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宋词与陶渊明
作者: 王慧刚  来源:北京:新华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宋词与陶渊明的关系,采取整体结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整体而言,书中从五种宋词题材(隐逸词、闲适词、祝寿词、节序词、咏物词)论述宋词对陶诗的接受;就个体而言,选取苏轼、辛弃疾、张炎三位词人作为个案分析陶渊明对宋代词人的影响。
全文: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宋词与陶渊明的关系,采取整体结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整体而言,书中从五种宋词题材(隐逸词、闲适词、祝寿词、节序词、咏物词)论述宋词对陶诗的接受;就个体而言,选取苏轼、辛弃疾、张炎三位词人作为个案分析陶渊明对宋代词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脱俗与入俗
作者: 李春芳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入俗  脱俗  闲情赋并序  矛盾思想 
描述:陶渊明的《闲情赋》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璧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闲情赋并序》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他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诗经》文化对他的浸染。
全文:陶渊明的《闲情赋》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璧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闲情赋并序》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他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诗经》文化对他的浸染。
“见”南山还是“望”南山?—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诗眼
作者: 孙绍振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梦溪笔谈》  诗眼  《饮酒》  陶渊明  《人间词话》  “望”  “见”字 
描述:中国古典诗话有“以一字论工拙”的传统,这在世界诗歌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从沈括《梦溪笔谈》、苏轼《东坡志林》一直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争论了八九百年。
全文:中国古典诗话有“以一字论工拙”的传统,这在世界诗歌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从沈括《梦溪笔谈》、苏轼《东坡志林》一直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争论了八九百年。
说说陶渊明的仕与隐
作者: 李涛  来源:南国早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涛(南宁)朱光潜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见朱光潜《陶渊明》)可见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欧阳修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真正认识到陶渊明文学成就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把陶渊明的多首诗篇选入
全文:李涛(南宁)朱光潜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见朱光潜《陶渊明》)可见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欧阳修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真正认识到陶渊明文学成就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把陶渊明的多首诗篇选入
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作者:暂无 来源:太仓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涛(南宁)朱光潜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见朱光潜《陶渊明》)可见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欧阳修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真正认识到陶渊明文学成就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把陶渊明的多首诗篇选入
全文:李涛(南宁)朱光潜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见朱光潜《陶渊明》)可见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欧阳修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真正认识到陶渊明文学成就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把陶渊明的多首诗篇选入
诗意的栖居——说生态诗人陶渊明
作者: 张虎昇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栖居  艺术家  陶渊明  诗意  生态  感情色彩  座次表  朱自清  文学家 
描述:苏轼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东坡先生视陶渊明为古今第一诗人。作为后世的读者,我们难以认同这个太带感情色彩的结论。把古代的文学家或者艺术家。用第一、第二的方式来排个精确座次表。这种做法本身就带有十分明显的主观性,朱自清在为萧
全文:苏轼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东坡先生视陶渊明为古今第一诗人。作为后世的读者,我们难以认同这个太带感情色彩的结论。把古代
自由观念的中国面孔:论陈寅恪、吴昌硕对陶渊明的思想认祖
作者: 夏中义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面孔  陈寅恪  文化神州  吴昌硕  陶渊明  自由观念 
描述:远在"五四"新文化启蒙之前,中国面孔的自由观念早在儒生—知识者群落流播甚久。若以1919年"五四"为时间下限,则从陶潜(369~427)算起,它已流传近1500年;从苏轼(1013~1101)算起
全文:远在"五四"新文化启蒙之前,中国面孔的自由观念早在儒生—知识者群落流播甚久。若以1919年"五四"为时间下限,则从陶潜(369~427)算起,它已流传近1500年;从苏轼(1013~1101)算起
陶渊明:真性情,不做作
作者: 杨民仆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归去来兮辞》  采菊东篱下  玄言  陶征士诔并序  想到做到  真性情  范俊  畅快淋漓  道济 
描述:陶渊明蛮可爱的,是爱憎分明的一个人——喜欢的事,想到做到,畅快淋漓;讨厌的事,说走就走,彻彻底底。为官、做人、写诗,他都追求自然、简单,洗尽铅华见真纯。也许,因为有一份自然心,有一腔田园情,他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心境和世界——这正是后来者,诸如江淹、苏轼,虽有大才,却只能忘尘、
全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心境和世界——这正是后来者,诸如江淹、苏轼,虽有大才,却只能忘尘、不能居上的关键所在。(范俊强)
辛弃疾学不了陶渊明
作者: 彭玉平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羊城晚报》  见其  瑞鹧鸪  向山  下判断  老来  盈樽  陶令  京口  端可 
描述: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读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
全文: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读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
书法世界中的陶渊明
作者: 陈大利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  陶渊明  接受 
描述:随着陶渊明的诗文在后世流传日广,以陶渊明诗文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也日益增多,考察书法史上与陶渊明相关的书法作品,可知现存的陶渊明书法"真迹"并不可靠。梳理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及宋代之后的书法家赵孟頫、文征明等人慕陶、和陶、书陶的史实,从中可见陶渊明在书法世界中的广泛接受。
全文:随着陶渊明的诗文在后世流传日广,以陶渊明诗文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也日益增多,考察书法史上与陶渊明相关的书法作品,可知现存的陶渊明书法"真迹"并不可靠。梳理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及宋代之后的书法家赵孟頫、文征明等人慕陶、和陶、书陶的史实,从中可见陶渊明在书法世界中的广泛接受。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21 22 2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