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的两大思想矛盾及一个解决办法
-
作者:暂无 来源:函授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中国 思想 研究
-
描述:陶渊明的两大思想矛盾及一个解决办法
-
二十世纪十大陶学家论综述:[陶渊明研究]
-
作者:
李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人物研究 中国
-
描述:二十世纪十大陶学家论综述:[陶渊明研究]
-
陶渊明《饮酒二首》大伴旅《赞酒歌十三首》的比较
-
作者:
朱雅玲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陶渊明《饮酒二首》大伴旅《赞酒歌十三首》的比较
-
屈原·陶渊明·白居易:中国文人的三大人生范式
-
作者:
李福宁 苏燕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范式 兼济之志 仕隐 独善其身
-
描述:屈原和陶渊明这两位先贤,一个作为入世者的典范,一个作为出世者的楷模,代表了儒道两家的文化传统,而白居易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从而成为具有深刻内在矛盾的两种文化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后世文人发生了巨大影响。屈、陶、白人格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被逐渐标本化,成为不同时期中国文人(尤其是贬谪诗人)赖以
-
全文:了巨大影响。屈、陶、白人格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被逐渐标本化,成为不同时期中国文人(尤其是贬谪诗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士人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闲情赋》与汉大赋:对陶渊明《闲情赋》审美趣尚的再认识
-
作者:
韩国良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趣尚 《闲情赋》 陶渊明 曲终奏雅
-
描述:对于陶渊明《闲情赋》"曲终奏雅"给其行文带来的矛盾,前人给出了多种解释。在这众多解释中,由于没有能将重点放在联系包括汉大赋在内的辞赋文本所共有的特征来考察,因而对于《闲情赋》以"曲终奏雅"为掩护,以行其宣情、骋辞之实的审美趣尚,探析仍然不够深入。
-
全文:对于陶渊明《闲情赋》"曲终奏雅"给其行文带来的矛盾,前人给出了多种解释。在这众多解释中,由于没有能将重点放在联系包括汉大赋在内的辞赋文本所共有的特征来考察,因而对于《闲情赋》以"曲终奏雅"为掩护,以行其宣情、骋辞之实的审美趣尚,探析仍然不够深入。
-
论元散曲中的屈原与陶渊明
-
作者:
吕海青 来源:山西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陶渊明 屈原 元散曲
-
描述:元散曲中有一大批作品涉及到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就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屈原与陶渊明。在这些作品中,元散曲家观点高度集中地表现出抑屈崇陶的思想倾向:对屈原忧念苍生、关心国事、为理想殉身的做法
-
全文:元散曲中有一大批作品涉及到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就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屈原与陶渊明。在这些作品中,元散曲家观点高度集中地表现出抑屈崇陶的思想倾向:对屈原忧念苍生、关心国事、为理想殉身的做法
-
“大欢止稚子”——读陶渊明诗《责子》
-
作者:
日尧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懒惰 五言诗 田园 诗歌 题名 肌肤 陶渊明 性格 白发 寄托
-
描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首题名《责子》的五言诗,是陶渊明以儿子们为内容的一首诗歌。名为责子,实乃以子为戏,借子开心、取乐。正如诗人在《止酒》诗中自言:
-
全文:,是陶渊明以儿子们为内容的一首诗歌。名为责子,实乃以子为戏,借子开心、取乐。正如诗人在《止酒》诗中自言:“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可见,诗人归隐田园后,最大的欢乐就寄托在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身上。
-
对陶学两大症结:"隐逸"与"忠晋"的创释:钟优民先生治陶贡献论:[陶渊明]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中国 传记
-
描述:对陶学两大症结:"隐逸"与"忠晋"的创释:钟优民先生治陶贡献论:[陶渊明]
-
陶渊明辞赋中的出世与入世
-
作者:
张永康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世 陶渊明 入世 辞赋
-
描述:陶渊明以隐逸诗人的形象著称于世,从对其辞赋的分析来看,陶渊明的归隐自有原因,归隐前后也不乏入世济天下的思想,归隐后仍在"兼济"与"独善"的矛盾中交织,且仍偶有"情执"的烦恼。本文试图以陶渊明的辞赋分析为基础,对其出世和入世的情结进行剖析,从而提炼出陶渊明的人格模式。
-
全文:陶渊明以隐逸诗人的形象著称于世,从对其辞赋的分析来看,陶渊明的归隐自有原因,归隐前后也不乏入世济天下的思想,归隐后仍在"兼济"与"独善"的矛盾中交织,且仍偶有"情执"的烦恼。本文试图以陶渊明的辞赋分析为基础,对其出世和入世的情结进行剖析,从而提炼出陶渊明的人格模式。
-
寻求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谈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
-
作者:
章继光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个性 情感 悲剧 人格
-
描述: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全文: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上页
1
2
3
...
5
6
7
...
39
40
4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