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直为亲旧故 未忍言索居——论陶渊明的人间情怀
作者: 马银华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和深情  人间情怀 
描述:陶渊明深得隐逸文化的真谛,他出世而不避世,隐居而不绝俗,是一个有人间情怀、有生活气息而又志趣高远的“隐逸诗人”。
全文:陶渊明深得隐逸文化的真谛,他出世而不避世,隐居而不绝俗,是一个有人间情怀、有生活气息而又志趣高远的“隐逸诗人”。
论唐宋文人对陶渊明文化解读之异同
作者: 李红霞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陶诗  宋人  陶渊明  隐逸 
描述:陶渊明以其自然纯朴的人生境界和简淡真淳的美境界为唐宋文人所仰慕,但时代精神和个人审美趣尚的歧异,唐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的理解择尚也有所不同。本文即以唐宋文人对其受容及其历史动因为基点进行考察
全文:陶渊明以其自然纯朴的人生境界和简淡真淳的美境界为唐宋文人所仰慕,但时代精神和个人审美趣尚的歧异,唐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的理解择尚也有所不同。本文即以唐宋文人对其受容及其历史动因为基点进行考察
析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作者: 孙晓梅  来源:武警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实践  独立人格  生命哲学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诗文所体现的理想和追求,其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体现了他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追求道德完善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寻找独立的人格进行了一次可贵的尝试。
全文:陶渊明诗文所体现的理想和追求,其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体现了他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追求道德完善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寻找独立的人格进行了一次可贵的尝试。
陶渊明六十三岁说补证
作者: 韩国良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寿  63岁  陶渊明  补证 
描述:前人对陶渊明的年寿总共有六种看法:63岁说、76岁说、56岁说、51岁说、52岁说、59岁。在这六种看法中,以63岁说最为可信,因为这一说法史有明文,这一说法去古最近,这一说法与陶渊明的诗文抵触最小。
全文:前人对陶渊明的年寿总共有六种看法:63岁说、76岁说、56岁说、51岁说、52岁说、59岁。在这六种看法中,以63岁说最为可信,因为这一说法史有明文,这一说法去古最近,这一说法与陶渊明的诗文抵触最小。
论陶渊明率真平和的个性人格
作者: 马银华  来源: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度  陶渊明  率真平和 
描述:陶渊明人格的突出特点是率性而为、任真自得,但率性而不任性,任真而不任诞,这与他崇尚老庄哲学和家庭的熏染有直接关系,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魏晋风度都给他很大影响。由于他的独特性格,成就了他在中国诗坛上的重要地位。
全文:陶渊明人格的突出特点是率性而为、任真自得,但率性而不任性,任真而不任诞,这与他崇尚老庄哲学和家庭的熏染有直接关系,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魏晋风度都给他很大影响。由于他的独特性格,成就了他在中国诗坛上的重要地位。
论陶渊明艺术创作中的“率真”之性
作者: 刘贤伦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率真”之性  陶渊明  艺术创作 
描述:陶渊明在诗文中直白地写出自己物质生活的匮乏、洒脱不羁的人生及归隐田园的乐趣,充满了“率真”之性。陶渊明艺术创作中的“率真”之性来自于他朴直、率真的人生观、美学观。
全文:陶渊明在诗文中直白地写出自己物质生活的匮乏、洒脱不羁的人生及归隐田园的乐趣,充满了“率真”之性。陶渊明艺术创作中的“率真”之性来自于他朴直、率真的人生观、美学观。
试论陶渊明之悲情与解脱
作者: 曹庆鸿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鲁迅先生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全文:鲁迅先生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试论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被忽视与被重视
作者: 陈晓红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忽视  陶渊明  重视  读者  苏轼  接受 
描述:试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陶渊明作品的流传和读者的接受情况 ,以时代的发展为自然分期 ,试图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由隐到显 ,由认识不多到有分歧、怀疑 ,最后到不断肯定的过程。渊明生前以隐居闻 ,不以诗名显 ,到后来他的文学价值不断得到确认 ,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审美风尚、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异以及个
全文:试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陶渊明作品的流传和读者的接受情况 ,以时代的发展为自然分期 ,试图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由隐到显 ,由认识不多到有分歧、怀疑 ,最后到不断肯定的过程。渊明生前以隐居闻 ,不以诗名显 ,到后来他的文学价值不断得到确认 ,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审美风尚、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异以及个人经历皆有密切关系。事实上 ,陶渊明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到了初唐以后 ,特别是到了宋代才得到充分肯定的 ,而这与苏轼有着极大的关系。
桃源何处寻:陶渊明“桃花源”探略
作者: 颛孙张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闭性  《桃花源记》  社会审美理想  旅游地  散文  陶渊明  地址  考证  地理环境 
描述:我国伟人的诗人陶渊明著有三大奇文:一曰《归去来辞》,二曰《桃花源记》,三曰《五柳先生传》。这三篇奇文影响巨大,而以《桃花源记》尤甚。《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丽虚幻、长期与世隔绝的神异世界——桃花源,它是陶渊明社会审美理想的最完美体现,淳朴优美的桃源境界,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引起后人的无数遐想。《桃花源
全文:我国伟人的诗人陶渊明著有三大奇文:一曰《归去来辞》,二曰《桃花源记》,三曰《五柳先生传》。这三篇奇文影响巨大,而以《桃花源记》尤甚。《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丽虚幻、长期与世隔绝的神异世界——桃花源,它是陶渊明社会审美理想的最完美体现,淳朴优美的桃源境界,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引起后人的无数遐想。《桃花源记》问世以后,每逢乱世,人们就会想到避乱的世外桃源。因此,寻得桃源好避秦、避秦何处是桃源之类的诗句,就常常在历代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出现:如唐代王维《桃源行》、韩
陶渊明的“意静”
作者: 刘传卫  来源: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静  质朴自然  率真 
描述:陶渊明诗歌"质朴自然"、"真"意永存的美学特质与他的创作心态息息相关。他的创作始终钟情于"意静",且不同于文艺理论家常提到的"意境"。"意境"强调主观感情必须与客观环境结合(情景交融);而陶渊明的"意境"强调的只是其主观感受(主观心态),不着意在特定的"境"上,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作者那份独有的心情—
全文:陶渊明诗歌"质朴自然"、"真"意永存的美学特质与他的创作心态息息相关。他的创作始终钟情于"意静",且不同于文艺理论家常提到的"意境"。"意境"强调主观感情必须与客观环境结合(情景交融);而陶渊明的"意境"强调的只是其主观感受(主观心态),不着意在特定的"境"上,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作者那份独有的心情———静。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