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陶澍集注陶渊明的学术成就
作者: 王一鹗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语言学  学术成就  陶澍  总结性  篇章分析  陶渊明  注疏  主观臆断  词义  朱自清 
描述:,《靖节先生年谱异》二卷,对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作了一次总结性的校、注、评、,至今仍焕发出学术上的光
全文:,《靖节先生年谱异》二卷,对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作了一次总结性的校、注、评、,至今仍焕发出学术上的光彩。
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真隐风范
作者: 吕艳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描述:《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为后世建立了"真隐"的风范。
全文:《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为后世建立了"真隐"的风范。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乐生思想:基于死亡视野下的考察
作者: 李红岩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乐生思想  死亡视野 
描述:陶渊明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人生充满了困惑、艰辛,可他却以苦为乐,对人生不离不弃,表现出浓厚的乐生思想。他这种对生命快乐的体验,大多是在死亡视野下,通过归隐、躬耕、饮酒等途径获得。归隐、躬耕、饮酒就成了他思考人生,试图超越死亡的途径和方式。
全文:陶渊明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人生充满了困惑、艰辛,可他却以苦为乐,对人生不离不弃,表现出浓厚的乐生思想。他这种对生命快乐的体验,大多是在死亡视野下,通过归隐、躬耕、饮酒等途径获得。归隐、躬耕、饮酒就成了他思考人生,试图超越死亡的途径和方式。
寻求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谈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
作者: 章继光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个性  情感  悲剧  人格 
描述: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全文: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新观念下的古典研究之得失:评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作者: 雷武铃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自然界  研究著作  乌托邦  文本  陶渊明研究  文化研究  新观念  异文  手抄本 
描述:一对于一部人文研究著作来说,最有价值之处常常不在于它得出多少终结性的论断、真理,而在于它如何激发、刺激了我们的思考,使原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陈旧而丧失活力的世界与秩序焕然一变,又成为全新的让人充满探索激情的神奇世界;在于它为我们的认识活动注入
全文:一对于一部人文研究著作来说,最有价值之处常常不在于它得出多少终结性的论断、真理,而在于它如何激发、刺激了我们的思考,使原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陈旧而丧失活力的世界与秩序焕然一变,又成为全新的让人充满探索激情的神奇世界;在于它为我们的认识活动注入
心性自然与神性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之比较
作者: 郑长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性自然  心性自然  华兹华斯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心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神性自然之间的区别:陶渊明诗中的自然,是任真的心性向实体自然界及田园生活的扩展与融合,反映的是诗人顺物通情、适性自得的精神境界;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界与泛神论的统一体,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崇拜自然的虔诚之心。这一不同代表了中西文学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差异。
全文:陶渊明的心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神性自然之间的区别:陶渊明诗中的自然,是任真的心性向实体自然界及田园生活的扩展与融合,反映的是诗人顺物通情、适性自得的精神境界;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界与泛神论的统一体,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崇拜自然的虔诚之心。这一不同代表了中西文学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差异。
哲学与诗的嫁接——重析陶渊明诗《饮酒》其五
作者: 刘洪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饮酒》  思维方式  陶渊明  哲学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常用诗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和表达哲学的命题。他把诗浓化为哲学,又将哲学稀释成诗。对此,袁行霈先生论道: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也许因为他后来诗名太盛,反而把他的哲人的光辉掩埋了。这一方面至今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许多诗都可以看作一位哲人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常用诗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和表达哲学的命题。他把诗浓化为哲学,又将哲学稀释成诗。对此,袁行霈先生论道: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也许因为他后来诗名太盛,反而把他的哲人的光辉掩埋了。这一方面至今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许多诗都可以看作一位哲人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生死观
作者: 张叉  来源: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①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归宿。"~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和
全文:一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①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归宿。"~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来说也
寻找陶渊明: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集以现藏国家图书馆“宋刻递修本”为最佳,明以后翻刻甚多,郭绍虞《陶集辨》著录149种,袁行霈先生以为实际不下二百种。图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所藏《陶渊明集十卷》。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渊明,一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陶渊明的遗产》
全文:陶集以现藏国家图书馆“宋刻递修本”为最佳,明以后翻刻甚多,郭绍虞《陶集辨》著录149种,袁行霈先生以为实际不下二百种。图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所藏《陶渊明集十卷》。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渊明,一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陶渊明的遗产》
在有所不为这一方面,陶渊明做到了;但在有所为的另一方面,则未知何所止泊
作者: 刀尔登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如此爱山,如此爱水,止于观赏,对满目的松师石友,竟从不曾发生知识的兴趣,是件奇怪的事。没有一个人想到事实的索,没有一个人去建立新知的体系。天天混迹在自然界中,对自然的运行,毫无体察,一点儿也不觉得有什么惭愧。人人如此,代代如此,一直到两千年后,才出了一位徐霞客。在陶渊明,已经觉到精神的孤云无依。天
全文:如此爱山,如此爱水,止于观赏,对满目的松师石友,竟从不曾发生知识的兴趣,是件奇怪的事。没有一个人想到事实的索,没有一个人去建立新知的体系。天天混迹在自然界中,对自然的运行,毫无体察,一点儿也不觉得有什么惭愧。人人如此,代代如此,一直到两千年后,才出了一位徐霞客。在陶渊明,已经觉到精神的孤云无依。天
上页 1 2 3 ... 17 18 19 ... 26 27 2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