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的躬耕之路与相关诗歌创作考论
-
作者:
李锦旺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躬耕 陶渊明 诗歌创作
-
描述:陶渊明少有壮志,也曾游宦多年。但是他对晋末官场的不适,前代隐者躬耕传统的感召,最终促使他解职归田,过上躬耕自足的生活。陶渊明的躬耕之路大体可分为耕仕徘徊期、安心躬耕期与老病困穷期三个阶段。在漫长的躬耕历程中,他认识了躬耕的意义,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也饱尝了战乱、自然灾害与饥寒等方面的困扰。这些经
-
全文:的躬耕历程中,他认识了躬耕的意义,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也饱尝了战乱、自然灾害与饥寒等方面的困扰。这些经历他都真实地反应于诗歌创作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
简论陶渊明农业观与田园诗创作
-
作者:
吴勤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观 陶渊明 田园诗
-
描述:陶渊明的农业观,沿袭了我国上古先圣贤王的重农思想。他意旨鲜明,用自己的诗句宣扬"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的经济思想。这种"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的民本意识,对他一生的出仕与归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他出身破落官僚地主家庭,致使其农业观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呈现出几种鲜明的转型。概言之,即出仕与居家期
-
全文:在其农业观的影响下,他创作出来的田园诗歌,不仅具有真实的思想情感,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状况、社会矛盾以及农民的生活概况等。研究陶渊明的农业观与田园诗歌创作,对掌握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田园诗史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诗化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创作比较谈
-
作者:
王玉珍 来源: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差异
-
描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创作思想与作品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于他们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
-
全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创作思想与作品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于他们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
-
暖融融的田园之风 冷寂寂的山林之气——试论陶渊明与王维隐逸诗创作之心态差异
-
作者:
王桂波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感受 主观心态 净界 王维 居官 陶渊明 隐逸诗 田园诗人 山林 意象群
-
描述:陶渊明、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是“隐逸诗之宗”,王维则把隐逸诗创作推向了更高境界。然由于二者主观心态的不同,使他们的隐逸诗作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兴趣,从而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
全文:陶渊明、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是“隐逸诗之宗”,王维则把隐逸诗创作推向了更高境界。然由于二者主观心态的不同,使他们的隐逸诗作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兴趣,从而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
略论陶渊明
-
作者:
李用存 来源: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统治者 中华民族 山海经 桃花源 北中国 晋书 陶渊明 刘宋 大同
-
描述:本文对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他的诗歌艺术特色作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探讨了陶渊明歌颂隐逸酷爱饮酒、“逃禄而归耕”的社会原因。笔者还为认“桃花源”是陶渊明生平抱负的美丽花朵被风吹雨打之后残存的一片理想花瓣;蕴涵着幻想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主张人人劳动,实现社会和谐与憧憬大同天堂的想象,反映了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冲
-
全文:本文对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他的诗歌艺术特色作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探讨了陶渊明歌颂隐逸酷爱饮酒、“逃禄而归耕”的社会原因。笔者还为认“桃花源”是陶渊明生平抱负的美丽花朵被风吹雨打之后残存的一片理想花瓣
-
奇特的陶渊明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陶渊明这个人物,可以说不管是在中国诗歌史上、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奇特在什么地方?他的生平很简单,他一辈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壮举。他生平做过官,做过五任小官,前后陆陆续续的时间,达13年。但是实际上每一任官都做得很短,不久就辞掉了。最后一任是做彭泽县的县令,做了80多天,不
-
全文:陶渊明这个人物,可以说不管是在中国诗歌史上、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奇特在什么地方?他的生平很简单,他一辈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壮举。他生平做过官,做过五任小官,前后陆陆续续的时间,达13年。但是实际上每一任官都做得很短,不久就辞掉了。最后一任是做彭泽县的县令,做了80多天,不
-
魏晋南北朝菊文化与菊文学创作——兼论陶渊明的菊文化情怀
-
作者:
唐旭东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菊 南北朝 魏晋
-
描述:菊是魏晋南北朝文人的挚爱,众多文人留下了大量关于菊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多彩的菊文化观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是诗酒风流的时代性社会思潮在文学中的生动反映。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爱菊并在文学创作中真切表现菊文化情怀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就涉菊作品的数量和表现社会现实的深度与广度而
-
全文:南北朝时期爱菊并在文学创作中真切表现菊文化情怀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就涉菊作品的数量和表现社会现实的深度与广度而言,陶渊明的菊文学创作在魏晋南北朝士人中表现并非突出,但却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高高地树立起了他作为一个时代象征的菊隐士形象,菊花成为其人格的象征。
-
无奈中的超然 洒脱中的沉郁——谈陶渊明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
作者:
史鸿敏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洒脱 沉郁 陶渊明 浪漫主义
-
描述:陶渊明自幼学习六经,年轻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即他诗中说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他却囿于出身地位而“求之靡途”,于是他只能空悲切、徒无奈;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奈而沉沦。于是他选择了“独善其身”,选择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选择了超然物外。虽然超然物外,但儒家的“兼济天下”、“大济苍
-
全文:”,选择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选择了超然物外。虽然超然物外,但儒家的“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理想在陶渊明的深层意识里是挥之不去的,即使在那些浪漫主义的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作者洒脱中的那种苍凉。总之,“无奈中的超然,洒脱中的沉郁”应不失为陶渊明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特色。
-
浅析陶渊明之《归去来兮辞》的创作意境
-
作者:
李颖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委心乘化之愤 居家涉园之痛 交往出游之忧 心为形役之悲
-
描述: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过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
-
全文: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过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
-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与人生哲学
-
作者:
赵沛霖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意义 人生哲学 生活方式 生命价值 陶渊明 诗歌创作
-
描述: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和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追求是陶渊明热心于人生哲学探索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是否取得功名成就,而在于顺应自然,复归本性,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形而上的慰藉,达到精神的自由。而退隐与躬耕的结合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理想生活方式。揭示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把握其具体内涵和本质
-
全文: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和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追求是陶渊明热心于人生哲学探索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是否取得功名成就,而在于顺应自然,复归本性,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形而上的慰藉,达到精神的自由。而退隐与躬耕的结合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理想生活方式。揭示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把握其具体内涵和本质特征,并由此出发认识其为人和作品,将有助于陶渊明研究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