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委运任化 返朴归真——浅论陶渊明的艺术及人生观
-
作者:
胡勇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陶渊明 人生观 自然
-
描述: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
全文: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
从宋词看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
作者:
周期政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风度 人格 意象 接受
-
描述:陶渊明作为意象在宋词中的广泛使用,说明陶渊明在宋代已被广泛接受。宋人主要是从人格认同上来接受陶渊明的,他的真淳、自由、达观、傲世、安贫的人格深受宋人的喜爱。他机智风趣、潇洒飘逸、超脱闲雅的魏晋风度也让宋人叹服,而对他愤世情怀的忽视与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在词中也是显而易见。
-
全文:陶渊明作为意象在宋词中的广泛使用,说明陶渊明在宋代已被广泛接受。宋人主要是从人格认同上来接受陶渊明的,他的真淳、自由、达观、傲世、安贫的人格深受宋人的喜爱。他机智风趣、潇洒飘逸、超脱闲雅的魏晋风度也让宋人叹服,而对他愤世情怀的忽视与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在词中也是显而易见。
-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
作者:
张再林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陶渊明 苏轼 接受
-
描述: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而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又将白居易所开其端绪
-
全文: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而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又将白居易所开其端绪
-
“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篇)——论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
-
作者:
孟二冬 来源: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方式 “无弦琴” 陶渊明 唐代 禅学
-
描述: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无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无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其涉及面之广泛,思考之深刻,启示意义之重大,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本文上篇,论述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文章分别从五个不同
-
全文: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无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无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其涉及面之广泛,思考之深刻,启示
-
陶渊明为何遁入田园
-
作者:
庄荣萍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陶渊明 田园诗 教学参考 背景知识
-
描述:陶渊明为何遁入田园
-
陶渊明的立志基础
-
作者:
王廷箴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时代背景 诗人 古籍 立志基础 社会交往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一生,立志于“大济苍生”。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阅览古籍,时世造就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作些探讨。期借古贤之鉴,以励今人之志,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
-
全文:陶渊明一生,立志于“大济苍生”。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阅览古籍,时世造就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作些探讨。期借古贤之鉴,以励今人之志,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
-
[0图]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与中国闲情
-
作者:
韦凤娟 来源:济南:济南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隐士(学科: 人物研究) 文化 地点: 中国)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隐士 学科: 研究
-
描述:该书分为“人人心中有一个陶渊明”、“荆棘丛中绽出的花朵”以及“陶渊明的魅力”三大部分内容。书中探讨了陶渊明作为一个庐山脚下默默无闻的躬耕者,为什么会受到千古文人的推崇等问题。
-
全文:该书分为“人人心中有一个陶渊明”、“荆棘丛中绽出的花朵”以及“陶渊明的魅力”三大部分内容。书中探讨了陶渊明作为一个庐山脚下默默无闻的躬耕者,为什么会受到千古文人的推崇等问题。
-
[0图]文人的理想品格 从陶渊明到苏轼
-
作者:
张亚新 来源:济南:济南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物研究) 李白 李白(学科: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苏轼(学科: 苏轼
-
描述:本书针对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评析,通过阐述其理想品格的表现,及其品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影响等获得总体印象。
-
全文:本书针对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评析,通过阐述其理想品格的表现,及其品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影响等获得总体印象。
-
尘几: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问题初探
-
作者:
田晓菲 来源:中国学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思想感情 陶渊明 文本 手抄本文化 读者 异文
-
描述:十一世纪初期,在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位阿拉伯贵族学者伊贲·哈赞(994—1069年)写了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鸽子的颈环》。在这部著作里,伊贲.哈赞探索了爱情的各个方面:它的起源,它的征象,恋爱中的人遭受的种种不幸。上面所引的诗句来自书中的一个章节。在这一章节里,伊贲.哈赞声称一个人可以仅仅通过
-
全文:十一世纪初期,在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位阿拉伯贵族学者伊贲·哈赞(994—1069年)写了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鸽子的颈环》。在这部著作里,伊贲.哈赞探索了爱情的各个方面:它的起源,它的征象,恋爱中的人遭受的种种不幸。上面所引的诗句来自书中的一个章节。在这一章节里,伊贲.哈赞声称一个人可以仅仅通过聆听他人的描述而堕入爱河,根本用不
-
阮籍与陶渊明的比较
-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忧生 写志 哲学家 陶渊明 达人 阮籍
-
描述:阮籍与陶渊明 ,同中有异 :经历相近 ,而入仕动机和陷入官场程度有异 ;阮成为意识形态的突出代表 ,陶仅是个善觉之“达人”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阮“忧愤无端 ,慷慨任气” ,陶则“超然事外 ,平淡冲和” ;创作上 ,阮多写忧生之叹 ,多比兴寄托 ,陶对阮有传承更有突破 ,多抒情写
-
全文:阮籍与陶渊明 ,同中有异 :经历相近 ,而入仕动机和陷入官场程度有异 ;阮成为意识形态的突出代表 ,陶仅是个善觉之“达人”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阮“忧愤无端 ,慷慨任气” ,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