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
作者: 马丽  来源:山西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情怀  元曲  陶渊明 
描述:本文主要立足于元曲中有关陶渊明的作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讨陶渊明形象的题材来源,并且结合元代诗歌的相关作品来审视元代文人眼中的陶渊明形象,进一步探究元代文人避世的深层历史原因及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分析元杂剧《陶渊明东篱赏菊》来探析作品内容题材的来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全文:1、通过分析元杂剧《陶渊明东篱赏菊》来探析作品内容题材的来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是从正史部分来考究题材的来源,主要参考的史书是唐代房玄龄的《晋书.隐逸传》和梁朝沈约的《宋书
从日常生活到隐逸——论陶渊明对隐逸的诗意沉思
作者: 赵建华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逃逸  隐逸  隐藏  逃避 
描述:论文的主旨是讨论“隐逸”,但这里所讨论的隐逸不仅限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一种特定的在野生活样式。论文是在存在(being)的意义上对隐逸加以讨论的。其所欲讨论的是真理、本质的隐与显的问题,是生活整体的隐与显的问题。迄今为止的追求真理、本质的思想都是处于隐逸之隐藏的阶段,因为真理、本质必须是隐藏的、遮敝的
全文:与显的问题。迄今为止的追求真理、本质的思想都是处于隐逸之隐藏的阶段,因为真理、本质必须是隐藏的、遮敝的;而思想追求则是一个解蔽[1]、昌明的过程;同时真理、本质又是不断逃逸的。从而真理、本质的存在就是
第十三讲 面对千万个“梭罗”和“陶渊明”
作者: 何永康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何永康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人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八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
全文:’形式,逻辑不够严密,谋篇布局不周密(如第一段游离主题),不少上下文、前后句之间的联系经不起推敲。总之,我认为此文只是高考作文中的个案,其文风也不值得提倡。” 编者注:高考结束了,很多初中的朋友们也很关注高考作文题.在此请江苏高考阅卷组长何老师给大家分析总结一下.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启迪!
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以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为中心
作者: 朱雪花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  一海知义  陶渊明  虚构  手抄本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历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其清新自然、质朴平淡的特色更得到了从古到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陶渊明是完美的人格偶像,他质性自然,品质高洁,热爱田园生活,是高人隐士,有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经过了后世众多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全文:,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偶像的陶渊明,实际是一种误读。事实上,陶渊明一直纠结于生前身后名,表面静穆,内心却十分纠结痛苦。陶渊明把自己复杂的情感隐藏于诗文之中,他传承创新了《楚辞》的虚构,善于“幻设”为文
陶渊明图像研究
作者: 罗洁  来源:上海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图像  主题传统  归去来  文人画 
描述:本文以历代陶渊明及其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绘画、书法)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相关文字记载和现存作品为实证,采用资料考据、图像分析与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和虚的两个方面,试图寻找陶渊明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创作者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及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嬗变。第一部分
全文: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陶渊明图像的各个母本也在此时初步形成并出现了里程碑的大家李公麟。元代以后陶渊明图像有一种趋同的现象,正式走向定型化,赵孟頫和钱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明代陶渊明图像开始多元化
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文坛
作者: 刘爱莲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文学思想  融合儒道  比兴  东晋文坛  情志 
描述:陶渊明并无专门的文艺论著,他的文学思想,散见在他的一些诗文的片断中,这些片断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他的文艺观;另外,他的诗文中所时时流露出的创作倾向,所运用的创作方法,也体现出其文学思想的精华。这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想链条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一方面,陶学界有关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研究不多
全文:陶渊明并无专门的文艺论著,他的文学思想,散见在他的一些诗文的片断中,这些片断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他的文艺观;另外,他的诗文中所时时流露出的创作倾向,所运用的创作方法,也体现出其文学思想的精华。这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想链条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一方面,陶学界有关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研究不多,又不够深入细致;另一方面,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与当时文坛主流文风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故多数论者常将其看作晋宋诗坛上的孤芳独秀,充分肯定其卓越才华、杰出贡献之时,却忽略了他与时代潮流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拟在详考前人有关陶渊明研究成果和深入思考陶渊明文学创作特点、具体分析东晋文学性格的基础上,将陶渊明与东晋文坛联系起来,从陶渊明重“情志”的文学思想及特色、重“比兴”的文学思想及特色、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及特色三方面比较分析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文坛的关系。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陶渊明重“情志’的文学思想与东晋士族文学”,主要从分析、概括东晋士族文学精神与陶渊明作品“情志”特色来揭示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士族文学关系。本章首先概括东晋士族文学精神的两个特色:一是士族文学的“寡情”;二是士族文学的贵族化。进而作进一步分析,东晋士族文学的“寡情”,并非不重视抒情,而是抒发种种极为特殊的情;东晋士族文学的贵族化追求,产生于偏安江左的政局和富足闲适的地主庄园生活。接着,本章从陶渊明文学作品出发,分析陶渊明重“情志”的文学思想及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即在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既重视“情志”抒发又有所节制,这体现了他受东晋时代风气的影响与超越。同时指出陶渊明的诗文创作是一种真诚、优雅的文学,他于这种文学中注入自己真实的个性和真挚的情感,其文学理想是追求率真、自然、冲淡的美。另外,陶渊明在贫穷状态下从容不迫地生活和创作,相对于东晋士族文士们刻意地潇洒风流来说是真正的高贵和大气。第二章“陶渊明重‘比兴’的文学思想与东晋玄言诗”,主要从分析、概括受玄学思潮影响的东晋玄言诗创作特征、陶渊明作品中的“比兴”手法运用、“比兴”意象特色来揭示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玄言诗关系。体现为:东晋玄言诗具有重义理、轻物象,重铺陈、轻“比兴”的创作倾向。事实上,玄言诗中并非没有物象,并非没有“比兴”之义,只是玄言诗中的物象是寄言玄理和玄学理想境界的工具,玄言诗中的“比兴”之义多为玄理。陶渊明具有重“比兴”的文学思想,在他的诗文中“比兴”手法运用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意象丰富,作品中物我融合,又能不受意象束缚,也不刻意渲染意象与情感寄托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受东晋玄言诗创作风气的影响与超越。第三章“陶渊明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与东晋‘儒道’关系”,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儒、道两家思想的发展轨迹,分析陶渊明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渊源与特色以及其与东晋“儒道”关系发展内涵的异同。其特色正可见出陶渊明的伟大之处,体现为:一、陶渊明有选择地吸收儒、道两家思想;二、陶渊明捍卫早期儒家思想的“真诚”,又借以纠正后期“新道家”学说的“不真诚”;三、陶渊明在实践中实现了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
退溪李滉对陶渊明文学的接受
作者: 孟群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诗  李滉  陶渊明  国文诗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获得世界声誉的诗人。李混是朝鲜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在韩国哲学思想史及韩国汉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李混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他积极接受陶渊明诗歌密不可分,而陶渊明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及韩国汉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李混对陶渊明诗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获得世界声誉的诗人。李混是朝鲜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在韩国哲学思想史及韩国汉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李混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他积极接受陶渊明诗歌密不可分,而陶渊明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及韩国汉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李混对陶渊明诗歌作品的接受与运用进行比较、探讨陶渊明与李滉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并从接受美学角度发掘陶渊明与李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李混诗歌作品,为韩国汉文学的研究和中国陶渊明的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有比较文学理论为依据,以李混对陶渊明文学接受的不同角度加以论述。首先,考察了两人的时代背景、生平、文学思想、文学史上地位的异同,揭示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动态和现状,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对李混接受陶渊明文学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朝鲜朝前期“朱熹热”使其著作和诗篇大量传入韩国,引起了文坛上效陶慕陶的风潮。且这一时期大量地出版了陶渊明文集。李混生活在朝鲜朝中期,社会动荡,党争士祸连绵不断。“陶渊明五仕五隐,李混三仕三隐”,陶渊明不仕二朝,固穷守节的高尚人格为舛劫多难的李混点亮了人生的启明灯。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为李混积极接受陶渊明提供了外部条件。第三,探讨了李滉汉诗作品中陶渊明文学的影响。李混所创作的2000多首汉诗中有76首直接显示了陶渊明文学的痕迹,120多首诗间接地表达出了陶渊明精神。又李混诗中运用了“虎溪三笑”等与陶渊明相关的典故,表达了崇尚儒教、向往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观点。李混汉诗作品表达了陶渊明的隐士精神和沉醉精神。第四,研究分析李混国文作品中陶渊明文学的影响。李混国文代表作《陶山十二曲》在形式上模仿了朱熹的《武夷棹歌》,而朱熹的创作灵感是源于陶渊明的。李混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在每首时调的初章和中章以平淡、通俗、质朴的语言体现出了陶渊明物我两忘的境界,终章表达了育人育才、忧国忠君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了李滉国文创作的艺术特点。最后,综合以上有关李混对陶渊明文学的接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陶渊明诗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可以说是中朝文学交流的一个缩影,其中李混诗歌作品再现了陶渊明诗歌的境界和神韵。有关李混对陶渊明文学的接受研究在中韩比较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陶淵明與隱逸之風研究
作者: 林昭毅  来源: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隱逸  真淳  陶淵明  審美  獨特 
描述:遠從先秦時代開始,隱逸即是中國歷代不曾缺少的現象。而歷代隱士亦隨著當代的學術思潮、民生經濟、政治局勢、社會風氣、宗教信仰、文化內涵等不同的背景,加上個人性格與素養的差異,而在另一種生命型態中,詮釋著不同的隱逸特色,發展出更深刻、豐富的隱逸內涵,並在道德修持、藝術審美、知識傳布、學術研究等方面,彰顯著
全文:遠從先秦時代開始,隱逸即是中國歷代不曾缺少的現象。而歷代隱士亦隨著當代的學術思潮、民生經濟、政治局勢、社會風氣、宗教信仰、文化內涵等不同的背景,加上個人性格與素養的差異,而在另一種生命型態中,詮釋著不同的隱逸特色,發展出更深刻、豐富的隱逸內涵,並在道德修持、藝術審美、知識傳布、學術研究等方面,彰顯著多樣化的價值。由此可知,隱士雖為對世局冷淡,而抱持疏離態度之人,但他們的言行、風格,卻往往成為當代及後世注目的焦點,甚至成為追慕、嚮往的對象,對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陶淵明身處魏晉末期的混亂政局,在絕望於濟世之心失落的同時,受到玄學思潮等時代解放之風的薰陶,加上個人質樸的本性、曠達的胸襟、委運任化的人生觀等因素交織的影響,沉浸於詩中情韻、酒中深味、琴中希聲、書中智慧、田園山水、天倫親情的懷抱之中,在濁世營造了一方有情的美麗世界,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隱逸詩人之宗」的美譽。他的詩在清新質樸的語言中,散發著淡泊名利的襟懷,也瀰漫著山水田園的閒適之美,在一幅幅恬靜淡遠、美不勝收的田園詩中,款擺著詩人高妙的性靈和神韻,引領著國人,在詩與生活中,往更高的美學境界擺渡。不僅開拓了文學的新境界,更使他在浩瀚的中國文化中,以獨特的隱者姿態,閃耀著真淳的光芒,讓後人景仰不已。於是,隱逸不再是生命面臨無可奈何時的悲歌,而是生命美學的創作與展現。而他藝術造境般的詩歌,不僅引導著中國詩作的審美方向,他瀟灑的身影與真淳的形象,亦成為隱士中最令人嚮往的典範。本論文「陶淵明與隱逸之風研究」,先呈現中國文化史上各種的隱逸形貌,以論證隱逸行為在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確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接著深入探討淵明以隱逸為人生抉擇的原因,以及淵明隱居生活的實況,與其中所蘊含的種種美感,最後分析淵明的隱逸所展現的理想性與獨特性,以論述淵明的隱逸在中國隱逸史的長流中,在創造生命之美的層面上,不僅超越了前人的規格,更為後世的讀書人作了最佳的示範,其「隱逸詩人之宗」的美譽,絕非虛名。所以,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方法、概況與期望。第二章:對「隱逸」一詞的定義與內涵,形成的原因,及其呈現的形式,以及所創造的各種價值,透過史籍記載,加以整理與分析,以期呈現中國文化史上隱逸型態的種種面貌。第三章:則說明淵明隱逸的原因,乃亂世歪風的逼迫、魏晉風流的薰染與高隱之風、內在思想的調和,以及家風的薰陶等因素的交相影響之下,而促成其以隱逸為人生歸向的堅定抉擇。第四章:則介紹淵明隱逸生活中的各種實況,包括躬耕不悔的勞動生活、故里景物的遊賞、寄酒為跡的靈魂酣醉、撫琴寄意的心絃美聲、構思於閱讀中的精神桃源、構築於筆端的生命智慧、與親友共處的人倫之樂,以期呈現其中所蘊含的種種美感。第五章:則分為閑靜與豪情的真性激盪與共存、身在俗世而心遠之的從容與安定、詩文中的隱逸美學、在躬耕中修煉而成的真等四節,以探討淵明隱逸的獨特性與理想性,以論述淵明之隱,乃是以魏晉風流為底蘊所綻放的美感典範。第六章:結論,則分析淵明隱逸的獨特性與理想性,使其隱逸生活瀰漫著清新、真切的美麗氛圍,並結晶而成如圖畫般的田園詩,使其在中國文學史上,亦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後世追慕不已。
论陶渊明的生命多重存在及其诗歌艺术的多样性
作者: 段幼平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重性  陶渊明  生命存在  自然主义  诗歌艺术 
描述:陶渊明最早是通过隐逸和诗文创作两种生命存在方式被后世接受的,人们赞叹、钦羡他真朴远寄、廉深简约的隐逸品格,将之视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学习模仿他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将之所开创的田园诗歌视为诗歌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正是这种认识定势,使我们忽略了陶渊明身处魏晋生命思潮中,通过从政和哲学思考这两
全文:陶渊明最早是通过隐逸和诗文创作两种生命存在方式被后世接受的,人们赞叹、钦羡他真朴远寄、廉深简约的隐逸品格,将之视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学习模仿他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将之所开创的田园诗歌视为诗歌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正是这种认识定势,使我们忽略了陶渊明身处魏晋生命思潮中,通过从政和哲学思考这两种生命存在方式带给我们的认识价值。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熏陶、仕宦家庭的耳濡目染、魏晋政治风云的影响和寒士阶层渴望融入主流社会的心理都使陶渊明在本性和政局间艰难徘徊,所以对陶渊明从政生命存在方式的重新解读可以让我们对其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魏晋士人对生命本原、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思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陶渊明的“自然主义”哲学观是在先秦朴素唯物论自然观、汉代天人合一自然观和魏晋玄学自然观的基础上,融合了儒、道、佛以及玄学等各家思想的精华,所形成的当时最完善、最务实的哲学观。在这种哲学思想观照下,陶渊明对生命、自然、贫富、劳动、社会发展都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所以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当之无愧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与众不同的是陶渊明是用行为和诗文的形式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参政、隐逸、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这四种生命存在方式是我们对陶渊明最真实、最全面的认识,而这也正是以往研究者所没有关注到的。 文学即人学。陶渊明的多重生命存在方式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其诗文创作的多样化特点。他的参政经历使其诗歌中有了政治和官宦行役主题、他的归隐为田园、农耕、闲适和饮酒主题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他的哲学思考使他诗歌中的哲理性特别强、他的文学家身份则让他将生活艺术化、诗意化了。无论他的诗歌风格是平淡自然、慷慨豪迈、凄恻婉约还是绮丽,无不展现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陶渊明是一个诗歌艺术的革新者,他不愿意遵循当世浮华绮艳、繁缛雕琢的创作方式,而是有意识的通过看似平淡、毫无修饰的“田家语”来表现简单的田园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人生最朴素的理解,真正实现了语言的回归“自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诗就不讲究技巧,苏轼说得好,陶诗是“外枯而中膏”、“癯而实腴”,他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通过情、景、事、理的交融和典故、意象、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以及平淡自然、寄托含蓄、典丽清靡、诙谐幽默等多种语言风格的交织、点染,使其诗文呈现出绚烂多姿的艺术特色。所以陶渊明虽然“寂寞身后事”,但他的诗文创作的多样性却成就了他“千秋万岁名”。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松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诗  和陶诗 
描述: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
全文: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艺术的熏陶与生命的启示。 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五章十一节组成。 第一章是诗源篇,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从拟陶、效陶、和陶三个方面讨论了陶渊明作品的接受史,其中拟陶诗的代表诗人有鲍照、江淹、梅尧臣等,效陶诗的代表诗人有崔颢、韦应物、白居易以及乾隆皇帝等,在所有拟陶、效陶诗人中,当以白居易成就最为突出。专力和陶,始自苏轼,苏轼也是和陶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诗人。自苏轼后,和陶成风,代不乏人。成就突出者,宋代还有苏辙、李纲、吴芾,元代有刘因、戴良、郝经,金国有赵秉文,明代有李贤、陈良谟、祝枝山,清代有姚椿、钱陆灿、孔继嵘、舒梦兰,等等。明清两代和陶者众多,和陶诗作也很多,由于文献整理工作的跟不上,故很难对和陶诗的情况作更为详尽的统计与研究。第二,主要研究了苏轼和陶诗的情况,其实追和古人之作早已有之,第一个作和陶诗的诗人也并非苏轼而是北宋诗人胡宿,苏轼只能算作第一个大规模追和古人的诗人;其和陶诗的准确数目应该是108首而不是通常所说的109首或124首等;苏轼和陶诗主要以四种形式流传下来:一是单行本《和陶诗》集,二是苏轼诗文集中之和陶诗,三是笺注本东坡和陶集,四是诗话本和陶诗;现存的最好的版本当是北宋末年的“黄州刊本”,共四卷,存诗45题109首,包括辞赋归去来兮辞一篇。 第二章诗艺篇,分语言和结构两节,具体从炼字、选词、造语、用典以及对偶、句式、篇章等角度对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进行了比较。在炼字上,两位诗人都极为注意健字与活字的锤炼,陶诗炼字重在传神,苏诗炼字重在达意。在选词上,两位诗人趣向基本相同,皆是以单音节词占多数,并都大量运用文言虚词等,体现了一种自由灵活的精神;但苏诗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虚词以及总词数上皆多于陶诗,因而,苏诗信息量大,用词更灵活,而陶诗则相对要古朴;在造语上,陶无意为诗,“冲口出常言”而语自孤高;苏轼有意为诗,“诗参活句禅”而语自豪放。在用典上,两人皆擅于用典,且多为“传递性意典”;区别是陶诗多语典而苏诗多事典;陶诗常两句或多句一典,往往借典而抒情说理;而苏诗常是一句一典,往往情理已在所用事典之中。在对偶上,陶诗用对比例高于苏诗,陶诗以言对、正对为主,另还用了一定数量的叠字对、扇对,体现了对对仗艺术的自觉追求;苏诗以反对为多,扇对也多于渊明诗,其对仗艺术刻意求精求变,体现了对偶艺术化的追求。在句式上,论文从语法、节奏、修辞三个方面比较了陶诗与苏轼和诗的句式特点。从语法角度看,两者皆以常式句、两句一意的历时性句式为主,但苏诗句式更复杂多变;节奏上,陶诗以正常节奏为主,苏诗的句子节奏变化多,常出现非常规句子;修辞上,陶诗与苏轼和陶诗中用得最多的都是反问辞格,相较而言,苏诗用反问句更多,使用方式更复杂;另渊明还喜用设问辞格而苏轼则喜用拟人与比喻等修辞格;在篇章上,陶诗多层次分明而苏诗多浑成一体,陶诗多一气直下苏诗多转折变化,陶诗多重起结苏诗不拘起结。 第三章诗思篇,此章从构思和表达的角度,比较二位诗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首先,论文从观物、感事、神思三个方面比较了二者构思之特点,具体而言,陶诗中多以物观物而苏诗多以我观物,陶诗常观物以情苏诗常观物以理;陶诗感事重在所感,苏诗感事重在事理;渊明诗思主要是感性之思与直觉之思,苏轼则是是理性之思与发散之思。 其次,论文从缘情、体物、叙事、说理四个方面比较了两者的诗歌表现手法之特点。在抒情方式上,两位诗人皆是以含蓄蕴藉的表情法为主,陶诗情感较直露真切而苏诗则更含蓄内敛,陶诗往往移情入景借景抒情而苏诗则更多的是触景生情情化为理。在体物方式上,陶诗往往采用意象横向叠加、空间并置的方式而苏诗则往往对意象进行纵向的线性描述方式;陶诗擅于“形”的描绘而苏诗偏重“神”的感知。在叙事方式上,陶诗多平铺直叙苏诗多夹叙夹议,陶诗叙事较完整清晰苏轼叙事简略而富有变化,陶诗叙事见情苏诗叙事见理。在说理方式上,陶诗是以感受领会义理而苏诗是以智识阐发义理;陶诗说理自然平实,诗情哲理融合无痕;而苏诗说理意态纵横有理过其辞之嫌。 第四章诗格篇,此章分二节,第一节论风格,主要就平淡和豪放两种典型风格进行比较论析。第二节为审美鉴赏,通过比较二者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韵味等审美范畴,探讨他们诗歌的本质区别。 就自然风格而言,首先,两者最主要相似点是诗思运行自然,语词不加雕琢,结构不待安排,全凭神思自运,着手成春,自成文理。陶诗常是诗思与感觉合一,以口头语写眼前景叙心中思,跟着感觉走。苏轼学习模仿陶诗,其自然风格主要表现在其诗歌的“冲口而出,纵手而成”的不待安排上。其次,陶诗更多的是本真的自然,是心之所行的自然,是身之所居的自然,是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结合;而苏诗更多的是心之自然或思之自然,主要是以内在自然为主。 就平淡风格而言,陶诗平淡源于其精神的淡泊;苏诗平淡源于其精神的淡定。陶诗平淡出于自然。苏诗平淡出于才气。陶诗的平淡,是出于其本性的清静自然,也即是出于其内在的自然。另外,陶诗平淡,还来自于其诗歌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田园风物等外在自然。苏诗的平淡是渐老渐熟的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这种平淡,靠的是诗人的才气与功力。这种平淡,其实只是外在语言形式上的平淡,而内在精神气韵上却一点也不平淡 就意象而言,首先,陶诗多自然意象而苏轼和诗多人文意象。自然意象即表现渊明隐居生活的农村田园意象,和陶诗中亦偶能见农居田园生活之意象,然其大多数的意象皆为虚构之象或传统意象即人文意象。其次,陶诗意象常具象征色彩而苏诗意象常带比喻色彩。 就意境而言,能于情景相融相生的意境之中,直接察见诗人的真性情,这即是一种不隔之境界。陶诗与苏诗同为不隔之境,然而,陶诗意境是一种纯出自然的人境交融型的不隔境界,而苏诗的意境则是一种天机自运的天才型的不隔境界。从意境中情与景契合的分量来看,陶诗意境重境的表现,苏诗意境重意理的阐发,故陶诗以境胜而苏诗以意胜。 就韵味而言,陶诗的韵味,主要有两种理解,有以苏轼为代表的“奇趣”说与以范温为代表的“余意”说。陶诗“奇趣”主要表现为“反常合道”之特点。苏诗也有奇趣,但不同于陶诗奇趣源于自然天成的无心之奇,苏诗奇趣是来自于智慧,来自于诗人的天赋诗才。陶诗“余意”亦即是苏轼所言的“至味”,这种“至味”,首先表现在其诗往往能将日常生活诗化,其次还表现在其诗往往常言中含至理。而苏诗之余意韵味,特别是那种能给人以久久品味的“余味”则要少得多,也就是说苏诗有味而乏韵,这也是毋庸讳言的苏诗的缺点与不足。 第五章诗道篇,此章分三节,第一节从道统、家国两个方面论述二者的信仰危机,精神家园的丧失;就道统而言,两者分别表现为对所处时代“道丧”与“道裂”的担忧以及他们的维系道统的精神,陶渊明以退居田园安贫固穷精神实践道统精神,苏轼则以著书立说发明正道以维系道统。就家国而言,渊明是弃国而归家,苏轼则是舍家而报国。第二节从人生与人格两个方面,探究比较二者对生命存在的本体追索。在人生认识上,“吾生一尘,寓形空中”是二人对个体生命本质状态的共同认识。渊明的基本人生观是人生如尘、生寓死归,苏轼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人生如寄”的寄寓观。“此生泰山重”重视个体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他们的共同人生态度。渊明重生主要表现在其注意保养生命上,而苏轼则表现在不杀生、养生修炼栽种果蔬上。在人格上,他们都达至圣者人格,陶渊明表现为清圣人格,苏轼为任圣人格;陶渊明表现为归鸟与菊花之人格象征,苏轼表现为飞鸿与梅花之人格象征。第三节从生命境界与心灵归属两个方面探讨二人精神家园之不同。在生命境界上,两者都已经达至尽性知天委运任化的天地境界,其不同点在于渊明为乐天境界而苏轼为同天境界。在心灵归属上,渊明之故乡田园即是其心灵诗意栖居之地;而苏轼则以心理为本体,心之寸田尺宅即是安顿心灵之处。两位诗人皆为后人设想了一个现实的精神家园,即陶渊明之桃花源与苏轼的仇池。
Rss订阅