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归隐”有尴尬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M美文悦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时隔了整整1500多年,为什么我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他,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敢于抉择与追求功名背道而驰,陶渊明选择的是回归本真,自己为自己作主。仕途不是他的全部
全文:M美文悦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时隔了整整1500多年,为什么我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他,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敢于抉择与追求功名背道而驰,陶渊明选择的是回归本真,自己为自己作主。仕途不是他的全部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现实表现初探
作者: 董宝芳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现实表现 
描述:陶渊明可谓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历代也有不少人写田园诗,可后世田园诗人的作品中,可以说几乎未有逮及陶诗的。原因在于两,其一是陶诗中体现出肃穆、和谐、优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折射着陶渊明理想的光辉,因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其二是陶诗中对田园生活真实、深入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契合的情境,是对现实田园生活的真
全文:陶渊明可谓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历代也有不少人写田园诗,可后世田园诗人的作品中,可以说几乎未有逮及陶诗的。原因在于两,其一是陶诗中体现出肃穆、和谐、优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折射着陶渊明理想的光辉,因而
“归来偶似老渊明”——论陆游对陶渊明的接受过程
作者: 徐丹丽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游  过程  陶渊明  接受 
描述:陶渊明的诗风是有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因为在用韵、意趣上化用陶诗,表现出宋人学陶的普遍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陆游学习陶诗的契合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陶渊明的接受经过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了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之后才大力学陶,是陆游晚年诗风与前期
全文:陶渊明的诗风是有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因为在用韵、意趣上化用陶诗,表现出宋人学陶的普遍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陆游学习陶诗的契合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陶渊明的接受经过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
试论杜甫对陶渊明的传承与创新兼论两人之异同
作者: 胡迎建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比较  继承  创新 
描述:杜甫与陶渊明政治思想不同,虽欲归田而难割舍“致君尧舜上”的抱负,然他慕陶追陶,不仅在志趣上有契合,在诗艺方面亦力求承传。与无意求诗之妙的陶潜不同,他用力气下功夫,在学习、融化中力求超越,沿两条路径推进:一承陶诗平淡风格而见清旷;二承其纵横浩荡的气势而见顿挫飞动、错综变化。选择意象相近而寓意有异,不
全文:杜甫与陶渊明政治思想不同,虽欲归田而难割舍“致君尧舜上”的抱负,然他慕陶追陶,不仅在志趣上有契合,在诗艺方面亦力求承传。与无意求诗之妙的陶潜不同,他用力气下功夫,在学习、融化中力求超越,沿两条路
陶渊明的诗文(读文学史)
作者: 广东师院中文系《中国文学简史》写组  来源:新教育杂志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读文学史)
陶渊明享年76岁说不能成立的两补证
作者: 井玉贵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颜氏  享年问题  师专学报  十九岁  陶渊明  准确解  魏正申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  徐声扬 
描述:陶渊明享年76岁说不能成立的两补证
全文:
田园风 古镇游 有陶渊明,有潮!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请本版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初夏时节,华西自驾联盟带你周末绿色探秘自驾游,“读懂另一面的天府”华西自驾联盟2010初夏之作许多人憧憬着像海子那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眼下许多人正在追求
全文:请本版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初夏时节,华西自驾联盟带你周末绿色探秘自驾游,“读懂另一面的天府”华西自驾联盟2010初夏之作许多人憧憬着像海子那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眼下许多人正在追求
对“論陶淵明”的一意見
作者: 李周存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陶渊明  道家哲学  逃避现实  现实主义精神  因素  虚无感  老庄  世界观  寄托 
描述:讀了“文史哲”1956年12期叶鵬先生的”论陶淵明”以后,对某些看法我有不同的意見,茲提出來与叶先生商榷。魏晉的道家思想客观上是成了人們精神上的鴉片,成了当时一般人用来做为精神的虚幻的寄托和逃避現实的哲理根据,成了促使人們虚无、消沉、萎靡不振以及与世无爭的精神温床。而叶先生却强調了道家哲学的進步因素
全文:讀了“文史哲”1956年12期叶鵬先生的”论陶淵明”以后,对某些看法我有不同的意見,茲提出來与叶先生商榷。魏晉的道家思想客观上是成了人們精神上的鴉片,成了当时一般人用来做为精神的虚幻的寄托和逃避現实的哲理根据,成了促使人們虚无、消沉、萎靡不振以及与世无爭的精神温床。而叶先生却强調了道家哲学的進步因素構成了陶淵明世界观中進步要素的基石,促成和坚定了陶淵明創作中一部分
陶渊明《闲情赋》之“十愿”受到佛教影响质疑:对《陶诗佛音辨》的一质疑
作者: 盛敏慧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中国古代  《闲情赋》    陶渊明  美学含义  《陶诗佛音辨》 
描述:丁永忠先生在《陶诗佛音辨》中提出陶渊明《闲情赋》之“十愿”是受佛教影响的产物,其证据主要有三,即“十愿”受佛教“发愿语”影响;“十”具有中国古代未曾有之“园融无尽”的美学含义;“十愿”化为“十悲
全文:丁永忠先生在《陶诗佛音辨》中提出陶渊明《闲情赋》之“十愿”是受佛教影响的产物,其证据主要有三,即“十愿”受佛教“发愿语”影响;“十”具有中国古代未曾有之“园融无尽”的美学含义;“十愿”化为“十悲
跨越时空的共鸣——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歌相似探索与研究
作者: 余运伟 薛晶洁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文章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田园诗歌之共性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二人的田园诗创作对当今诗歌发展的启示,借以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作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全文:文章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田园诗歌之共性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二人的田园诗创作对当今诗歌发展的启示,借以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作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