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汪精卫之陶渊明人格论探析
作者: 刘中文  来源: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探析  陶渊明  人格论 
描述: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汪精卫接受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身上的“义”。陶公之“义”作为一种文化原初力,是汪精卫文化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全文: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汪精卫接受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身上的“义”。陶公之“义”作为一种文化原初力,是汪精卫文化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义”被汪精卫异化了,它不再停留于心理层面,而是演变为一种疯狂地追求声誉与所谓“壮举”的行为。
汪精卫之陶渊明人格论探析
作者: 刘中文  来源: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探析  陶渊明  人格论 
描述: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汪精卫接受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身上的“义”。陶公之“义”作为一种文化原初力,是汪精卫文化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全文: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汪精卫接受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身上的“义”。陶公之“义”作为一种文化原初力,是汪精卫文化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义”被汪精卫异化了,它不再停留于心理层面,而是演变为一种疯狂地追求声誉与所谓“壮举”的行为。
《陶渊明的遗产》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炜著中华书局20161月出版《陶渊明的遗产》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炜的随笔体文化专著,是张炜继《也说李白与杜甫》之后,以当代作家的敏锐触角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重要成果。作家透过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展开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现代和物质主义的反思,针对当代人孤独、冷漠、精神空虚等问题,在传
全文:张炜著中华书局20161月出版《陶渊明的遗产》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炜的随笔体文化专著,是张炜继《也说李白与杜甫》之后,以当代作家的敏锐触角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重要成果。作家透过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展开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现代和物质主义的反思,针对当代人孤独、冷漠、精神空虚等问题,在传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图)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摘自《先贤与中国》,刘小川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有删节推荐理由:民族的先贤们为什么活得精彩?什么是人的深度生存?什么是人的多样化?什么是低沸点、足以持续万年的美好生活?著名作家刘小川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手段,深入解读先贤故事,分类提炼先贤特质,用中国先贤的生命
全文:摘自《先贤与中国》,刘小川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有删节推荐理由:民族的先贤们为什么活得精彩?什么是人的深度生存?什么是人的多样化?什么是低沸点、足以持续万年的美好生活?著名作家刘小川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手段,深入解读先贤故事,分类提炼先贤特质,用中国先贤的生命
张炜:问道陶渊明
作者: 贾文佳  来源:齐鲁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嘉  恬淡无为  丛林法则  诗赋  吃饭问题  隐逸诗  录音整理  垂杨  诗歌艺术  心灵对话 
描述:3月20日下午,著名作家张炜新书《陶渊明的遗产》座谈会在济南垂杨书院举行。"100多首诗赋之外,陶渊明能够在‘丛林法则’盛行的魏晋,保持着死亡也不可夺去的个人风度,这是他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张炜说,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尊严常常是醒着的,他用归去和劳作的方式来保持尊严,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精神探求
全文:3月20日下午,著名作家张炜新书《陶渊明的遗产》座谈会在济南垂杨书院举行。"100多首诗赋之外,陶渊明能够在‘丛林法则’盛行的魏晋,保持着死亡也不可夺去的个人风度,这是他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张炜说
吴筠“神形论”与陶渊明“形影神论”的比较
作者: 董芳芳  来源:青年时代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筠  “形神”论  陶渊明 
描述:吴筠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也是一名十分出色的作家。他的具有追求逍遥自由,希望成仙的道教文化蕴含。吴筠的《神形可固论》与以往对“神形”的论述相比有很突出的特点,本文主要选取陶渊明“形影神”组诗与其“形神”论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二者的差异,考究吴筠“形神”论的特点。
全文:吴筠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也是一名十分出色的作家。他的具有追求逍遥自由,希望成仙的道教文化蕴含。吴筠的《神形可固论》与以往对“神形”的论述相比有很突出的特点,本文主要选取陶渊明“形影神”组诗与其“形神”论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二者的差异,考究吴筠“形神”论的特点。
《陶渊明的遗产》
作者:暂无 来源:学生导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张炜出版社:中华书局标签:古籍诗文内容简介:陶渊明作为中国隐士文化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刻板化、符号化,被人们记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张炜老师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在动荡黑暗的时代和穷困悲苦的人生中,描写他的抉择和无奈,突显他作为一个“
全文:作者:张炜出版社:中华书局标签:古籍诗文内容简介:陶渊明作为中国隐士文化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刻板化、符号化,被人们记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张炜老师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在动荡黑暗的时代和穷困悲苦的人生中,描写他的抉择和无奈,突显他作为一个“
《陶渊明的遗产》
作者:暂无 来源:富阳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张炜版本:中华书局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文学化、符号化,获得文学地位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张炜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发掘陶渊明身上作为人的一面,还原时代的动荡和他个人的穷困悲苦,勾勒他的抉择和无奈,在真实的历史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中,展现陶渊明
全文:作者:张炜版本:中华书局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文学化、符号化,获得文学地位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张炜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发掘陶渊明身上作为人的一面,还原时代的动荡和他个人的穷困悲苦,勾勒他的抉择和无奈,在真实的历史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中,展现陶渊明
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三观
作者: 黄丽桦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观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辞去了上任仅八十余天的彭泽令,高唱着一曲《归去来兮辞》,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他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向世人诠释了他对处世哲学的思考,对价值观的追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他将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将生存方式与人格追求结合起来,在魏晋风流名士中,寻找到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
全文:陶渊明辞去了上任仅八十余天的彭泽令,高唱着一曲《归去来兮辞》,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他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向世人诠释了他对处世哲学的思考,对价值观的追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他将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将生存方式与人格追求结合起来,在魏晋风流名士中,寻找到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
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三观
作者: 黄丽桦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观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辞去了上任仅八十余天的彭泽令,高唱着一曲《归去来兮辞》,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他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向世人诠释了他对处世哲学的思考,对价值观的追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他将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将生存方式与人格追求结合起来,在魏晋风流名士中,寻找到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
全文:陶渊明辞去了上任仅八十余天的彭泽令,高唱着一曲《归去来兮辞》,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他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向世人诠释了他对处世哲学的思考,对价值观的追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他将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将生存方式与人格追求结合起来,在魏晋风流名士中,寻找到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
上页 1 2 3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