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审美心理流程解读——以《饮酒》(其五)为例
作者: 王晓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物我同一  心远  审美活动 
描述:《饮酒》(其五)这首诗被奉为陶渊明田园诗的经典之作。它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完整地复现了作者体验的一次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诗人审美心理的活动也必然具有依次展开的各个阶段。从初始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发展到第二阶段审美体验的深入,最终上升为审美活动的升腾阶段,进入最高的艺术境界。
全文:《饮酒》(其五)这首诗被奉为陶渊明田园诗的经典之作。它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完整地复现了作者体验的一次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诗人审美心理的活动也必然具有依次展开的各个阶段。从初始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发展到第二阶段审美体验的深入,最终上升为审美活动的升腾阶段,进入最高的艺术境界。
论陶渊明人生境界的审美范型及其现代性
作者: 张泽鸿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范型  人生境界  大化  心远  回归 
描述:陶渊明诗文中显示诗人独特的人生境界理想,表现出四大范型,即:追慕生命的原初境界;重返生命的自由境界;创造生命的幽远境界以及归依生命的宇宙境界。诗人的人生境界观,既是文化理想,也是人生境界的审美范型,具有现代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价值启示意义。
全文:陶渊明诗文中显示诗人独特的人生境界理想,表现出四大范型,即:追慕生命的原初境界;重返生命的自由境界;创造生命的幽远境界以及归依生命的宇宙境界。诗人的人生境界观,既是文化理想,也是人生境界的审美范型,具有现代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价值启示意义。
论陶渊明的“妙赏”
作者: 赵强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照  陶渊明  妙赏 
描述:陶渊明的“妙赏”是其对外物的审美观照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无我”而“有情”;顺乎自然、追寻自然的本原;物我混同、“物化”和“不隔”。这种观照方式影响到陶诗的风格,使其诗歌本文意象具有了描绘性;“气”、“象”统一;“意”在“象”外的复合性特征。
全文:陶渊明的“妙赏”是其对外物的审美观照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无我”而“有情”;顺乎自然、追寻自然的本原;物我混同、“物化”和“不隔”。这种观照方式影响到陶诗的风格,使其诗歌本文意象具有了描绘性;“气”、“象”统一;“意”在“象”外的复合性特征。
陶渊明觉醒的艺术
作者: 林汉精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归隐  生命境界  觉醒  陶渊明  自然 
描述:出仕、徘徊、回归形成了陶渊明诗歌的模式。因此掌握徘徊与回归的意识,体会其意函与精神实质,是了解陶渊明其人、其诗的关键所在。无成之悲与归隐之乐老在陶诗中交织、抗衡、争执、谈判,而最终诗人义无反顾,放弃仕途,选择了回归之路。这是一个生命觉醒的过程。生命的觉醒,意味着诗人回到了生命的本体状态,也即是人性本
全文:仕途,选择了回归之路。这是一个生命觉醒的过程。生命的觉醒,意味着诗人回到了生命的本体状态,也即是人性本真的状态;这是一种自然的、真实的生命境界,也即是和万物同在的无我的、无待他求的境界。表面看,陶渊明
陶渊明的人格结构
作者: 赵婧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  陶渊明  本我  超我 
描述:本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结构,认为陶渊明的本我是“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如;自我是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仕与隐、贫与富等苦闷中的“履运增慨然”;超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刹那间濒临顶峰的审美体验与“纵浪大化中”的释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是因为他没有囿于自我,而是
全文:”的刹那间濒临顶峰的审美体验与“纵浪大化中”的释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是因为他没有囿于自我,而是在努力实践人格最高层次的部分--超我。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
作者: 焦燕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化  幽默风格  悲剧性  自嘲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一生历经坎坷,形成了旷达超远的人格境界。面对饥饿和贫穷,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嘲讽诙谐的态度一笑视之;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并不消沉,更是以委运任化的心境体悟人生的真谛。他以“顺应自然,任真自得”的生存方式建构了独具魅力的幽默风格。
全文:陶渊明一生历经坎坷,形成了旷达超远的人格境界。面对饥饿和贫穷,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嘲讽诙谐的态度一笑视之;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并不消沉,更是以委运任化的心境体悟人生的真谛。他以“顺应自然,任真自得”的生存方式建构了独具魅力的幽默风格。
论陶渊明的诗性人格与审美超越
作者: 张海燕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超越  诗性人格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是他的艺术人格的诗性显现,而他的自然澄明的人生境界又是他的诗歌神韵和灵魂。诗人通过审美超越的方式自觉地建构了完整的诗性人格,其洒落自然的人生境界与清新隽永的诗风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是他的艺术人格的诗性显现,而他的自然澄明的人生境界又是他的诗歌神韵和灵魂。诗人通过审美超越的方式自觉地建构了完整的诗性人格,其洒落自然的人生境界与清新隽永的诗风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论隋唐士人对陶渊明的拒斥
作者: 刘中文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隋唐士人  拒斥 
描述:伴随着士人对陶渊明人生模式和诗歌艺术的认同接受,批评陶渊明的声音也一直未断。这些批评涉及了除陶渊明的人品和道德以外的所有方面,包括陶渊明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社会理想,以及陶渊明的“酒”。“拒陶”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全文:伴随着士人对陶渊明人生模式和诗歌艺术的认同接受,批评陶渊明的声音也一直未断。这些批评涉及了除陶渊明的人品和道德以外的所有方面,包括陶渊明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社会理想,以及陶渊明的“酒”。“拒陶”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0图]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作者: 白振奎  来源: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谢灵运(学科:  谢灵运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文学研究)  学科:  古典诗歌  文学研究 
描述: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立足于陶谢立身行事及思想观念两个层面的比较,探讨陶渊明个体诗意的“新自然观”和谢灵运断裂悖论的“天才自然观”的成因及特质;从观物模式、诗理的存在方式
全文: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立足于陶谢立身行事及思想观念两个层面的比较,探讨陶渊明个体诗意的“新自然观”和谢灵运断裂悖论的“天才自然观”的成因及特质;从观物模式、诗理的存在方式
陶渊明与鲁迅——从对陶渊明的评论观鲁迅对传统文化之通变
作者: 鲁克兵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辩证统一  自由 
描述:鲁迅赞赏陶渊明以追求自由的方式安顿人生;受佛道文化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和陶渊明一样具有解构性,但更倾向于解构之后的建立;鲁迅认为陶渊明是“悠然”与“金刚怒目”的辩证统一,又强调后者,这是其社会关怀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从这些评价中透视鲁迅对陶渊明归隐乃至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态度。
全文:鲁迅赞赏陶渊明以追求自由的方式安顿人生;受佛道文化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和陶渊明一样具有解构性,但更倾向于解构之后的建立;鲁迅认为陶渊明是“悠然”与“金刚怒目”的辩证统一,又强调后者,这是其社会关怀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从这些评价中透视鲁迅对陶渊明归隐乃至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态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