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回归自然思想及对玄学价值观的超越
作者: 冯北仲  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言不尽意  陶渊明  庄学  玄学 
描述:文章通过对陶渊明回归自然思想的梳理与分析,从人生价值观和精神境界的角度对陶渊明的思想进行了发掘,将陶渊明思想置于魏晋玄学以自然为本,以人为中心,以追求人生价值问题的时代背景下,探究了其思想对玄学命题“言不尽意”玄理的拓展及庄学的具象化两方面的提升和深化,且分析了其思想使庄学精神在践行上超越了前人并使
全文:“言不尽意”玄理的拓展及庄学的具象化两方面的提升和深化,且分析了其思想使庄学精神在践行上超越了前人并使其真正地现实化、生活化;同时揭示了陶渊明朴实淡雅的诗文体现出道家基本人生哲学精神,从而揭示出他所实践和追求的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夏目漱石与陶渊明
作者: 陈贺丽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生时  夏目漱石  小宫丰隆  则天  草枕  去私  田园诗人  农耕生活  乌托邦式 
描述:夏目漱石从小酷爱中国古典文学,汉学造诣颇深。从出生时的不受欢迎,到成家后婚姻不和谐以及神经衰弱、胃溃疡等身体上的疾患,使他终日生活在苦闷中。他努力地想要摆脱烦恼,晚年终于达到了"则天去私"的境界。陶渊明是中国东晋后期的田园诗人,《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远离现实社会纷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没有欺压,没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东晋后期的田园诗人,《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远离现实社会纷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没有欺压,没有剥削,人们自食其力,珍惜生命,享受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陶渊明思想,即"远离外界纷扰,享受和平恬静
王羲之与陶渊明:从《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说开去
作者: 朱聪敏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境界  王羲之  陶渊明  山水观念  创作目的 
描述:王羲之与陶渊明同为东晋名士,同样胸怀锦绣,最终同样遁离官场,寄情自然,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山水观念和创作目的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王羲之与陶渊明虽然同样寄情山水,但一个爱悦自然,以之为"心灵驿站";一个融入自然,以之为"精神家园"。从创作目的来看,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要追求不朽
全文:融入自然,以之为"精神家园"。从创作目的来看,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要追求不朽,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是美化生命,后者更能称得上诗意地生活。
陶渊明《拟古》九首:拟《古诗》的诗还是“拟古”的诗?——兼论《拟古》与拟《古诗》的不同
作者: 郭晨光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模拟  陶渊明  鲍照  “拟古”  《古诗十九首》 
描述:陶渊明《拟古》九首向来被认为是模拟汉代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拟古之作,其实题目《拟古》暗含另一种解读的可能,即“拟古”的诗。陶氏稍后的鲍照同样也有以《拟古》命名的组诗,笔者通过与陶渊明《拟古》九首的横向对比,认为《拟古》不单纯等同于拟《古诗十九首》,实则通过“以我运古”的方式以咏怀,有着鲜明的自我
全文:的横向对比,认为《拟古》不单纯等同于拟《古诗十九首》,实则通过“以我运古”的方式以咏怀,有着鲜明的自我生命体验在内。陶、鲍的创作实际也反映了《拟古》为当时专门一体,与拟《古诗十九首》分属不同的诗学渊源和创作方法,不可混为一谈。
以嵇康和陶渊明为例试谈魏晋文人的两种生死观
作者: 徐隆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生死问题  司马氏  中国古代  陶渊明  魏晋文人  嵇康集  人生理想  生死观念  中国思想史 
描述:生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生的大事.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死,也都会对生死做出认真的思考和理解,即形成生死观念.自先秦伊始,在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链条上,生死观念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一环.翻看传世的经典,其中不乏谈论生死的内容,以儒家为例,"若把关于事死和事鬼神的两方面除掉,儒家经典恐要删去一大半."(杜正胜著
全文:不乏谈论生死的内容,以儒家为例,"若把关于事死和事鬼神的两方面除掉,儒家经典恐要删去一大半."(杜正胜著《从眉寿到长生:医疗文化与中国古代生命观》,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第309页).
生态视境下的陶渊明及其诗歌
作者: 段幼平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稳态  多维生态位  本质呼应  生态学  陶渊明  自然 
描述:生态学认为,人与万物同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具有同源性,人与自然生态不可分离。因此,陶渊明的田园回归就是人性与山水自然在生态上的本质呼应,而他的家乡浔阳柴桑则为他回归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使他产生了返朴归真的生态心理,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委运顺化的"新自然"人生观形成
全文:了返朴归真的生态心理,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委运顺化的"新自然"人生观形成了他生命的稳态,多维的生态位也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和情韵。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
作者: 曹章庆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谐期  飞跃期  陶渊明  矛盾期  诗意栖居 
描述: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可分为矛盾期、和谐期和飞跃期等3个阶段。矛盾期表现为出仕与躬耕的犹豫与彷徨;和谐期表现为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的轻快与闲适;而飞跃期则表现为生活困窘的悲酸无奈而又在超验幻想中显示瑰丽神奇。这3个时期情态各异,但又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摆脱外在的一切束缚,在人性本真的状态下自
全文:瑰丽神奇。这3个时期情态各异,但又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摆脱外在的一切束缚,在人性本真的状态下自由地生活,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的精神皈依。
诗歌·陶渊明·酒
作者: 何梅琴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诗酒合一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
全文: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的本体和“真”
作者: 罗学敏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本体  生命本体  自然观  栖居  内在生命  庄子  思想来源  陶渊明  时代精神  自然生命 
描述:魏晋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是玄学家的时代,是诗人的时代,也是艺术家的时代。士人们大多反对名教,回避朝廷,归返自然,寻求身心的完善和发展。探求人的生存本体和寻求诗意的栖居成为时代精神的指向,诗歌也在这个时期找到了自己的本体成为真正的诗。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是时代精神和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陶
全文:,诗歌也在这个时期找到了自己的本体成为真正的诗。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是时代精神和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思想缺乏严格的体系,也没有材料可直接证明其思想来源。从他的生活和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明显倾向于道家,受庄子影响尤深;获得的方法是体验,一种以自然生命为本体的人生体验。他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作者: 许晓晴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猛志  悲剧意识  灾难 
描述:陶渊明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但陶渊明本人却一生坎坷,颇不得志,是一个 悲剧性的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却苦于没有机 会发挥才能,仕途受阻,政治理想破灭。二、归隐田园,原本希望成为有道隐士,并能够给时人 指点迷津,却始终无人知遇。三、生活上,灾难频频,诗人又不
全文:、归隐田园,原本希望成为有道隐士,并能够给时人 指点迷津,却始终无人知遇。三、生活上,灾难频频,诗人又不善于耕种,致使他穷困潦倒,形 成了生活层面上的悲剧。这三个悲剧伴随着诗人走完生命的旅程。
上页 1 2 3 ... 56 57 58 ... 61 62 6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