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2009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
-
作者:
魏松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报刊 索引
-
描述:1、“阮公”与“惠孙”:陶渊明《咏贫土》诗未明明人物考实/范子烨//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2、陶渊明的无弦琴与内丹修炼/吴国富//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3、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陶渊明晚年心态及成因探微
-
全文:1、“阮公”与“惠孙”:陶渊明《咏贫土》诗未明明人物考实/范子烨//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2、陶渊明的无弦琴与内丹修炼/吴国富//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3、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陶渊明晚年心态及成因探微
-
从陶渊明饮酒诗看其人生态度
-
作者:
唐雯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酒 人生态度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尤其是《饮酒诗》20首,更是诗人晚年的佳作,其中不仅包括了诗人安然处世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借酒托兴,抒怀写意,真正将酒作为表现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尤其是《饮酒诗》20首,更是诗人晚年的佳作,其中不仅包括了诗人安然处世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借酒托兴,抒怀写意,真正将酒作为表现
-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
作者:
上田武 李寅生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思想感情 生活方式 东晋时期 陶渊明 鲍照 继承关系 创新
-
描述: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隐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人物,诗人的晚年并没有离开故乡浔阳,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在六十三岁去世时,陶渊明作为当时刘宋王朝的人物,其所留下的双重特征,成为了一个极有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在陶渊明死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飘逸高洁的隐士一面为世人所瞩目,而他的诗
-
全文: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隐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人物,诗人的晚年并没有离开故乡浔阳,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在六十三岁去世时,陶渊明作为当时刘宋王朝的人物,其所留下的双重特征,成为
-
试论陶渊明的乐土情结
-
作者:
王友文 来源: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成阶段 桃源 《归去来兮辞》 理想社会 天道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晚年创作 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彼岸世界
-
描述:陶渊明晚年创作的《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历代各家议论,仁智互见,纷纭杂陈。陶渊明构想的那个“桃源社会”,无疑是产生这一巨大魅力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学人们对“桃花源理想
-
全文:陶渊明晚年创作的《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历代各家议论,仁智互见,纷纭杂陈。陶渊明构想的那个“桃源社会”,无疑是产生这一巨大魅力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学人们对“桃花源理想
-
[0图]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 全2册
-
作者:
苏轼 来源: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宋苏轼着。爲苏轼晚年谪居海南时所作追和陶渊明诗之诗集。其实,苏东坡爱好陶渊明诗,不仅因爲喜好陶诗闲散飘逸的韵味,则是由于仰慕他的爲人,更是因爲苏轼本人与陶渊明有极其相似的人生经历,有感而作。其云“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爲人,实有感焉。”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年),晋
-
全文:《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宋苏轼着。爲苏轼晚年谪居海南时所作追和陶渊明诗之诗集。其实,苏东坡爱好陶渊明诗,不仅因爲喜好陶诗闲散飘逸的韵味,则是由于仰慕他的爲人,更是因爲苏轼本人与陶渊明有极其相似
-
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
-
作者:
赵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归去 “和陶诗” “陶渊明”情结
-
描述: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
-
全文:。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
-
试论陶渊明的理想探求
-
作者:
张端喜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桃花源 政治理想 陶渊明 统治阶级 知识分子 田园诗人 探求 四个阶段 农村
-
描述:很多打击和挫折,但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时期,他的理想之火一直没有熄灭,为实现理想而作的探求一直没有停
-
全文:很多打击和挫折,但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时期,他的理想之火一直没有熄灭,为实现理想而作的探求一直没有停止。“陶潜酷似卧龙豪,千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这首诗正是对他一生探求理想的崇高评价。
-
从陶渊明遗风看更新观念
-
作者:
松明 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更新观念 外出务工 温饱 陶渊明 经济发展 田园诗人 农村改革 经济思想 农民
-
描述:的推动下,已经过上了衣食不愁、温饱有余的好生活,再不会有象诗翁晚年那样饥寒交迫,沿街乞讨,“行行至斯里,叩
-
全文:的推动下,已经过上了衣食不愁、温饱有余的好生活,再不会有象诗翁晚年那样饥寒交迫,沿街乞讨,“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的窘态了。但是,我们也发现,许多农民在温饱之后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当我们来到一个
-
贵在真朴 美在自然--陶渊明《乞食》语言特色赏析
-
作者:
魏丽君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通俗 五言诗 语言特色 得食 郭象注 贫困生 陶渊明 韩信 余意 言辞
-
描述:著名诗人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写照。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悲凉惨目的画面,真人真事,真境真情。“真者不假
-
全文:著名诗人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写照。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悲凉惨目的画面,真人真事,真境真情。“真者不假于物而自然也”(《庄子大宗事》郭象注)。纵观全篇,没有粉饰之痕,没有雕镂之迹,语言通俗明了,直白省净。诗中所叙不过是贫困失计,求食得食之事,看似平平淡
-
陶渊明农事诗作中所见渊明思想
-
作者:
朱路昕 来源:酒城教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精神 农事诗 儒家思想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的农事诗作不等同于其"田园诗",从农事诗作的角度来研究陶渊明的精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度。在陶渊明的农事诗作中,可见其亲身耕作、乐于农事,并深深体会到农人的辛苦,由此形成其对农人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情,并常引农人为同调和知己;在农事诗中,也可见陶渊明与孔孟轻视劳作的思想不同,但他对儒家思想是有矛盾
-
全文:的亲切感情,并常引农人为同调和知己;在农事诗中,也可见陶渊明与孔孟轻视劳作的思想不同,但他对儒家思想是有矛盾的;在陶渊明农事诗作中,可见其秉持的是原始道家精神,这是与当时魏晋名士们不同的。由此可见,陶渊明晚年对檀道济馈赠"麾而去之",正是其内在刚健精神品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