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诗歌的生态意识
-
作者:
郑倩 胡三林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生态意识
-
描述:陶渊明诗歌中有众多自然之景和田园物象描写,这些诗歌意象没有经过华美的辞藻渲染,也无刻意雕琢之痕迹,其中孕育着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全文:陶渊明诗歌中有众多自然之景和田园物象描写,这些诗歌意象没有经过华美的辞藻渲染,也无刻意雕琢之痕迹,其中孕育着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一段无法安放的青春:读陶渊明《闲情赋》
-
作者:
查紫阳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想象 闲情赋 陶渊明 单相思
-
描述:晋宋之际,陶渊明撰万古流芳之《闲情赋》,真挚地描摹了单恋之悲喜。其优美之极的诗境,其十愿十悲的超凡想象,影响后人至深。
-
全文:晋宋之际,陶渊明撰万古流芳之《闲情赋》,真挚地描摹了单恋之悲喜。其优美之极的诗境,其十愿十悲的超凡想象,影响后人至深。
-
人生实难:谈陶渊明的世俗情结
-
作者:
陈海玲 温志平 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世俗情结 积极入世
-
描述:陶渊明是一个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的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在后人眼中他是一位超然洒脱的隐士形象。但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仕而隐,隐而仕,反反复复达五次之多,貌似闲云野鹤、超然世外的陶渊明,实则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难解的世俗情结。
-
全文:陶渊明是一个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的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在后人眼中他是一位超然洒脱的隐士形象。但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仕而隐,隐而仕,反反复复达五次之多,貌似闲云野鹤、超然世外的陶渊明,实则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难解的世俗情结。
-
陶渊明生存困境分析
-
作者:
魏超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孝武帝 仕隐 困境分析 陶渊明
-
描述:东晋孝武帝十八年(393年)至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历经十三载仕隐交替的生涯,从此征召不就,没身未仕。
-
全文:东晋孝武帝十八年(393年)至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历经十三载仕隐交替的生涯,从此征召不就,没身未仕。
-
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轨迹:论陶渊明诗文意象的象征意蕴
-
作者:
刘松来 张松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象征意蕴 陶渊明 精神自由 意象
-
描述: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大多具有一种象征意蕴,并与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在彻底归隐前及归隐初期,其诗文中的核心象征性意象大致为鸟、园田、门(窗),归隐后期则主要为鸟、桃花源、舟、宅、松、菊、酒。象征性意象不仅使陶渊明的诗文呈现出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也折射、隐示出诗人追求精神自
-
全文:、宅、松、菊、酒。象征性意象不仅使陶渊明的诗文呈现出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也折射、隐示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轨迹。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初极狭
-
全文: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初极狭
-
陶渊明生存困境分析
-
作者:
马超 魏超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孝武帝 士不遇 园田居 东晋 困境分析 生存 用世精神 质性自然 陶渊明 道法自然
-
描述:东晋孝武帝十八年(393年)至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历经十三载仕隐交替的生涯,从此征召不就,没身未仕。乍看来,陶渊明自始至终无意于仕宦。《归园田居》其一中他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暗示他归隐山林正是夙愿。
-
全文:东晋孝武帝十八年(393年)至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历经十三载仕隐交替的生涯,从此征召不就,没身未仕。乍看来,陶渊明自始至终无意于仕宦。《归园田居》其一中他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暗示他归隐山林正是夙愿。
-
陶渊明为何专弹无弦琴?
-
作者:
刘隆有 来源:百家讲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陶渊明生平有两个爱好:喝酒、读书,喝酒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这在《五柳先生传》中有着诗意盎然的描摹。其实,陶渊明还特痴迷于弹琴。 陶渊明在诗文中自述“少学琴书”,学琴学得很早,学得忘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从此与琴不离不弃,为能一心一意“卧起弄琴书”,竟不惜绝交息游,不惜辞官归隐,困穷终
-
全文:琴弹得也还有点儿意思,明天就请您也把琴带上,咱俩一起边弹边饮吧,就是典出陶渊明。此情此景,怕是仙人也难以模拟。 陶渊明整天抱着一个无弦无徽的木板木箱,抚弄来抚弄去,开始人们只是觉得新鲜怪异好玩儿,久而久之就难免形成一种近乎共识的猜疑:这老先生怕是压根儿不懂音乐,不过拿块木头扎扎架子,过把弹琴之瘾而已。
-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中国古代文学史 创作方法 诗歌内容 山水诗派 陶渊明 田园诗 人生经历
-
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和谢灵运不仅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也是著名的大诗人,他们分别开创了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成为两派的先驱人物。同时,二人都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但二人的归隐和诗风各异。本文着重从思想、归隐、诗歌内容和题材、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来比较陶谢二人,目的在于通过比较,指出二人
-
全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和谢灵运不仅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也是著名的大诗人,他们分别开创了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成为两派的先驱人物。同时,二人都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但二人的归隐和诗风各异。本文着重从思想、归隐、诗歌内容和题材、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来比较陶谢二人,目的在于通过比较,指出二人对于文学发展的贡献。
-
“处”与“出”: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
作者:
张淑焕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处” 陶渊明 “出”
-
描述: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研究一直是文学论题中热点的话题,陶谢的比较也是古已有之的话题,一方面因为陶谢生活的时代接近,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都由晋入宋,且在刘宋历经武帝、少帝、文帝三朝而卒于永嘉年间的诗人;另一方面,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人分别作为我国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的代表和奠基人,在
-
全文:田园诗和山水诗中的创作中不同的精神诉求。第3章陶渊明的“处”之一端的选择和谢灵运“出”之一端的选择在各自仕途经历和人生归宿方面的影响。陶渊明在十余年的仕宦经历后,终可彻底放弃出仕为官而处隐南山之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