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庄子的隐逸思想对陶渊明家族的影响——尤以晚明会稽陶族陶望龄为例
作者: 陈雪婷  来源:人间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陶渊明  隐逸  陶望龄 
描述:《庄子》所内蕴的哲学思想,往往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视为应对乱世的生存法则或独善其身的精神支柱。道家自然精神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的精神立场之一。魏晋时期,玄学大兴,大诗人陶渊明深受《庄子》道家思想的影响,隐逸山水田园。陶渊明是晚明会稽陶族的远祖,他渊源于《庄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陶氏有深刻的影响,尤其
全文:《庄子》所内蕴的哲学思想,往往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视为应对乱世的生存法则或独善其身的精神支柱。道家自然精神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的精神立场之一。魏晋时期,玄学大兴,大诗人陶渊明深受《庄子》道家思想的影响,隐逸山水田园。陶渊明是晚明会稽陶族的远祖,他渊源于《庄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陶氏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晚明学者陶望龄,他醉心于谈学论道,流连于山水,二十年仕途中,隐居在家的时间倒有十四年之多,写成《解庄》12卷。可见,庄学对陶氏家族的影响之绵长。
陶渊明的田园情怀——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展示课
作者: 孟令慧 陈恩霞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学习  孟浩  约客  赵师秀  单元主题  田居  山重水复疑无路  又一村  人教版  游山西村 
描述:【学习内容】(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四首《归园田居》(其三)。(2)人教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5册第2页田园情怀《归园田居四首》。【学习目标】多角度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熟读五首《归园田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学习过程】一、导入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优美的田园
全文:【学习内容】(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四首《归园田居》(其三)。(2)人教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5册第2页田园情怀《归园田居四首》。【学习目标】多角度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进陶渊明
玄之又玄,万物归真——嵇康、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差异及走向
作者: 刘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嵇康  自然  玄学人生观  生活化 
描述:嵇康、陶渊明之玄学人生观各有不同,嵇康将其诗化、人间化,陶渊明将其生活化。嵇康和陶渊明由于身份地位、经济原因、死生态度、政治态度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山水和田园的不同走向,并对其玄学人生现造成了重要影响。嵇康和陶渊明的身上各自体现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面,嵇康式的没有社
全文:嵇康、陶渊明之玄学人生观各有不同,嵇康将其诗化、人间化,陶渊明将其生活化。嵇康和陶渊明由于身份地位、经济原因、死生态度、政治态度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山水和田园的不同走向,并对其玄学人生现造成了重要影响。嵇康和陶渊明的身上各自体现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面,嵇康式的没有社会联系与承担的玄学人生观无法实现,而接近下层人民、亲身劳动的陶渊明为玄学人生观添上了生活的色彩,有了社会联系与承担的玄学人生观也因此得以实现。最终纯粹的玄学人生观不可能实行,陶渊明将玄学人生观生活化改造后,令它由独立存在而融为生活哲学中的一元,至此纯粹的玄学人生观湮灭,它由玄远走向了真实平淡的生活。
玄之又玄,万物归寅——嵇康、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差异及走向
作者: 刘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嵇康  自然  玄学人生观  生活化 
描述:嵇康、陶渊明之玄学人生观各有不同,嵇康将其诗化、人间化,陶渊明将其生活化。嵇康和陶渊明由于身份地位、经济原因、死生态度、政治态度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山水和田园的不同走向,并对其玄学人生观造成了重要影响。嵇康和陶渊明的身上各自体现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面,嵇康式的没有社
全文:嵇康、陶渊明之玄学人生观各有不同,嵇康将其诗化、人间化,陶渊明将其生活化。嵇康和陶渊明由于身份地位、经济原因、死生态度、政治态度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山水和田园的不同走向,并对其玄学人生观造成了重要影响。嵇康和陶渊明的身上各自体现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面,嵇康式的没有社会联系与承担的玄学人生观无法实现,而接近下层人民、亲身劳动的陶渊明为玄学人生观添上了生活的色彩,有了社会联系与承担的玄学人生观也因此得以实现。最终纯粹的玄学人生观不可能实行,陶渊明将玄学人生观生活化改造后,令它由独立存在而融为生活哲学中的一元,至此纯粹的玄学人生观湮灭.它由玄远走向了真实平淡的生活。
作为儒家思想家的陶渊明:论罗伯特的陶渊明研究
作者: 董铁柱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论语》儒家  罗伯特  魏晋 
描述:陶渊明历来被视为一个诗人,但是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 Ashmore)认为,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其诗歌从本质而言是对《论语》和孔子思想的一种诠释。这一观点不仅对理解陶渊明的诗歌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凸显了魏晋思想形成过程中儒家思想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并彰显
全文:观点不仅对理解陶渊明的诗歌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凸显了魏晋思想形成过程中儒家思想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并彰显了哲理在魏晋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田园大隐士陶渊明的寂寞与风流
作者: 张健旺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流  寂寞  逍遥自闲 
描述:陶渊明远离了当时舆论与风尚的激流与漩涡,而过起一种“闲居”或“隐居”生活,所以“闲”是他生活的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有常闲”。“闲”自然指生存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生活心态意义上的“悠闲”。虽然他很“悠闲”,但是也时时流露出“闲居寡欢”的几分“寂寞”。但是陶渊明的“寂寞”是一种“风流”,反过
全文:陶渊明远离了当时舆论与风尚的激流与漩涡,而过起一种“闲居”或“隐居”生活,所以“闲”是他生活的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有常闲”。“闲”自然指生存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生活心态意义上的“悠闲”。虽然他很“悠闲”,但是也时时流露出“闲居寡欢”的几分“寂寞”。但是陶渊明的“寂寞”是一种“风流”,反过来也可以说,陶渊明的“风流”是一种“寂寞”。也可以说“寂寞”是“风流”的土壤,而“风流”是“寂寞”的花朵。陶渊明“寂寞”与“风流”的内核是“逍遥自闲”,而“逍遥自闲”是一种“傲然自足”的诗意生活态度。
欣喜和惆怅交错下的自然吟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作者: 王允亮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归去来兮辞》  官场生活  陶渊明  吟咏  自然  交错  《归去来辞》 
描述: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终于再也无法忍受频被拘制、违逆本性的官场生活,决然辞去仅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重新回到了平静淡然的田园生活。在达成夙愿的同时,他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该文文字恬淡简约,意境潇洒自得,笔致婉转,悠然天成,被欧阳修称为"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全文: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终于再也无法忍受频被拘制、违逆本性的官场生活,决然辞去仅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重新回到了平静淡然的田园生活。在达成夙愿的同时,他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该文文字恬淡简约,意境潇洒自得,笔致婉转,悠然天成,被欧阳修称为"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三)。流风遗韵,沾溉后人良多,千百年下读来犹令人神往不已。
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纪念会在铜仁学院召开
作者: 白彬彬  来源: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延嘉  中国社会科学院  生态保护  纪念会  海南大学  文化研讨会  陶渊明研究  贵州铜仁  铜仁学院  学术交流 
描述:2015年11月20日,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365—2015)纪念会在贵州铜仁举行。会议由铜仁学院主办,贵州省武陵民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20余人与会并作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共收到各类论文3
全文:2015年11月20日,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365—2015)纪念会在贵州铜仁举行。会议由铜仁学院主办,贵州省武陵民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20余人与会并作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共收到各类论文30余篇,其中不乏内容丰富、论证谨严、富有创见的佳作。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陶渊明的情感思想、诗文艺术、接受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开拓了陶渊明研究的深度
[0图]纪念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 经典诗词朗诵会在郑州举行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凡在历史上对民族文化、人类文明作出杰出贡献,并饮誉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不应当将其忘却。今年,是 “田园诗人”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理所当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此开展富有意义的纪念活动。由河南省中外经典朗诵艺术团,独具创意的
全文:。‍‍  ‍‍出生于东晋时代的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即田园派的开拓者。他在人生的第三个时期,即隐退躬耕时期,“创作了大量的田园,描写田园风光,表现不愿同流合污、向往太平社会的情思。其朴素自然而又含蓄淳厚
中国艺术的主题母题研究——以陶渊明“归隐”主题为例
作者: 杨洋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母题  主题  陶渊明归隐 
描述: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题材是艺术家屡次选择的,表现为不断地围绕这一题材再创造出艺术作品以表现特定的指向,题材因而具有了主题的意义。为了保证主题的表现力和识别度,往往会选取相同的关键母题进行再创作,但不同背景、时代艺术家的作品多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这些不同便体现在作品的母题选取和结构构
全文: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题材是艺术家屡次选择的,表现为不断地围绕这一题材再创造出艺术作品以表现特定的指向,题材因而具有了主题的意义。为了保证主题的表现力和识别度,往往会选取相同的关键母题进行再创作,但不同背景、时代艺术家的作品多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这些不同便体现在作品的母题选取和结构构成等方面。由文学文本题材转化而来的陶渊明“归隐”主题,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主题母题特点,为文人士大夫所喜爱,并不断围绕这一主题创作出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借渊明之志,发胸中逸气。从陶渊明归隐主题的题材构成来看,同属于诗词意象的“归去来”和“桃花源”题材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主题来源模式:一是单一题材来源的“归去来”,由单一的陶渊明诗词发展而来,艺术主题固定,仅表现为时间范畴内的承继性上,体现为范式的形成、构成结构的变更和文本控制力的减弱;二是复合题材来源的“桃花源”,由多元的题材文本构成,从产生之初便有仙境和人境两种取向,在发展的过程中,两种取向由分裂到融合互释,再到母题泛化,表现为空间范畴内的多元性。通过两者的分析,明晰隐性文本、显性文本、艺术结构母题等在主题表现中的作用,单一题材与复合题材、情节叙事与非情节叙述等的相互关系,并通过陶渊明轶事题材检验母题与主题表达的开放性,对研究内容加以深化和推衍。通过艺术主题母题的分析,以探讨艺术史研究范围内的一个变迁曲径和叙述分析模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