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集》
作者:暂无 来源:揭阳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史礼心陶渊明(365~472年),东晋杰出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世号靖节生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其曾祖陶侃出身寒门,虽以军功官至大司马,仍为士族所不齿,讥为“溪狗”、“小人”。他的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陶渊明自29岁入仕,作过祭酒、参军一类
全文:史礼心陶渊明(365~472年),东晋杰出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世号靖节生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其曾祖陶侃出身寒门,虽以军功官至大司马,仍为士族所不齿,讥为“溪狗”、“小人”。他的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陶渊明自29岁入仕,作过祭酒、参军一类
恋上陶渊明
作者: 林格  来源:温岭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愿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短短的五句,足已表现出你那淡泊、平静的生活。问世上有谁能做到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低碳生活”?能够在那样的日子里去采风,到大半夜才从田垄间归来的,还会有谁?是你,渊,你在千年之前
全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愿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短短的五句,足已表现出你那淡泊、平静的生活。问世上有谁能做到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低碳生活”?能够在那样的日子里去采风,到大半夜才从田垄间归来的,还会有谁?是你,渊,你在千年之前
陶渊明,隐在美的视野里 □文传学院08语文教育 耿田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学院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深渊之中仰望光明。每每念到这个名字,我都不禁做出如上解说。漫溯诗歌之流,从豁然开朗向深而又深的地方探求,陶渊明正如幽源中的一点光亮,带着万年不衰的灵性,熠熠生辉。他给这个世界带来过什么?一座桃花源,一朵名为“隐逸”的菊,还有一种可以书写的田园。也许这种阐释显得过于空泛抽象。具体说来,陶之开拓
全文:,在深渊之中仰望光明。每每念到这个名字,我都不禁做出如上解说。漫溯诗歌之流,从豁然开朗向深而又深的地方探求,陶渊明正如幽源中的一点光亮,带着万年不衰的灵性,熠熠生辉。他给这个世界带来过什么?一座桃花源,一朵名为“隐逸”的菊,还有一种可以书写的田园。也许这种阐释显得过于空泛抽象。具体说来,陶之开拓
陶渊明“桃花源思想”之开启:魏正申研陶的学术贡献论
作者: 刘孟阳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桃源  陶学  20世纪  学术贡献  陶渊明  厚积薄发  魏正申 
描述:著名陶学大家、学者吴云先生《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消炎片集译注》论及《桃花源记》时赞称:魏氏“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思想’,这是魏正申几十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全文与全人,以及陶所处
全文:著名陶学大家、学者吴云先生《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消炎片集译注》论及《桃花源记》时赞称:魏氏“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思想’,这是魏正申几十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全文与全人,以及陶所处
论阎尔梅田园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突破
作者: 薛以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阎尔梅  陶渊明  田园诗  突破  接受 
描述:阎尔梅因景仰陶渊明的人格操守、向往其隐逸田园的悠然洒脱、崇尚陶诗真的艺术风格而对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有深入的接受。其田园诗出现陶渊明及其意象达70次之多。在创作题材上,其田园诗一方面频繁使用陶氏田园诗中桃源、篱菊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
全文:中桃源、篱菊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遗民操守与人生遭遇融入自己的田园诗中,丰富了田园诗的内涵。在艺术风格上,一方面接受陶氏田园诗平淡
论阎尔梅田园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突破
作者: 薛以伟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阎尔梅  陶渊明  田园诗  突破  接受 
描述:阎尔梅因景仰陶渊明的人格操守、向往其隐逸田园的悠然洒脱、崇尚陶诗“真”的艺术风格而对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有深入的接受。其田园诗出现陶渊明及其意象达70次之多。在创作题材上,其田园诗一方面频繁使用陶氏田园诗中桃源、篱菊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
全文:田园诗中桃源、篱菊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遗民操守与人生遭遇融入自己的田园诗中,丰富了田园诗的内涵。在艺术风格上,一方面接受陶氏田园诗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