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委运任 返朴归真——浅论陶渊明的艺术及人生观
作者: 胡勇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陶渊明  人生观  自然 
描述: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全文: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聊且凭往,终返班主庐”-陶渊明前期生活、事迹评述
作者: 高建新  来源: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诗人  事迹  陶渊明  诗歌创作  人格  《归去来兮辞并序》 
描述:陶渊明的前期生活主要指陶渊明的少年,青年及壮年的前一阶段,陶渊明的前期生活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陶渊明29岁之前,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第二时期,陶渊明29-41岁,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矛盾生活的开始,也是他经历最丰富的时期,对于其思想的最终形成,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他先后有过五次
全文:陶渊明的前期生活主要指陶渊明的少年,青年及壮年的前一阶段,陶渊明的前期生活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陶渊明29岁之前,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第二时期,陶渊明29-41岁,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矛盾生活的开始,也是他经历最丰富的时期,对于其思想的最终形成,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他先后有过五次出仕。《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即总结了其半生的生活,又提示了其归耕隐居的独特意义。对于了解聊渊明的人格和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浅论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之因
作者: 刘青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陶渊明  个人  隐逸情怀 
描述:作为中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率真个性,儒道兼修的思想修为,坎坷起伏的官宦生涯。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全文:作为中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率真个性,儒道兼修的思想修为,坎坷起伏的官宦生涯。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浅论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之因
作者: 刘青  来源:学理论(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陶渊明  个人  隐逸情怀 
描述:作为中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率真个性,儒道兼修的思想修为,坎坷起伏的官宦生涯。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全文:作为中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率真个性,儒道兼修的思想修为,坎坷起伏的官宦生涯。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陶渊明手中拈花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拈花微笑”的故事并不见于早期的佛典,《大梵天王问决疑经》这本书大概在唐代后期才出现于中国,所以许多人怀疑它是一部伪经。很大的可能,“拈花微笑”其实是禅宗逐渐盛行以后虚构出来的故事,是禅宗面向佛祖的一种文学性溯源。那么,禅宗忽略语言而崇尚“妙悟”的精神,在佛教原来的思想传统里有没有依据呢?那还是有
全文:“拈花微笑”的故事并不见于早期的佛典,《大梵天王问决疑经》这本书大概在唐代后期才出现于中国,所以许多人怀疑它是一部伪经。很大的可能,“拈花微笑”其实是禅宗逐渐盛行以后虚构出来的故事,是禅宗面向佛祖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统
作者: 张二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志在兼济  道统说  桃源理想  曾点气象 
描述:在玄盛行的东晋,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却以儒学为根本.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志在兼济、心怀王道的价值取向,也讴歌了孔颜之乐、曾点气象等人生境界.他在对儒学的历史反思中,还流露出了强烈的道统意识.陶渊明思索并体验过的一些问题,成为以后宋代理学中的重要课题.
全文:在玄盛行的东晋,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却以儒学为根本.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志在兼济、心怀王道的价值取向,也讴歌了孔颜之乐、曾点气象等人生境界.他在对儒学的历史反思中,还流露出了强烈的道统意识.陶渊明思索并体验过的一些问题,成为以后宋代理学中的重要课题.
刍议陶渊明平淡谆美的自然诗风
作者: 郭直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淳美  儒道  自然 
描述: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陶渊明的思想很复杂,儒道都对他的思想取舍调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用自然作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与
全文: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陶渊明的思想很复杂,儒道都对他的思想取舍调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用自然作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与
陶渊明的人情物理
作者: 荣茂根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士不遇  园田居  饮酒  刘裕  陶渊明  杂诗  颜延之  江州刺史  人情物理  太武帝 
描述:(一)陶渊明主要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主上昏乱,将相交争,世族火并,变乱蜂起,兵连祸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道二教上上下下,广为流布,而祸害之深广,甚使诗人震惊。诗人出生之年(365年),晋哀帝轻信方士,服药求长生,反中毒而死,年仅二十五。十六年后,晋太武帝亲奉佛法,建“精舍”于宫内,请僧人
全文:(一)陶渊明主要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主上昏乱,将相交争,世族火并,变乱蜂起,兵连祸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道二教上上下下,广为流布,而祸害之深广,甚使诗人震惊。诗人出生之年(365年),晋
陶渊明与加里·斯奈德自然观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 李显文 任明崇  来源:外语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陶渊明  加里.斯奈德  差异性 
描述:在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和自然与人关系紧张的今天,比较"全隐"的陶渊明与"半隐"的加里.斯奈德自然观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表面上看,二位诗人非常相似,但因时代语境、人生历程和儒道接受的差异,二者的自然观相去甚远:前者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化自然观",后者是以生态为中心的"生态自然观"。
全文:在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和自然与人关系紧张的今天,比较"全隐"的陶渊明与"半隐"的加里.斯奈德自然观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表面上看,二位诗人非常相似,但因时代语境、人生历程和儒道接受的差异,二者的自然观相去甚远:前者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化自然观",后者是以生态为中心的"生态自然观"。
王维、陶渊明隐逸后诗风的不同走向
作者: 雷文学  来源:求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分野  王维  隐居  陶渊明 
描述:王维、陶渊明隐居后诗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陶渊明在隐居中以健朗纯真的性情体验了生存困境,他面向自然对生命作出了开拓和升华,后期诗风宁静亲切,意蕴深厚,呈现出泛神论色彩。而王维无力正视生存困境,逃进的世界,其后期诗歌宁静萎弱,成为观念的符号。
全文:王维、陶渊明隐居后诗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陶渊明在隐居中以健朗纯真的性情体验了生存困境,他面向自然对生命作出了开拓和升华,后期诗风宁静亲切,意蕴深厚,呈现出泛神论色彩。而王维无力正视生存困境,逃进的世界,其后期诗歌宁静萎弱,成为观念的符号。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71 72 7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