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清明节陶渊明《挽歌》有感
作者:暂无 来源:汉中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耕书生如陌上尘,死如油灯灭。有生必有死,谁能躲得过!人情本冷漠,陶潜早看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巨星钱钟书,临终曾嘱托;亲友不惊扰,妻女送送我。悄悄来世上,悄悄去天国。吾辈路边草,贱同泥一坨。去了便去了,岂敢轰轰烈!不必筑高坟,灰抛汉江河。世间真善美,简约复简约
全文:李耕书生如陌上尘,死如油灯灭。有生必有死,谁能躲得过!人情本冷漠,陶潜早看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巨星钱钟书,临终曾嘱托;亲友不惊扰,妻女送送我。悄悄来世上,悄悄去天国。吾辈路边草,贱同泥一坨。去了便去了,岂敢轰轰烈!不必筑高坟,灰抛汉江河。世间真善美,简约复简约
陶渊明与中国菊文化
作者: 李修建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唐云利和老伴用诗心演绎了“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之情(左上)写诗早已成了唐云利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下)“著作等身”的唐云利老人(右上)什么叫幸福?就是老了有人陪你写诗(右中)偶有山童前来,唐云利他们吟诗写诗(右下)本报记者 苏世峰 通讯员 陈昌恒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上镇村弄岽屯,群山秀
全文:唐云利和老伴用诗心演绎了“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之情(左上)写诗早已成了唐云利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下)“著作等身”的唐云利老人(右上)什么叫幸福?就是老了有人陪你写诗(右中)偶有山童前来,唐云利他们吟诗写诗(右下)本报记者 苏世峰 通讯员 陈昌恒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上镇村弄岽屯,群山秀
深山里的“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工人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唐云利和老伴用诗心演绎了“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之情(左上)写诗早已成了唐云利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下)“著作等身”的唐云利老人(右上)什么叫幸福?就是老了有人陪你写诗(右中)偶有山童前来,唐云利他们吟诗写诗(右下)本报记者 苏世峰 通讯员 陈昌恒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上镇村弄岽屯,群山秀
全文:唐云利和老伴用诗心演绎了“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之情(左上)写诗早已成了唐云利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下)“著作等身”的唐云利老人(右上)什么叫幸福?就是老了有人陪你写诗(右中)偶有山童前来,唐云利他们吟诗写诗(右下)本报记者 苏世峰 通讯员 陈昌恒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上镇村弄岽屯,群山秀
辛弃疾学不了陶渊明
作者: 彭玉平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羊城晚报》  见其  瑞鹧鸪  向山  下判断  老来  盈樽  陶令  京口  端可 
描述: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
全文: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
陶渊明的粉丝
作者: 朱立文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篇介绍李白“粉丝”的文章,联想到自己喜欢的陶渊明,心想: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
全文:一篇介绍李白“粉丝”的文章,联想到自己喜欢的陶渊明,心想: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
亲人在陶渊明诗文中
作者: 顾农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氏妹  祭文  从弟敬远  陶渊明  《责子》诗 
描述:陶渊明极重亲情,为嫁给程家的同父异母妹和堂弟陶敬远分别写过祭文。程氏妹之死是陶渊明归隐的导火线之一,而敬远乃是水平和风格都不低于渊明的真隐士。这两篇祭文,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对陶渊明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的了解。陶渊明的五个儿子都不爱学习,而《责子》诗表明渊明对此态度很旷达。曾经有人认为《责子》诗的主题在
全文:陶渊明极重亲情,为嫁给程家的同父异母妹和堂弟陶敬远分别写过祭文。程氏妹之死是陶渊明归隐的导火线之一,而敬远乃是水平和风格都不低于渊明的真隐士。这两篇祭文,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对陶渊明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
从室、庭、园、畴,探究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与情怀
作者: 王玲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山  《归去来兮辞》  平淡自然  壶觞  田园生活  巾车  隐逸诗  田居  盈樽  田园诗人 
描述: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解读他的作品,平淡自然,却意境高远,称古今隐逸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其田园生活与情怀,教师要找到很好的落脚点。《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
全文: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解读他的作品,平淡自然,却意境高远,称古今隐逸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其田园生活与情怀,教师要找到很好的落脚点。《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
深造自得抒己见——《从孔融到陶渊明——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
作者: 曹明升  来源:书品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末三国  孔融  中国文学史  论衡  陶渊明  幸存者  自得  两晋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汉末到东晋是一段很有特色的时期。其间战乱频仍,朝代迭更,瘟疫流行,民生凋敝,文人死于非命者屡见不鲜,幸存者亦多感彷徨、无助与痛苦。而能纾解苦闷、浇消块垒者,惟酒与药及诗文耳。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在文人的苦难与挣扎中放出一段异样的光彩。
全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汉末到东晋是一段很有特色的时期。其间战乱频仍,朝代迭更,瘟疫流行,民生凋敝,文人死于非命者屡见不鲜,幸存者亦多感彷徨、无助与痛苦。而能纾解苦闷、浇消块垒者,惟酒与药及诗文耳。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在文人的苦难与挣扎中放出一段异样的光彩。
琴之妙趣,心明足矣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作者: 王笑微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魏晋贤士陶渊明的诗文随世而传。在他提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观点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观点产生、形成、正确与否的猜测和认知。本文以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以陶渊明不被世俗所困、规避于尘世的性格情操,及其他所作“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等诗文
全文:魏晋贤士陶渊明的诗文随世而传。在他提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观点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观点产生、形成、正确与否的猜测和认知。本文以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以陶渊明不被世俗所困、规避于尘世的性格情操,及其他所作“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等诗文为依据,推断出陶氏“解音”,且他不否定音声,而追求超脱于“弦上声”的心境。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美学思想的提出,体现出佛教禅学中的“无所得故为得”“色即是空”、道家中的“大音希声”等思想。也体现出陶渊明视琴如知己的心境,以及他同魏晋时期其他贤士“得意而忘形”的共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