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南山种豆
作者: 鲍鹏山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德理想  世俗欲望  田园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  政治生活  生活指向  生活方式  陶渊明  幸福观  道德化 
描述:“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了。陶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开山;谢是“元嘉之雄”,山水诗的鼻祖。他们是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一代。由汉末党锢、“古诗109首”到建安、正始以迄太康,痛苦得太久了,而且他们的实践几乎都证明着这一点:要想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有所作为
全文:灭顶。没有正义的政治当然也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当然会使的命运难以逆料。建功立业的希望破灭了,而官场,以其肮脏险恶倒着实教育了他们,于是他们不再像左思那样热衷于仕途了。“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浅谈陶渊明《归园田居》诗的自然美
作者: 孔庆霞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两晋南北朝那绮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弥漫诗坛之际,他以自然朴素、清新隽永的现实主义诗作,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局面,扩大了诗歌题材,开了山水田园诗之先河,在诗歌史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归园田居》诗,直承诗经、楚辞、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内容题材上一反玄言诗的空洞
全文:才华。难怪历代不少评论家都说陶公非写诗,直抒胸臆而已。 素描图画般的写景是形成陶诗自然美的第二个原因。陶诗一反当时诗人的绮丽雕饰风格。“暧暧远村,依依墟里烟”、“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完全用的是
悠然之境: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
作者: 高有 高雅  来源: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  诗意栖居  海德格尔 
描述:隐逸与栖居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似的生存状态,陶渊明与海德格尔虽相隔千年,但他们寻求本真之境的人生追求却使二有了某种契合:诗化人生是他们共同追求的此在目标;本真的性情与道家文化的渗入,使他们的这种追求有了共同的心理基础;诗思与劳绩是他们共同择取的栖居生发的方式。身世经历的差异,又使他们对
全文:隐逸与栖居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似的生存状态,陶渊明与海德格尔虽相隔千年,但他们寻求本真之境的人生追求却使二有了某种契合:诗化人生是他们共同追求的此在目标;本真的性情与道家文化的渗入,使
李珥文学的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魏平英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淡泊  醇正性  自然合一  冲澹萧散 
描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陶渊明的受容以及李珥文学,对李珥的文学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研究。陶渊明(AD.365-427)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田园诗人;同时他作为生活文学者,是描写主管自然景物的田园诗的开拓者。栗谷李珥是朝鲜中宗至宣祖代(1536-1584)的文学家,与退溪李混(1501-1570)一
全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陶渊明的受容以及李珥文学,对李珥的文学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研究。陶渊明(AD.365-427)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田园诗人;同时他作为生活文学者,是描写主管自然景物的田园诗的开拓者。栗谷李珥是朝鲜中宗至宣祖代(1536-1584)的文学家,与退溪李混(1501-1570)一起成为韩国儒学思想的代表学者。本文将对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陶渊明和李珥文学的特征进行考察;为此需要对陶渊明的受容思想如何在李珥身上形成,以及从三国时期到朝鲜时期李珥受容思想的养成进行分析。陶渊明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田园和上水的爱慕,对隐居生活的认可,以及对淳朴精神的赞美.栗谷李珥虽然承认“诗歌不是文学家的专攻”,同时意识到不能认为诗在文词中可有可无,诗歌对存心省察有很大帮助。因此可以看出两位认为纯粹无垢的醇正性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比较文学方法对栗谷李珥的汉诗文学和《精言妙选》;以及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归去来辞》和《归园田居》,《桃花源记》进行比较。特别是对《精言妙选》的原作诗集记载的陶渊明作品进行考察,可以很清晰地发现陶渊明和李珥的文学特征以及诗歌风格上的共同点。结论如下:李珥作为启蒙哲学家立足于程理学的基础,即纯粹自然的醇正性。陶渊明的人际关系和文学作品具以对于纯粹文学的基本性的合一为前提,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并且在自然与人的统一中,陶渊明文学作品的基调是醇正文学,即将纯粹自然的思无邪作为基础。栗谷李珥程理学本质的基调是将陶渊明的纯粹自然思无邪思想圆盘接收。最终形成了二者的具有纯粹文学特质的醇正文学,即自然与人不能相互分离。结论通过两个伟大文学家的作品,体会到大自然中蕴含的纯粹的自然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江湖,隐逸思想的共性。通过本研究不难发现,表现淡泊了、自然、纯粹、恬淡的艺术风格.
美是自由的象征: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赏析
作者: 程建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作赏析  象征  陶诗  汉字  视觉印象  诗歌  观照  自由  陶渊明  求道 
描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志欲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一、 难以忘情的羲皇上人 此诗写于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辞官彭泽令后的隐居期。诗以议论发端,首四句
全文:躬耕陇亩,亲事稼穑。中六句写农事劳作的所见所感,诗人的心情是快乐和畅的,欣秉耒耜,笑语农人,即使所获无多,但能勤力黾勉,亦让快慰,“欢”、“解颜”、“欣”三词让我们恍见陶令当日语笑蔼然的风神。后六句
陶渊明对白居易闲适诗的影响
作者: 孙星华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闲适诗  白居易  陶渊明  诗歌艺术 
描述: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而其死后,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艺创作,则受到历代士人们持久不衰的关注,得到不断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长久而极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为陶渊明生前与身后的概括和写照。王国维《
全文: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而其死后,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艺创作,则受到历代士人们持久不衰的关注,得到不断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长久而极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为陶渊明生前与身后的概括和写照。王国维《文学小言》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作为“文学上之雄者”,陶渊明的意义与影响,具有不同于屈原的独特思想与文学价值。五柳先生陶渊明和三阊大夫屈原各自的人生模式与诗学精神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分别以儒、道精神为主要旨归的两条明晰的接受线索。比较而言,在某些历史时期,中国士人对陶渊明的接受远比对屈原的接受复杂的多。 唐人对陶渊明的阐释和接受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诗歌的繁盛出现在唐代,不仅是唐代文化高度发展的成就,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唐代诗人对前代诗歌艺术传统的全面接受、继承和创新、超越的实绩。陶渊明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唐伟大诗人白居易,一生深受陶渊明的影响。是对陶渊明接受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白居易对陶渊明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他的闲适诗方面。闲适诗作为白居易诗歌创作的最大组成部分,颇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诗人的人生和创作志趣,对后世文坛影响也很大。 本文从宏阔视野与整体关照出发,运用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通过描述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追慕历程及诗人人生观和性格的研究,来说明白居易受陶渊明影响的内在原因;其次,通过阐述自居易闲适诗中受陶渊明影响的具体体现来进一步佐证本篇论文的观点。白居易对陶渊明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他对陶渊明的学习和推崇也直接影响到陶渊明在唐朝及唐以后文坛上的地位。
陶渊明诗中的“归鸟”意象浅析
作者: 高长文  来源:现代教育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禽鸟作为意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三类:一是最求宏大的意境,进行拼搏而获自由的意象;二是无处投宿,迷茫徘徊不知如何获得自由的意象;三是选择退守,远离主流群体而获自由的意象。归隐后的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常常用“归鸟”这一代表性的意象表达自己夙愿已尝的心情。探究它能让我们更加
全文:的主观原因。《归田园居五首》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了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
陶渊明的“粉丝”
作者: 曾秋华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量级  白居易  诗歌作品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  萧统  粉丝  昭明太子  精神气质  编集 
描述: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的人物。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推崇,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他编的《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此外,他还写了《陶渊明传》,创作了摹写陶渊明精神气质的诗歌作品,他所编辑的
全文:了别样的意义。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非常崇拜,他在诗中说:“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这是不是等于说,虽然星空灿烂,但你是我的唯一。诗歌创作方面,孟浩然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对陶渊明诗作多有传承。
素心清谣:清贫自守与消费社会——读陶渊明札记
作者: 鲁枢元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贫自守  陶渊明  消费文化  生态批评 
描述:一种健康的、淳朴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被堕落的消费主义文化所取代,并对地球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消费文化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的社会关系、适当的劳作和自主的闲暇,并不绝对地依赖富有。要解救消费主义引发的整个人类文明的悲剧,务必保持批判的"反话语",给消费社会举荐一个
全文:一种健康的、淳朴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被堕落的消费主义文化所取代,并对地球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消费文化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的社会关系、适当的劳作和自主的闲暇,并不绝对地依赖富有。要解救消费主义引发的整个人类文明的悲剧,务必保持批判的"反话语",给消费社会举荐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本文认定那就是中国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他曾经在贫苦生活中获取精神的最高愉悦,在最低"消费"的前提下,为人类文化作出最大贡献。陶渊明的清贫操守更接近道家精神。"清",则有益于精神生态的陶冶,"贫"则有助于自然生态的养护。陶渊明的诗歌也应视为"生态文学"的楷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