遊斜川〉詩時家居於尋陽南廓的南村。 又進一步分析,說明陶淵明此時生活貧苦,身體多病,出遊必不遠行,以確定斜川必在南村
-
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
-
作者:
倪方六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风高节 绿李 柴桑 采菊东篱下 乾元二年 旧唐书 为五斗米折腰 义熙 大树下 富人区
-
描述:房子问题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因而古往今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历史上,名人置业的轶事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位是东晋的陶渊明,另一位是唐朝的杜甫。前者住到了“世外桃源”,为后人羡慕嫉妒恨;后者在成都建了一处“草堂”,成了买不起房的象征。其实,这是两个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 陶渊明为啥
-
全文:房子问题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因而古往今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历史上,名人置业的轶事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位是东晋的陶渊明,另一位是唐朝的杜甫。前者住到了“世外桃源”,为后人羡慕嫉妒恨;后者在成都建了一处“草堂”,成了买不起房的象征。其实,这是两个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 陶渊明为啥“不为五斗米折腰” 竟还在官场混了13年?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隐士?--我所看到的陶渊明的隐逸
-
作者:
姚丹丹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尘想 菊东 中有 《杂诗》 文人雅士 精神归宿 辞官 田居 个人性格
-
描述:他,仰面长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然而,纷繁混乱的时代及个人性格等因素,使得他终究不能如愿而选择辞官归隐。喜欢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掮客学者把他赞颂,予以真隐士的美誉,只是,陶渊明也不过是个凡人而
-
全文:他,仰面长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然而,纷繁混乱的时代及个人性格等因素,使得他终究不能如愿而选择辞官归隐。喜欢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掮客学者把他赞颂,予以真隐士的美誉,只是,陶渊明也不过是个凡人而已,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读他的诗作,我并未听到所谓的真隐士的自豪声,相反是一阵阵将内心缱绻的恋仕思绪隐藏于"采菊东篱,悠见南山"背后的哀叹。
-
周振甫品读陶渊明
-
作者:
徐宗文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贫困生活 陶渊明 生平研究 作品评价 周振甫 60年代 50年代
-
描述: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周振甫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周振甫著作别集一共有七种,其中《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一种为首次正式出版。此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时期,分为陶渊明的生平、作品评价与时代关系以及作品自身的特色三大部分。同时又在其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陶渊明归耕后的生活,具体
-
全文:、作品评价与时代关系以及作品自身的特色三大部分。同时又在其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陶渊明归耕后的生活,具体描述他在上京的生活、在南村的交游以及他的艰苦劳动和贫困生活;二是突出陶渊明对刘裕北伐所抱的态度和他在晋宋易代之际所发的感慨。这两
-
督邮主县和陶渊明辞官
-
作者:
叶晨晖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直接原因 五斗米 后汉书 督邮 史传 质性自然 陶渊明 官场 彭泽 辞官
-
描述:陶渊明辞彭泽令后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就自辞的原因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而萧统的《陶渊明传》及《宋书·隐逸传》、《晋书·隐逸传》、
-
全文:陶渊明辞彭泽令后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就自辞的原因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而萧统的《陶渊明传》及《宋书·隐逸传》、《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都说促使辞官的直接原因为“岁终,会郡遣督邮主县,吏请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