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曹操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的“大”与“小”
-
作者:
李景钢 来源:作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境界 曹操 陶渊明
-
描述:曹操和陶渊明同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但是两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一个拥兵百万,四方征讨,统一北方,号称一代奸雄;一个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悠然采菊,誉为千载一隐。本文对他们极端的人生境界进行了辩证性的分析,希望对于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构筑能够有所补益。
-
全文:曹操和陶渊明同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但是两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一个拥兵百万,四方征讨,统一北方,号称一代奸雄;一个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悠然采菊,誉为千载一隐。本文对他们极端的人生境界进行了辩证性的分析,希望对于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构筑能够有所补益。
-
隐士与世情——陶渊明《和刘柴桑》诗析义
-
作者:
钟书林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庐 《归去来兮辞》 柴桑 采菽堂古诗选 昭昧詹言 陶诗 芳芷 析义 时见 春醪
-
描述: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全文: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造与突破
-
作者:
武海波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改造与突破 贡献
-
描述:西晋末年开始流行的玄言诗统治诗坛近百年,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把诗变成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文字,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而陶渊明的出现,将玄言诗真正拉回到诗的轨道上来。他用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去说明所要表达的哲理,具有当时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形象性,所
-
全文:西晋末年开始流行的玄言诗统治诗坛近百年,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把诗变成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文字,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而陶渊明的出现,将玄言诗真正拉回到诗的轨道上来。他用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去说明所要表达的哲理,具有当时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形象性,所以对玄言诗是一种改造,又是一种突破,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
试论白居易对陶渊明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
作者:
张曼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陶渊明 中隐 隐逸 接受
-
描述:白居易夙慕陶渊明为人,其人格诗文亦深受其影响。考证其生平,他既受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精神感召,又不接受其贫寒困顿的一面。结合中唐社会倾向及自身实际状况,白居易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隐理论,发展了自魏晋以来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
全文:白居易夙慕陶渊明为人,其人格诗文亦深受其影响。考证其生平,他既受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精神感召,又不接受其贫寒困顿的一面。结合中唐社会倾向及自身实际状况,白居易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隐理论,发展了自魏晋以来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
隐士与世情:陶渊明《和刘柴桑》诗析义
-
作者:
钟书林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吴瞻泰 陶诗 诗歌 谷风 山泽 陶渊明 方东树 隐士 废墟
-
描述: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全文: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由陶渊明出仕与归隐看他的为人处事上的自私性
-
作者:
忻凌辰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
描述:根据传统观点,陶渊明的个人思想和人格的魅力一直为人所推崇。认为他是中国历代以来文人的高风亮节和洁身自好的象征。同时,陶渊明的归隐,也被视为是他在壮志难酬的情境之下对于黑暗现实的自觉反抗。然而,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生平的研究,揭示陶渊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据此得以更好地了解陶渊明为人。
-
全文:根据传统观点,陶渊明的个人思想和人格的魅力一直为人所推崇。认为他是中国历代以来文人的高风亮节和洁身自好的象征。同时,陶渊明的归隐,也被视为是他在壮志难酬的情境之下对于黑暗现实的自觉反抗。然而,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生平的研究,揭示陶渊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据此得以更好地了解陶渊明为人。
-
论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创作理念的相似性
-
作者:
邱瑜毅 张莲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清新自然 陶渊明 真情流露 创作理念
-
描述:作为湖畔诗人之一的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而陶渊明(365—427A.D.)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两位诗人尽管生活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时空国度,却有着类似的诗歌创作理念。他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一特色—对真情实感的细致表达。
-
全文:作为湖畔诗人之一的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而陶渊明(365—427A.D.)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两位诗人尽管生活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时空国度,却有着类似的诗歌创作理念。他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一特色—对真情实感的细致表达。这两位伟大的诗人通过各自的作品为文学世界增添着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
论陶渊明的“志道”之学与“立名垂世”思想
-
作者:
孟国中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立名垂世 立德 陶渊明 不朽 立功 士志于道
-
描述:"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
-
全文:"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
陶渊明的率真魅力及对人生的彻悟
-
作者:
岳小霞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世思想 率真 陶渊明 传统教育 魏晋玄学 “学而优则仕” 人格魅力 人生
-
描述:一、自然、率真的人格魅力诗人自幼受儒家的传统教育,深谙儒家"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的用世思想,但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宅心玄远、清淡无为、旷达超然对他的影响是很深的,然而陶公的人格理想决不
-
全文:一、自然、率真的人格魅力诗人自幼受儒家的传统教育,深谙儒家"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的用世思想,但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宅心玄远、清淡无为、旷达超然对他的影响是很深的,然而陶公的人格理想决不
-
兼济谋食归隐:试论陶渊明的人生之路
-
作者:
范璠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谋食 陶渊明 兼济 人生
-
描述:陶渊明有儒家兼济与独善的思想,但其中更多的是渗透着道家的避世和全生思想,其人生道路是从兼济到谋食再到归隐.既然在乱世中兼济无成,只能求生,包括避祸与谋食.避祸是既避人间刑戮,也避天刑.而当谋食与人格发生冲突时,只能是归隐.陶渊明在归隐中借助诗与酒顺物游心,从另一意义上成就了自己.
-
全文:陶渊明有儒家兼济与独善的思想,但其中更多的是渗透着道家的避世和全生思想,其人生道路是从兼济到谋食再到归隐.既然在乱世中兼济无成,只能求生,包括避祸与谋食.避祸是既避人间刑戮,也避天刑.而当谋食与人格发生冲突时,只能是归隐.陶渊明在归隐中借助诗与酒顺物游心,从另一意义上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