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闲情赋》之“十愿”受到佛教影响质疑:对《陶诗佛音辨》的一点质疑
-
作者:
盛敏慧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中国古代 《闲情赋》 质 陶渊明 美学含义 《陶诗佛音辨》
-
描述:丁永忠先生在《陶诗佛音辨》中提出陶渊明《闲情赋》之“十愿”是受佛教影响的产物,其证据主要有三点,即“十愿”受佛教“发愿语”影响;“十”具有中国古代未曾有之“园融无尽”的美学含义;“十愿”化为“十悲
-
全文:丁永忠先生在《陶诗佛音辨》中提出陶渊明《闲情赋》之“十愿”是受佛教影响的产物,其证据主要有三点,即“十愿”受佛教“发愿语”影响;“十”具有中国古代未曾有之“园融无尽”的美学含义;“十愿”化为“十悲
-
偏激中的情真之美——浅淡船山对陶渊明的解读
-
作者:
罗春兰 李晓玮 袁萍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诗歌 王夫之 陶渊明 文学评论
-
描述:以批判精神著称的清代诗论大家王夫之对陶渊明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本文从其诗论思想出发,着重从“平淡”与“势”美,情景交融及“门庭”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王夫之在激烈批判的同时给予陶以极大肯定,他这种批评模式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再添亮色。
-
全文:以批判精神著称的清代诗论大家王夫之对陶渊明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本文从其诗论思想出发,着重从“平淡”与“势”美,情景交融及“门庭”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王夫之在激烈批判的同时给予陶以极大肯定,他这种批评模式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再添亮色。
-
试解陶渊明不做山水诗之原因
-
作者:
张迪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陶渊明 山水诗
-
描述:虽然陶渊明具备做山水诗的可能性,但贯穿于陶诗的思想是生命思索,是他在人生实践中对儒、释、道思想的感悟和认识,“我”与“物”联系在生命意义上的不可分割的意识导致了他不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也不做山水诗。
-
全文:虽然陶渊明具备做山水诗的可能性,但贯穿于陶诗的思想是生命思索,是他在人生实践中对儒、释、道思想的感悟和认识,“我”与“物”联系在生命意义上的不可分割的意识导致了他不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也不做山水诗。
-
生与死、出与处的双重突围-陶渊明生命观及其诗文生命主题之探微
-
作者:
何晓敏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境界 生命价值观 生命本体观 生命观 陶渊明 仕宦 隐逸
-
描述: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入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心理历程。
-
全文: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入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心理历程。
-
陶渊明诗的鸟意象释义
-
作者:
陈艺岚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 陶渊明 意象 鸟
-
描述:鸟意象在陶渊明诗歌中蕴涵丰富的象征意味,与其人生转换、自然追求乃至其所处时代的魏晋精神均有关联。鸟之平淡质朴形象有助于陶诗深远意境之生成,达到借物自况、托物言志的目的。
-
全文:鸟意象在陶渊明诗歌中蕴涵丰富的象征意味,与其人生转换、自然追求乃至其所处时代的魏晋精神均有关联。鸟之平淡质朴形象有助于陶诗深远意境之生成,达到借物自况、托物言志的目的。
-
诗酒风流各不同——陶渊明、李白文化类型多维比较
-
作者:
何念龙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陶渊明 浪漫诗人 隐士诗人
-
描述: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陶
-
全文: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陶
-
论鸟意象的变化与陶渊明思想的转变
-
作者:
赵蓉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思想 意象 鸟
-
描述:鸟在历代文人笔下皆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一是追求宏大的理想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意象;一是选择退隐避世的自由空间,是疏离主流群体的自由回归悠然自得的意象。两种鸟的原型意象,在陶渊明诗中兼而有之,他从入仕为官到退隐田园之思想转变,可以用他诗中鸟意象的变化一以贯之。
-
全文:鸟在历代文人笔下皆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一是追求宏大的理想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意象;一是选择退隐避世的自由空间,是疏离主流群体的自由回归悠然自得的意象。两种鸟的原型意象,在陶渊明诗中兼而有之,他从入仕为官到退隐田园之思想转变,可以用他诗中鸟意象的变化一以贯之。
-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
作者:
邬昌荣 来源: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诗、文、辞、赋俱为晋代大家,具有他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骈俪绮靡之风,而独为朴素自然,清淡隽永。尤其诗中之田园诗,被后世称为田园之祖,陶渊明亦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语)。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者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我们且看其几首著名的田园诗。少无
-
全文: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诗、文、辞、赋俱为晋代大家,具有他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骈俪绮靡之风,而独为朴素自然,清淡隽永。尤其诗中之田园诗,被后世称为田园之祖,陶渊明亦被称为"古今隐逸
-
陶渊明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新论―对《桃花源记》主旨的一种剖析
-
作者:
杨燕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道统 儒家
-
描述:陶淵明身處南北朝之亂世,而以《桃花源記》隱括儒家大同至德境界,使後人得以獲得一種重要的理想寄托與心理安慰,其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上承周孔,下啟宋明,其地位與作用當介於漢唐董仲舒、揚雄、王通、韓愈之間,同為儒家重要先賢人物。
-
全文:陶淵明身處南北朝之亂世,而以《桃花源記》隱括儒家大同至德境界,使後人得以獲得一種重要的理想寄托與心理安慰,其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上承周孔,下啟宋明,其地位與作用當介於漢唐董仲舒、揚雄、王通、韓愈之間,同為儒家重要先賢人物。
-
[2005-10-19] 歷史與空間:陶淵明的平淡之外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據王瑤《陶淵明集》註,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也就是陶淵明五十三歲那年的秋夜,淵明醉後寫了二十首詩,總題《飲酒》,其五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大概是淵明最著名的篇章了,論意境之高遠,心情之恬適,言語之
-
全文:據王瑤《陶淵明集》註,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也就是陶淵明五十三歲那年的秋夜,淵明醉後寫了二十首詩,總題《飲酒》,其五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大概是淵明最著名的篇章了,論意境之高遠,心情之恬適,言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