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真意”探微——从沈从文一篇遗文得到的启示
作者: 郭杰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商山    自然观    人生观  隐逸传统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中,“南山”和“商山”是各有含义、语境不同的,陶渊明所敬仰的“商山四皓”是高洁隐逸之士的典型,并不包含沈从文所说的出山辅政的因素。但沈从文的遗文仍具有启发意义。过去谈论陶渊明多从老庄以来的道家哲学以至于魏晋玄学思想这一传统中追溯渊源,但今天看来,还应该从商周之际隐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秦
全文:在陶渊明的诗中,“南山”和“商山”是各有含义、语境不同的,陶渊明所敬仰的“商山四皓”是高洁隐逸之士的典型,并不包含沈从文所说的出山辅政的因素。但沈从文的遗文仍具有启发意义。过去谈论陶渊明多从老庄以来
从陶渊明的咏史诗考察其所期待的自我形象
作者: 边利丰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历史镜像  自我形象  咏史诗 
描述:陶渊明咏史诗所表现的并非单纯的怀古、崇古意识,而是意图使历史的光芒进入并照亮现实,将古人的事迹纳入现实性语境当中,以古现今。陶渊明怀古是以古人的境界来反衬自己的情怀,以古人的穷通得失之际遇抒发
全文:陶渊明咏史诗所表现的并非单纯的怀古、崇古意识,而是意图使历史的光芒进入并照亮现实,将古人的事迹纳入现实性语境当中,以古现今。陶渊明怀古是以古人的境界来反衬自己的情怀,以古人的穷通得失之际遇抒发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作者: 夏中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儒内道  儒大于道  陶渊明  朱光潜  学者议政 
描述:将陶的角色人格选择与其因袭语境的大错位,所激化的、持续一生的心灵震荡,读作是陶诗赖以发生的价值本源。而
全文:将陶的角色人格选择与其因袭语境的大错位,所激化的、持续一生的心灵震荡,读作是陶诗赖以发生的价值本源。而朱光潜所以在1945年刻意将陶说成是"儒大于道",客观上,是为其在1947-1948年间的"学者议政"即自我角色转换,提供了隐喻性预言。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作者: 杨静  来源:世界家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水性情  陶渊明  诗意人生 
描述:通过对陶渊明人生历程、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的认识和研究,我们看到了一个过着诗一般的生活,持着审美化的人生态度的陶渊明.
全文:通过对陶渊明人生历程、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的认识和研究,我们看到了一个过着诗一般的生活,持着审美化的人生态度的陶渊明.
从陶渊明饮酒诗看其人生态
作者: 唐雯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态度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尤其是《饮酒诗》20首,更是诗人晚年的佳作,其中不仅包括了诗人安然处世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借酒托兴,抒怀写意,真正将酒作为表现精神世界的主要意象,使这一客观外在之物转化为主观心灵的内在之物。通过饮酒诗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人追求自然本真的理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尤其是《饮酒诗》20首,更是诗人晚年的佳作,其中不仅包括了诗人安然处世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借酒托兴,抒怀写意,真正将酒作为表现精神世界的主要意象,使这一客观外在之物转化为主观心灵的内在之物。通过饮酒诗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人追求自然本真的理想和刚正不阿的品格。
浅析《闲情赋》的主旨及陶渊明的人生态
作者: 韩雅薇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节制  人生态度  闲情赋  陶渊明 
描述:对于陶渊明的《闲情赋》,历来争议颇多。结合《闲情赋》的文本,笔者认为它是作者的真实感情的流露,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大胆肯定与追求。通过分析陶渊明对情感的处理方式,揭示他的节制人生的态度。
全文:对于陶渊明的《闲情赋》,历来争议颇多。结合《闲情赋》的文本,笔者认为它是作者的真实感情的流露,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大胆肯定与追求。通过分析陶渊明对情感的处理方式,揭示他的节制人生的态度。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陶诗的和谐境界
作者: 谢高通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谐观  诗意观  自然观  陶渊明  真我观 
描述:20世纪以来对陶诗的研究使"陶学"成为一门"显学",勘与《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相媲美。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陶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研究、陶诗内容与艺术研究、陶诗的文献学研究等。而陶渊明对人生的态度、陶诗所创造的和谐境界,在今天仍有其现
全文:20世纪以来对陶诗的研究使"陶学"成为一门"显学",勘与《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相媲美。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陶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研究、陶诗内容与艺术研究、陶诗的文献学研究等。而陶渊明对人生的态度、陶诗所创造的和谐境界,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如何加以阐发,使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本文进行研究的重点。
谈陶渊明的生态思想:以田园诗为例
作者: 马艳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和谐  田园风光  自然美  人与人  陶渊明  田园诗  生态思想  农村生活  人与自然  生态美学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的大诗人,也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田园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他写田园风光,主要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景物,农村的生活和农人的劳动,以及农民和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以及对纯洁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的大诗人,也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田园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他写田园风光,主要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景物,农村的生活和农人的劳动,以及农民和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以及对纯洁
殊途同归的旷达之风:论陶渊明与苏轼的人生态
作者: 方静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人生  苏轼  态度  差异 
描述:陶渊明看到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放弃了仕途,转而寻求田园生活的快乐,于通透中展现着安乐;苏轼则为兼济天下等待了一生,为寻求生存,他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在期盼中度过一生.两人对人生的选择截然不同:放弃与等待、通透与淡然、安乐与期盼.
全文:陶渊明看到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放弃了仕途,转而寻求田园生活的快乐,于通透中展现着安乐;苏轼则为兼济天下等待了一生,为寻求生存,他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在期盼中度过一生.两人对人生的选择截然不同:放弃与等待、通透与淡然、安乐与期盼.
陶渊明生态文化对班级软文化建设的启示
作者: 崔志钰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生态文化  班级  世外桃源  陶渊明  文化建设  和谐相处  田园诗人 
描述:陶渊明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恬静和谐、民风纯朴、极富人情味的美好社会。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和谐相处,悠然自得,享受着宁静幸福之乐。班级软文化建设就是需要将这“世外桃源”变成“校内桃源”。
全文:陶渊明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恬静和谐、民风纯朴、极富人情味的美好社会。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和谐相处,悠然自得,享受着宁静幸福之乐。班级软文化建设就是需要将这“世外桃源”变成“校内桃源”。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29 30 3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