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析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作者: 李鹏飞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海经  精神世界  美学家  生活方式  天然  陶渊明  朱光潜  《诗论》 
描述: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全文: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与屈原及《楚辞》关系
作者: 魏耕原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与屈原及《楚辞》关系
死亡的救赎曲:论陶渊明的挽歌创作
作者: 王伟萍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挽歌创作  《挽歌》三章 
描述:在陶渊明的一生中,死亡如影相随.为拂去头上浓重的死亡阴影,陶渊明转而向道、佛寻求救赎,化解其对死亡痛苦和恐惧.三章,为陶渊明轻死哲理之实践,亦是其面对死亡而唱响的救赎曲,在貌似旷达的语词背后深藏的是其对死的浓重哀伤和对生的深深留恋.
全文:在陶渊明的一生中,死亡如影相随.为拂去头上浓重的死亡阴影,陶渊明转而向道、佛寻求救赎,化解其对死亡痛苦和恐惧.三章,为陶渊明轻死哲理之实践,亦是其面对死亡而唱响的救赎曲,在貌似旷达的语词背后深藏的是其对死的浓重哀伤和对生的深深留恋.
陶渊明与马致远"东篱"观念异同
作者: 刘艳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致远  陶渊明  东篱 
描述:陶渊明入则儒、出则玄佛的自"独善",在马致远已变为功名失落后的放任与消靡.二者的"东篱"虽生活方式相近,但内在观念迥异,昭示了元代文人丧失多元价值参照体系之后的精神困境.
全文:陶渊明入则儒、出则玄佛的自"独善",在马致远已变为功名失落后的放任与消靡.二者的"东篱"虽生活方式相近,但内在观念迥异,昭示了元代文人丧失多元价值参照体系之后的精神困境.
隐与名:浅谈陶渊明的“身名”
作者: 王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身后名  陶渊明  生与死 
描述:本文立足陶诗本身探讨陶渊明对自的审视和期待,重点解析陶渊明隐居后对生死、对生前身后名等问题的思考,其答案就是以精神的永存超越死亡,这种信念支持他写作、固穷、守节。
全文:本文立足陶诗本身探讨陶渊明对自的审视和期待,重点解析陶渊明隐居后对生死、对生前身后名等问题的思考,其答案就是以精神的永存超越死亡,这种信念支持他写作、固穷、守节。
陶渊明“归隐”有点尴尬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M美文悦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时隔了整整1500多年,为什么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他
全文:M美文悦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时隔了整整1500多年,为什么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他
自然之子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红山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M美文悦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时隔了整整1500多年,为什么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他
全文:M美文悦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时隔了整整1500多年,为什么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他
优劣真伪值得一辨:对陶渊明诗《咏三良》浅见
作者: 铁明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得一  秦穆公  真伪  明诗  秦国  《咏三良》  《黄鸟》  记载 
描述:陶渊明诗《咏三良》中的《三良》,是古代秦国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和缄虎,秦穆公死后被迫为其殉葬。这在史书上有记载,《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缄虎为殉。皆秦良也。国人哀,为赋《黄鸟》。”
全文:陶渊明诗《咏三良》中的《三良》,是古代秦国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和缄虎,秦穆公死后被迫为其殉葬。这在史书上有记载,《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缄虎为殉。皆秦良也。国人哀,为赋《黄鸟》。”
陶渊明与屈原及《楚辞》关系
作者: 魏耕原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虚拟  屈原  《楚辞》 
描述:陶渊明诗歌与屈原及《楚辞》本属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然而屈辞的虚拟人物对话,反映思想困惑,飞鸟、菊、兰、车舆、树木的比兴,反映人格独立与理想追求的历程,以及楚辞作品中的大量语词,多见之于陶诗。屈原与《楚辞》都与陶诗有着种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显示了陶屈艺术精神的一致性。
全文:陶渊明诗歌与屈原及《楚辞》本属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然而屈辞的虚拟人物对话,反映思想困惑,飞鸟、菊、兰、车舆、树木的比兴,反映人格独立与理想追求的历程,以及楚辞作品中的大量语词,多见之于陶诗。屈原与《楚辞》都与陶诗有着种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显示了陶屈艺术精神的一致性。
浅论陶渊明诗文的自然
作者: 谭靖仪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文  老庄思想  陶渊明  自然 
描述:陶渊明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人生思想、行为及其诗歌创作呈现自然状态,诗文具有自然美.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全文:陶渊明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人生思想、行为及其诗歌创作呈现自然状态,诗文具有自然美.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