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买房计划
作者: 李开周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买房  陶渊明  彭泽县  文化人  房子  县令 
描述:,也能把全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再一个是“三径”,说的是从前有个隐士盖了座房子,在房子门前铺了三条路。陶渊明的
全文:文化人都有个贱毛病,说话爱引经据典,陶渊明也不例外。比如说有一天,陶渊明对他的亲戚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这句话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弦歌”,说孔子某个学生去当县令,天天弹琴唱歌,也能把全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再一个是“三径”,说的是从前有个隐士盖了座房子,在房子门前铺了三条路。陶渊明的意思是说,我想买房隐居,可是钱不够,需要通过做官来筹款,行吗?他那个亲戚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帮着陶渊明打通了关节,把他送到彭泽县去当县令。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研究
作者: 肖光亮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中心地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陶渊明诗歌 
描述:随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问题方面时,译者的主体性吸引了国内外大 批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此基础上,根 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
全文:随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问题方面时,译者的主体性吸引了国内外大 批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此基础上,根 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处于主导地位。基 于此理论,通过对比分析陶渊明诗歌的两个译本,本文主要来探讨译者 的中心主导地位及其必要性。 对于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文,两门语言的差异使之成为一个更 加困难的工作。结果是造成了翻译家和理论家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同 时任何的观点都必须建立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译者中心论也是如此。 所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适应选择论就是译者中心论的理论基础,在本 文中,作者将进一步探讨译者中心论的有关问题。 以适应选择论为基础,本文总结了体现译者中心论的主要内容,即, 译者既作为一个读者,也作为一个作者,来选择他的翻译策略。但是以 此同时,译者中心论并不是说译者可以随意地翻译,而是也必须遵循一 定的规则和方法,即侧重“三维”转换:也就是语言视点、文化视点、交 际视点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对原文、原语和译语 所呈现的“世界”、即对翻译态环境的“适应”)+译者的选择(对翻译十 态环境适应程度的“选择”与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简化一点的 表达式: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另外,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 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这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 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 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 的“世界”,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 译者翻译的好坏可以以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高低程度来判断:整合适 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最好;反之则最差。 陶渊明一生写了125首诗歌和一些散文,其中大部分写的是关于乡 村和田野的。他的诗歌简洁,清新而自然。基本上他是为我们描绘了一 副田野风光和农名生活作息美景。之所以能写出农民的真实感受是因为 他有着相同的经历。陶渊明的诗歌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是在20世纪初期。 阿瑟·伟利在1918年写作并出版了《中国诗170首》。在这本书上,阿瑟·伟 利翻译了陶渊明的12首诗歌。这是陶渊明诗歌最早的英译作品。后来, 汪榕培先生也是陶诗英译的一个代表人物。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当代 著名的语言学和词汇学家,更要的是他还是非常闻名的翻译学家。他对 陶渊明诗歌尤其喜欢,并且已经翻译了陶渊明的122首诗歌。迄今为止, 至少有七本陶渊明诗歌的英译本,在本论文中,作者将主要对阿瑟·伟利 和汪榕培的陶渊明诗歌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将把胡庚申的翻译适 应选择论相关观点应用到陶渊明诗歌的两译本上去对比分析,同时将从 语言视点和文化视点等方面进行转换研究。我们都知道,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扮演着最为活跃和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其处于中心地位。没有了 译者,就没有了整个翻译活动,也不可能产生译本。译者必须充分发挥 其译者中心地位去完全理解原文然后翻译出有效的译文。 因此本文将从语言视点,文化视点以及交际视点来对比分析陶渊明 诗歌的两个译本。语言视点的转换主要是选择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 一)。此诗歌现有至少16种译本,无疑成为了陶渊明诗歌最有名的一首。 文化视点的转换主要是选择了《责子》,探讨了文化方面转换的问题,比 如“行至学”的翻译。最后交际视点的转换主要是选择了《饮酒》(其五)。 通过对比分析,从而体现出译者中心地位无处不在。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中心地位;翻译生态环境;陶渊明诗歌
论阎尔梅田园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突破
作者: 薛以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阎尔梅  陶渊明  田园诗  突破  接受 
描述:阎尔梅因景仰陶渊明的人格操守、向往其隐逸田园的悠然洒脱、崇尚陶诗真的艺术风格而对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有深入的接受。其田园诗出现陶渊明及其意象达70次之多。在创作题材上,其田园诗一方面频繁使用陶氏田园诗中桃源、篱菊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
全文:阎尔梅因景仰陶渊明的人格操守、向往其隐逸田园的悠然洒脱、崇尚陶诗真的艺术风格而对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有深入的接受。其田园诗出现陶渊明及其意象达70次之多。在创作题材上,其田园诗一方面频繁使用陶氏田园诗中桃源、篱菊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遗民操守与人生遭遇融入自己的田园诗中,丰富了田园诗的内涵。在艺术风格上,一方面接受陶氏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诗风,另一方面又大胆突破,呈现出激愤慷慨、悲怆苍凉的诗风。阎尔梅对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接受与突破推动了田园诗的发展,也使其田园诗独树一帜。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松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诗  和陶诗 
描述: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
全文:国有赵秉,明代有李贤、陈良谟、祝枝山,清代有姚椿、钱陆灿、孔继嵘、舒梦兰,等等。明清两代和陶者众多,和陶诗作也很多,由于文献整理工作的跟不上,故很难对和陶诗的情况作更为详尽的统计与研究。第二,主要研究
陶渊明诗歌的田园世界
作者: 黄丽霞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
全文: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田园诗.
浅论陶渊明与自由
作者: 李璐楠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陶渊明  自然 
描述:自然界是人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又是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实现者,人与自然构成了哲学层面上的双向互动关系.追求"自然"亦即追求人性的自由,同时也是生命意义的最高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哲学对自由的看法,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从而凸显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追求自然至高境界,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崇高形象
全文:自然界是人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又是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实现者,人与自然构成了哲学层面上的双向互动关系.追求"自然"亦即追求人性的自由,同时也是生命意义的最高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哲学对自由的看法,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从而凸显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追求自然至高境界,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崇高形象,多角度的挖掘他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浅论陶渊明"和"的思想
作者: 张冬梅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的精神  自然观  生死观  陶渊明  处世之道 
描述:"和"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一个重要的精神,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恬静淡泊而又意蕴深远的田园诗派.纵观陶渊明的平生和他的作品,发现他的为人处世、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万物的看法都体现着"和"精神.
全文:"和"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一个重要的精神,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恬静淡泊而又意蕴深远的田园诗派.纵观陶渊明的平生和他的作品,发现他的为人处世、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万物的看法都体现着"和"精神.
陶渊明诗歌的田园世界
作者: 黄丽霞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斗米  田园生活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诗歌  园田居  贫困生  田园风光  文人诗歌  田园诗  农村 
描述: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
全文: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田园诗。
陶渊明诗歌的审美特征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审美特征  诗歌  陶渊明  道德人格  表现自我  自然主义  《浙江学刊》 
描述:张节末、蔡建梅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
全文:张节末、蔡建梅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
是谁成就了陶渊明?
作者: 乔娟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灵  《文心雕龙》  魏晋南北朝  艺术价值  陶渊明  田园诗  成就  文学家 
描述:作为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那些空灵自由的文字给后人带来了无尽遐想,让人深深地着迷。不过,因为他的生活圈子所限,当时没有人能欣赏他的绝诗佳句,也读不懂这些高雅玩意儿的艺术价值。不仅如此,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也绕开了他,在著作中并不提陶渊明半句。
全文:作为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那些空灵自由的文字给后人带来了无尽遐想,让人深深地着迷。不过,因为他的生活圈子所限,当时没有人能欣赏他的绝诗佳句,也读不懂这些高雅玩意儿的艺术价值。不仅如此,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也绕开了他,在著作中并不提陶渊明半句。
上页 1 2 3 ... 17 18 19 ... 22 23 2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